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史上第一跨国集团

第540章 乐界的潜力

史上第一跨国集团 猫不白 2622 2024-07-06 15:17

  留声机的出现,让音乐有了新的形式。

  那天晚上长乐几人逼着妞妞放了一整夜,把唱片都刮花了,差点让妞妞哭死,赵立保证第二天再给她录十张后才喜极而笑。

  长乐等人见识到了留声机魅力,顿时都抛下手上的工作,投入到了唱片的制作中。

  正好第一批歌星还没有出现,悉尼大学又放假了,赵立建了三个录音室,供她们录唱片用,找来音乐学院的团队当配乐,把妞妞和小萝莉打造明星,制作了大量的母版。

  妞妞和小萝莉从小就唱歌,这两年又学了不少,录制是信手掂来,长乐从小受到教育,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也自娱自乐的搞出了五张母盘,艾莎等人就惨了,这些年光看表演了,一个个的上了场就出岔子,长孙莆更不堪,什么都不会,急得是天天上窜下跳,最后被烦得行了,赵立只好教了他一首《朋友》。

  每天的天鹅堡里都响起不同的音乐和欢声笑语,这种娱乐方式从旦生那刻起注定是高端的享受,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垄断,赵立把价格定在了八千八百八千十八块钱,黑胶盘是会耗损的,售价十块钱一张,唱针也要一毛钱一根,出口还要征20%的税。

  万枪禁止玉米和土豆出口,但不限酒和食品,粮食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全面种植开,除了玉米还引进了大周的小麦,水稻需要的水资源太多,赵立不想推广,粮食多得吃不完,头脑灵活的人开办榨油厂和酒厂,通过出口换取大米。

  赵立给的商业条件很宽松,只要不触及到他的核心技术和威胁到他的利益,他才懒得管这些公民,像大周官营的盐和茶叶,他这里就允许商人经营,盐这东西你管了他们会偷贩最终造反,不管他们窍国了还会造反,古代有名的造反头子一有半是私盐贩子。

  在他的印象里澳洲西部有的是盐,每年出口的数量大得惊人,所以他早就派人悄悄去寻找了,开放不是放任不管,这些重点行业还是需要政府来监管,从价格上把源头把住,哄高物价和农民压迫在他眼里才是动荡的源头。

  自行车、罐头、饮料、酒、油、花生、辣椒、面粉、玻璃、玻璃制品、眼镜、放大镜、肉类、香水、糖等都在出口之列,而进口的丝绸、茶叶、食盐三类产品免税,必竟他这些目前还得依靠与他国交易。

  当第一台留声机摆在商店中的时候,那些商人就疯了,订单像雪片般的增长。

  留声机的横空出世影响刺激了赵立,不光是唱片,背后的音乐人、乐器、剧场都将受到它的影响带来巨大的进步,他又去信给夏菱,让娱乐公司早点参与进来。

  七洲书局这些年已经掌握了大量优秀的书籍,稍微改编一下就是话剧和歌剧,西方人又带来大量的异国音乐,大周的音乐形式必竟还是少点,这年头琵琶、琴、笛子才是主流,二胡也才传入中原没多久,有待发展空间巨大,钢琴赵立不知道构造,但除了吉他,小提琴、大提琴、架子鼓、长号、大号、萨克斯、扬琴这些他一知半解倒是可以画出来,发展成什么样得靠夏菱等人和西洋音乐者去探索,中西结合将来组个交响乐团也不是不可能。

  夏菱第一时间带着几十个优秀的乐师和歌伎赶过来,投入到了唱片灌制和研发中。

  赵立又闲得无聊,设计出了足球和篮球、汽球、手套、雨鞋、雨衣,有了橡胶这些东西基本上都不是难事,最难的竟然是玩具球的气孔,工匠们废了很大的劲才弄清楚压力的作用,虽然做出来的球乌黑难看,可比传统的强太多了,足球和篮球又大又圆、弹力十足,一踢就能踢飞几十米,这是天鹅堡最直观的教训。

  各国都有踢球这种运动,不需要要人教,赵立喜欢玩的是篮球,在天鹅堡外做了个简易的篮球场就教起了妞妞等人玩,投篮、抢篮板,这种简单的运动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少女们,学会了后就把赵立给挤走了,赵立只好带着篮球去军营里找同伴,空余时间到处是打球的身影。

  时间进入八月,留声机和唱片正式的交货,每天来万枪求购的商人多得数不清,海关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有商船入港立即就会响起音乐,想不注意都不行。

  这天一商船一靠岸,随着人流不停的移动,几个大周男女蹲在码头上吐得天晕地暗,好一会儿中年妇女紧缩脖子,“好冷!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啊?”

  一女子赶紧从包袱里取出一件衣服给她披上,“娘,别着凉了……”

  妇女拉了拉衣服说:“走吧。”

  几人提着大包小包,随着行人走进海关排队,大眼睛眨个不停,眼神中充满了惊讶,“这、这都是他做出来的?”

  身旁的两个儿子模样的人激动得声音颤抖,“好,太好了!”

  “好个蛋!”旁边的老头甩了他一巴掌,“要不是你们这俩败家子,咱能沦落到万里求上门吗?真不嫌丢人!”

  两人顿时像鹧鸪似的,不敢再看他。

  妇女轻微的摇头,眼睛泛红,“先找到他再说吧,总归是一家人……”

  “您好,请出示您的护照或签证。”一个工作人员坐在柜台后面,隔着栏杆说道。

  妇女愣了一下,“什么证?”

  工作人员指着后面客人手上的东西道:“像他一样持有的入关凭证,您要没有的话,请到隔壁柜台现场办理。”

  “不是,小伙子,我是来找赵二狗的,我是……”妇女连忙说。

  工作人员摇摇头,“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他,任何人出入都需要签证,两年前皇帝陛下来了也一样,没签证我无权让您过海关。”

  几人面面相觑,岁数大一点的儿子指着另一个柜台,“上面写着签证中心,想来就是办那什么证用的。”

  几人见到没人排队,连忙过去,“这位先生,那小伙子非要让我等办什么证,这怎么个章法?”

  里面的两工作人员抬头一笑,“第一次来吧?”

  “是啊……”

  “那没事,登记一下就好了,签证费用每人三文钱,谁先来?”

  “啊,入关还要钱啊?”

  “入关不要钱,三文钱是签证的成本钱,有效期内随便出入再不收钱了,就这我们还亏呢。”

  “……我们四个大人、两孩子,能便宜点么?”

  “都一样,这又不是吃酒,哪里能讲价?你们要不办的话只能转身回大周了。”

  “别……那我们办吧。”

  “请问您是哪里人,叫什么名?”

  “大周江都人氏……刘德义……”

  “您来万枪的目的是什么?”

  “……探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