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武康伯给卢承志和卢妃儿举办了葬礼,长安城的勋贵都有参加,一些文官也在其中,不过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低阶官员。
真正的高阶官员没有一个人,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都明白这是代表了武康伯府和刺史府的正式决裂。
“秦阳伯到!”
“武威伯到!”
“长安安都尉到!”
“长安商会李会长到”
……
这些都是长安真正的话事人,两方势力对比一目了然。
“家父身体不适,特让侄儿对您表达歉意!”
一位年近三十的儒雅锦衣男子道。
男子是秦阳伯世子,外表俊郎,众所周知,秦阳伯老迈,府中大小事务都由世子负责。
“侄儿不必多礼,心意伯父收到了!”
武康伯平静道,两家关系一向平淡如水,没有什么交际,这一切只不过是出于礼节罢了。
锦衣男子对于武康伯的回应也不生气,显然明白问题所在,弓腰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这时一名四五十岁的华贵男人拿着折扇,走到了武康伯面前,男人长着一脸络腮胡,身体粗壮,一身杀伐之气,不过拿着折扇的样子一种故作斯文之感,让别人忍俊不止,不过没有人敢笑出声,除非你想要被毒打一顿松松筋骨。
两人用力抱了一下。
“卢哥,事情兄弟已经知道了,你放心,一句话,兄弟肝脑涂地,腥风血雨咱们都闯过来了,还怕他一个小小的长安城刺史,咱们哥几个还怕他一个!”
“老刘!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卢哥,生分了不是,当年如果不是你给陛下说请,兄弟早就没了,这算什么啊!”
长安城中共有三家爵爷,分别就是武康伯府,秦阳伯府,武威伯府,而这三家中秦阳伯老迈,伯府一向低调,奉公守法,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武威伯一向敬重武康伯,可以说是马首是瞻,而武康伯之前又是陛下的近臣,这也导致了长安城里的权贵一向以武康伯为首。
当今天下,大明分封爵位功勋亲王不下数百,但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跟随太祖皇帝立功分封,一类则是跟随现如今的陛下靖难功成而受封的勋贵,另一类则就是天潢贵胄。
其中第三类一般保持中立,文臣则看不起武夫勋贵,武夫勋贵也看不起文臣酸儒,而勋贵中靖难的和开国的又互不对付,原因就是靖难战役中双方父兄皆有死于对方之手,虽然明面上和和气气,但都恨不得狠狠咬掉一口对方的肉来。
众人吊唁完毕,卢承志和卢妃儿开始下葬,地方由武康伯亲自派人挑选,占地颇大,棺木用的是上等的金丝楠木,陪葬品极多,价值不斐。
而这里也会一直派人看守下去,防止意外情况,原本武康伯不想这么早就下葬卢承志,他想让儿子在天之灵看到自己如何弄死李达为其报仇雪恨,但天气太热,尸身不易保存,只好早早下葬,另外他把卢承志和卢妃儿葬在了一起,在外人看来这是姐弟情深,但在场的都明白或许这就是武康伯的愧疚与补偿。
墓室关闭,随着黄土的不断落下,想起爱子的音容笑貌,武康伯不禁红了眼眶,自己算计半生结果却是一场空,妻子在一旁大声哭了起来。
终于,尘归尘,土归土,武康伯回到府中,在书房,他的联络书信与弹劾李达的奏折一大早便出发了,朝堂争斗,抢占先机,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是十分重要的。
之所以没有告诉武威伯是因为他心底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令人讨厌但又不能摆脱,所以他不想连累这个憨厚的老兄弟了,也是想给自家留条后路,儿子的死让他的心在某方面变的柔软,却也变的更加冰冷,另外他要在这里等一个消息。
李达的信使骑快马出城,大约七八骑,一路奔走于官道之上,长安繁华,路上行人不少,如果别人有什么行动并不适合。
但此去京城不下千里之遥,快马也需十余日,难免有疏忽的地方。一日之后信使行至一处小镇,天色渐晚,找了一家客栈,安全起见二人一间轮流值哨休息。
晚上子时,这个时候是人们最沉睡的时候,也是人们警戒性最低的时候。
只见天上漆黑一片,是不是吹过一阵凉风,不见星月,有道是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几名黑衣人悄然潜入客栈,分别用竹管捅破窗户纸吹出一片白烟,过了几个呼吸黑衣人听到砰一声,几人相视一眼,随后用匕首挑开门后的木栓。
黑衣人对躺在床上和地上的信使视而不见,直接搜查起二人的包裹,但搜了个遍除了一些衣物和散碎银子之外也没找到想要的东西,既然带着任务就不能轻易放弃,几个黑衣人就开始扒信使的衣物,就差将几人的内裤扒下来了还是一无所获。
几名黑衣人也明白了这些人应该是疑兵,只好撤离赶回去复命。
又过了半日,武康伯收到了属下的回复,原本武康伯就没准备这么轻易的解决问题,这一切只是一步闲棋,真正的杀招还要看京城的准备。
武康伯派的人有二个,名卢信,卢义,都是三十余岁的精干之人,两人来到京城便首先携带者重宝和书信来到了魏国公府。
魏国公名徐英,自小就跟在陛下身边,靖难战役中,骁勇善战,又一向身先士卒屡破敌军,有一次,己方大败,只剩下几千残军,兵无战意,将士离德,魏国公始终对陛下不离不弃,最后被陛下誉为靖难第一功臣,为诸勋贵之首,现在诸多勋贵也多出于其门下。
武康伯也是如此,他跟过魏国公一段时间,一向以下属自居,逢年过节孝敬不断。
玄武街,长约八百余米,两侧皆权贵之家,不是公侯,便是首辅王爷,被戏称为“通天街”,是普通人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地方,也是很多官员心里希冀能在有生之年可以有一片属于自己家族立足之地的地方。
而魏国公府即使在这一片煊赫之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府邸由陛下亲赐,数十年恩宠不断,大明唯此一家。
魏国公府占地极大,有二十多亩,门口两座大石狮子,鎏金的“魏国公府”四个大字,十余名家仆守卫,好不气派。
卢忠二人来到魏国公侧门敲了敲,一副谦卑恭敬的样子,即使在这侧门二人也没有一丝抱怨,要知道从正门口进去他二人连想都不敢想,别说是他们,就是他们的主子武康伯才勉强够资格,大明第一勋贵岂是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