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炑站在窗边,无言的看着窗外的倾盆大雨,目光好像飘出了很远很远。
“世界之势大可崩天,如若不能克之,不妨借其大势,横扫九州。”
几日前李成烈入宫的时候,,在讲述完禁严的事情后所说的那一句话还在朱炑的耳边回荡着。
良久,朱炑缓缓收回了自己的目光,重新坐在了椅子上,眼神变得凌厉而明悟。
“法制,王权,民主,战争,勋贵,平民,财富……”
他的手指缓缓敲打着桌面,“既然如此,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
朱炑什么都没有再想,只是淡淡在纸上写下了资本原始积累几个字。这几个字从一出现,就注定伴随着烧杀抢掠,血腥残酷,冰冷嗜血。每一个字里都是极其肮脏的铜臭味。
“让六部尚书,内阁大臣,伯爵以上勋贵们到坤明宫议事。”
“是。”
……
“诸位都是孤的肱骨大臣,如今的情况大家也知道,为了改革,我们已经解决了外部环境和内部氛围,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走?民主,专制,集权,分权?大家说说吧。”
“王上,如今民智未开,实行民主臣以为是自掘坟墓,只会阻止我们改革的进行。”这是礼部尚书。也难怪他这么想,毕竟这是很正常的。
“尚书大人此言差矣,我却以为虽然民智未开,我们也应该与天下人共享权力,若等到民智打开,我们将彻底陷入被动,到时候主动权就不在我们手里了。”这是内阁辅臣之一的刘成秀。此人是十分坚定的民主派。
“臣以为分权集权不应该一概而论,当以集权分权合理分配。保证朝堂对地方有绝对的控制权力。否则分裂割据,政令不通,只会导致江山倾覆,还谈什么改革呢?”这是勋贵里真正的领袖,李成烈的父亲,与国同休的国公爷李钰晏。
“臣等附议。”这时候勋贵也基本上都附议了。
这些老臣们基本上都发表意见后,朱炑的亲信们也都慢慢开始发表意见。
有的说改革不能操之过急,有的说不改可没有机会了,有的则是应该实现分级管理,改革层层推进。
而李成烈作为集齐了军方,勋贵,天子亲信,文臣身份的人却始终是一言不发。只是皱眉思考着。
朱炑这时候也注意到自己的好友一言不发,就说:“成烈,你为何一言不发啊,可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王上,臣以为,现在最好的办法先进行最初的积累准备,以此为基准盘,从而实现最终的大同社会的目标。”
“哦?此话怎讲?”
“回王上,这天下间的事情都是如此,我们要发展民主政治,那么就要大兴教育,扶持新儒学,广建皇家书院,制定基准教材。而这些都需要资本,要想军容肃穆,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军事,而军事归根结底也是经济和科技问题……所以臣得出结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并且不仅仅是经济资本,还有军事教育资本,文化教育资本,科技教育资本,民主意识资本,法律资本和法律意识资本,权力意识资本。但是经济资本是基础。所以臣以为,当以政府力量与民间资本共同扩张资本,如政治支持和军事支持。”
“好!非常好!你的认识非常深刻,想来也是下了功夫,李国公看来有一个好儿子哎!我们没得选,就选那一封奏书里的权贵资本主义和军事勋贵制度。这一定会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怪物。所以我们一定保持好限度。随时准备转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