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姜子牙到了西岐,即周国都城。他一面继续读书,一面考察周国的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情况。
很快,姜子牙知道周国在伯邑考为父亲姬昌牺牲后,已经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当然,这番大事业,是大逆不道的那种事业。他决心辅佐西伯侯姬昌,他相信姬昌一定能够成就那番大事业。
是的,西伯侯姬昌已经铁了心要反了大商王朝,此时的他需要经天纬地级别的人才辅助。
有一天,西伯侯姬昌听说有一老者经常在渭水边钓鱼,但从来没钓上鱼,老者却日复一日坚持着。
这是一位奇人,姬昌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渭水边,一位头戴斗笠、身着粗布短衫的老人一手捧着书,一手持着一根钓竿,正襟危坐。
这哪是钓鱼的样子?西伯侯姬昌把乘车停在远处,与随从悄悄走了上去。
钓鱼的老者当然是姜子牙,突然,姜子牙把钓竿一拉,口里叫着来了,谁知拉上来的,却空空如也。
这鱼,看来是钓不上来的。因为姬昌发现,姜子牙的钓钩,竟然是直的!
姬昌很奇怪,不由脱口问道:“老先生,别人钓鱼,鱼钩都是弯的,为什么您的鱼钩是直的呢?”
姜子牙捋了捋须,对姬昌施了一礼,微笑道说:“直钩无饵,愿者上钩。”
是的,直钩哪里钓得上鱼?姜子牙钓的不是鱼,而是自己心目中的明主!他就在渭水边等着姬昌,他早就认定,姬昌正是他心中的明主。
天下即将大乱,良禽择木而栖,良臣觅主而侍。愿者上钩,我姜子牙自愿追随你姬昌,你姬昌也一定愿意给我姜子牙一个展示满腹才华的平台!
没有点特殊的行为举动,象自己这样的老头,不用说西伯侯姬昌,就连普通地方小官吏都不会注意到。
接下来的事,我们就不多说了。反正姜子牙成了周国重要谋臣,被任命为周国太师,位列三公上卿,是周国国君西伯侯姬昌最为重要的股肱大臣之一。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周国实行德政,推行仁礼,安抚百姓。同时广招人才,扩大军力,不断征讨犬戎、密须、黎国等部落和前朝没落诸侯,使周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有意思的是,曾经逼着姜子牙离婚的那个女人,听说姜子牙当上了大官,傻眼了:这老家伙原来是一只绩优股啊。
这女人见姜子牙大富大贵了,就想着破镜重圆。于是找上门来,对着姜子牙痛哭流涕,道了一千个一万个自己的不是,哀求姜子牙看在数十年夫妻的情份上再次收了她。
姜子牙冷冷地看着她,然后端了盆水出来,女人还以为是要给她洗哭花了的脸。
却不料姜子牙把这盆水在地上,对女人说:“你如果能够将这水收回来,我们便复婚。”
这哪能办成?这个故事,就是“覆水难收”的典故,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姬昌逝世后,继任周国国君的姬发更加倚重姜子牙,这位英明神武的周国国君很清楚姜子牙的经天纬地之才,周国正是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才一步步强盛起来,到现在已经积聚起强大的反商力量。
姬发尊称姜子牙为尚父,并自立为王,史称周武王。
在姜子牙等人的辅佐下,周武王广泛联合各地诸侯,举行了孟津会盟。此后抓住机会,在武王十一年时,发动牧野之战,最终一举推翻了大商王朝,真正建立起大周王朝。
大周王朝,公元前1046年建立,到公元前256年灭亡,共传三十代,号称大周八百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王朝之后的第三个华夏族奴隶制王朝,是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最后一个集权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
以公元前771年犬戎武装攻破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为界线,大周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其中东周又称春秋战国时期,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春秋齐国风云,主要讲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故事。
齐国始封君姜子牙,在大周王朝建立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如耳熟能详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覆水难收的典故等。
姜子牙的钓鱼,给后世留下了好几处“太公钓鱼台”遗迹,不但他的钓鱼事迹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经典,还为如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地的旅游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如河北的钓鱼台村,河南南阳的太公湖,山东日照的姜太公文化园,河南卫辉市的姜太公故里,福建石狮的姜太公纪念馆等等。
鉴于姜太公杰出的军事才能,后世兵家便以他为始祖。据说兵书《六韬》便是他所著,《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这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据说,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姜太公。
所以姜太公被后人尊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
可以说,没有姜子牙的兵家理论及其所建立的齐国兵家,则不会有如此博大精深、理论完整、源远流长、影响巨大的中国兵学理论学说。
据说,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六韬》的精华。
姜子牙还为我们树立了人穷志不短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
他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尽管贫困潦倒,姜子牙却一直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
直到70岁高龄了,眼看报国无望,但他仍孜孜不倦还在学习,直到后来厚积薄发,最终成为旷世奇才。
据说,除了兵家外,其实后来的儒家、法家、纵横诸家等皆追他为本家宗师,被尊为“百家宗师”。
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宋真宗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
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关于姜子牙的故事开始演化成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就是把姜子牙当成神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