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神宗面前摆放的是好几个月之前的劄子。
这是今年年初,神宗刚登基第三天收到的奏报。
三司使韩绛就奏报:自仁宗朝宋夏战争以来,征调财力,动用国库,“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宋仁宗皇佑年间任过三司使的蔡襄,曾对当时的军费开支作过统计:按禁军每人50千、厢军每人30千计算,军队开支总额达4800多万,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6,简直令人难以想象!难怪刚刚继位的神宗无法理解这一“积贫”现象,直呼:“穷吾国者,兵也!”另一方面,宋军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对外敌(辽和西夏)的防御,以及大量招募流民为军(以避免他们造反)。但日益庞大的人数换不来战斗力,以致“盗贼攻之而不能御,戎狄掠之而不能抗”。宋军在与辽、西夏的边境冲突中,仍旧败多胜少,竟致泱泱大国赂奉夷狄以换取边疆无事,令人气短;是为“积弱”。
神宗对于宋朝的积弱积贫是有深切的担忧的。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或许能解决他目前面临的困境。
“任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在宋英宗的时候,王安石就拒绝过任命,这次还是一样,旨意经过中书省同意后发下,结果王安石拒不认命。
在终宋一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权利,因此士人在这个时候是独享尊荣的。
更别说这种拒不认命,就算是骂皇帝只要有道理,会怪罪,就像仁宗时期包拯骂仁宗,也没有拿他怎样。
这个时期的士人如唐朝一样,喜欢给自己炒作,当然也有真心当隐士的人,只是此时王安石只属于前者。
本来王安石就有名,这一道旨意一出就更有名了。
同年,九月,神宗又下旨。
“立即任王安石为翰林”
这个时候王安石还是抗命了,只是和之前不一样的是,他在试探这位新皇帝对自己的看法。
王安石家
夜幕低垂,家中炊烟已经袅袅。
王安石还没走进大堂,就听见妻子吴氏在教导长子王雱。
王安石已入眼帘,妻吴氏长子王雱管家都来按照尊卑见礼。
“老爷,您的好友韩维韩大人已经送来一封书信,他仍在信中说明陛下的求贤若渴,不知老爷意下如何,是否需要继续婉拒。”
王安石想了想,“等再看看吧。”说完后,管家站在一旁,招呼下人上菜。
翌日垂拱殿
神宗今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弄清楚王安石的心意,他没有去管其他人的态度,他第一句话就是围绕着这件事开展的。
神宗“先王之时,王安石一向谢绝任命,不肯来京都。有人以为他冒失无礼,现在他仍然不来,称病为借口。是真有病在身,还是冀图高位?
韩琦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一言不发。
曾公亮和韩琦一样是元老,但因为相互记恨,就希望拉王安石为援兵以此对抗韩琦,于是出言相助“王安石真有宰相之才具,陛下应当对他的话信而不疑。”
话音未落,站在一旁的另一位大臣吴珪立刻站出来劝谏“老臣深知王安石之为人,若使王安石得权,必致天下大乱。”
神宗不信,这和他的性格有关,刚愎自负,从来都是事到临头才会后悔,但后悔了事情依然不会有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