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郎主耶律辉对“智多星”吴用言听计从。吴用将军事安排妥当,各将领俱都心悦诚服,依计行事。耶律辉、吴用这对儿君臣甚是相得,彼此相见恨晚。
散朝后不几日,右丞相太师褚坚上表告老致仕,耶律辉准奏,次日便下旨封吴用为右丞相,兼领护国军师之职。
不久,左丞相幽西孛瑾返回南京析津府,见耶律辉宠信吴用,也辞官罢相,回家养老,耶律辉恩准。由于左丞相的位子必须是契丹人方能担任,耶律辉索性将左丞相虚悬,把辽国军政大事统统交给吴用打理,指定王储天寿公主监国。
吴用这个出身于济州郓城县的教书先生,在辽国如鱼得水,尽显才华,一时权倾朝野。
当月,辽郎主耶律辉突感身体不适,卧床不起,知道命不久矣,将天寿公主答里孛、吴用、兀颜光和耶律得重的儿子耶律宗云叫到跟前。
耶律辉已经病入膏肓,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死之后,答里孛继承皇位,太真胥庆出身贵族,为人踏实,可补答里孛偶尔意气用事的不足,凡事多听听他的意见。”
答里孛轻轻啜泣。
耶律辉握着吴用的手,继续说道:“我将国家交给吴先生,请善保我的女儿,她才能胜我十倍,吴先生旷世之才,有你相助,可带领大辽开创新的基业。”
吴用道:“郎主放心,吴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郎主之托。”
耶律辉又看看兀颜光、耶律宗云,道:“皇室就交给你们了。”说罢,闭上了双目。
办完天祚帝耶律辉的丧事,天寿公主答里孛继位,成为辽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郎主,吴用、兀颜光、耶律宗云三个托孤重臣分别掌管大辽国事、军权和皇室,辅佐郎主答里孛继续伐宋大业。
老丞相幽西孛瑾、褚坚相继辞官离开朝廷,答里孛放开手脚,上任伊始便大刀阔斧的整理辽国官僚制度,她设立南北枢密院,任命耶律宗云为北枢密院使,掌管契丹军国大事,任命吴用为南枢密院使,主要职责便是进军大宋,为辽国开疆拓土,继而统治中原。
答里孛的政治目标很明确,就是终结大宋之后,建立一个由契丹人、汉人、女真人、蒙古人、西夏人、土蕃人、大理人共治的国家,不分种族,无论彼此,统一在一个旗帜下,完成帝国霸业。
都统军兀颜光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指挥大辽铁骑纵横天下,替辽国扫清一切障碍。
辽国发生这些惊天动地的变化,吴用都写在一封信中,让“金毛犬”段景住带给正行军在淮南东路途中的燕王朱武。
朱武引军北行,不疾不徐,似要等着江南军一起进入中原,得到吴用的书信后,就连见多识广、宠辱不惊的朱武也不禁惊叹不已,想不到答里孛成长的如此迅速,如果按照她的理想行事,比宋朝的统制可强多了。
朱武原本就是个眼中无君无父之人,不像宋江,一心就想忠于朝廷,实现人生抱负。这也是他二人终究要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
天魁星要替天行道,地魁星只想制霸天下,二人的目标天壤之别。
朱武将段景住编入燕军,代替受伤未愈的“鼓上蚤”时迁掌管探报军。
此时江南军三路兵马中的东路军吴王柴进部队最为突前,前锋由护国国大将军司行方率领,已经抵达江宁府,正在寻觅、征集民船,以备十万江南军过江。
朱武早在扬子江下游埋伏好“玉幡竿”孟康这支水军,由于水军头领大量流失,朱武特意让出生在江宁府、熟悉水性的“拼命三郎”石秀帮助孟康带领这支由三艘大海鳅船、二十四艘小海鳅船、四百余条普通战船、一万三千水军组成的庞大舰队。。
司行方准备好数百条船只,后续兵马也都到了,开始渡江。扬子江南岸屯集十万江南军,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好一副北伐中原的气象。
自从江南水军在湖州被燕军打得全军覆没,江南军很难再组成像样的水军部队,搜罗了一些民船承载量小,每次只能容纳一万人渡江。于是吴王柴进让江南军分成十批,梯次渡江。
第一批由镇国大将军厉天闰、副将蒋印率领,顺利渡江,来到北岸,成编制的结好阵势,第二批由护国大将军司行方、副将薛斗南和徐白率领,也来到北岸。
第三批由国师邓元觉手下两员副将王勣、崔彧率领,已经上船,正向北岸驶来。
正在这时,忽然北岸一彪人马杀来,却是燕王朱武率领三万四千燕军,在行军途中忽然回身阻击江南军。
《孙子·行军篇》中有“半渡而击”的兵法,敌方一部分已上岸,余部尚在渡河,此时敌方首尾不接,行列混乱,是我方发动攻击的最好时机。
朱武熟读兵书,岂能放过这大好的歼敌时机,因此在撤退途中遭就算计好了要来上这么一出儿,一来打击江南军的嚣张气焰,二来歼灭一些江南军的有生力量,削弱他的实力,不然在后续的争斗中会比较艰辛。
柴进料到朱武会有这样的战术安排,但无可奈何,大军渡江只能冒这样的风险。他派出厉天闰、司行方这样的顶级武将率军过江,排好阵势,也是为了防备燕军的突然袭击,果然被他料中了。
燕王朱武亲率“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没羽箭”张清、“病尉迟”孙立、“黑旋风”李逵、“病关索”杨雄、“浪子”燕青、“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操刀鬼”曹正、“金毛犬”段景住等一十一员将领,在扬子江北岸围住厉天闰、司行方的两万人。
以三万四千人的部队攻击两万敌军,也是朱武算好了的,对方渡江的兵多无法围歼,兵少不值得围歼,因此只让江南军渡过两万人,是朱武经过周密侦查,严格用兵的结果。
厉天闰、司行方见遭遇强敌,急忙指挥江南军背靠江边结成偃月阵,既抵御燕军的攻击,又从内部腾出一块儿空地,保护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登陆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