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军民之情
黑夜笼罩丘陵,树叶在夜风中摇曳,越过一片树林靠近山体的隐秘处,隐隐有火光从洞穴透出。
清风刮过洞口,传出人的嘈杂,患者轮守的士卒微微点点头,便算是交接。
顺着石壁上插上火把的甬道一路向前,不多时,视野豁然开阔,乃是一个敞亮的大厅。
这个地方乃是解救下的那些老百姓带着李闲而来,原本乃是些山贼居住的洞穴,听闻蛮贼破关,早早的搬离山洞,换往他处。
数个架起来的篝火上,陶罐中的浓粥沸腾,汩汩翻滚。有士卒拿出肉干切成小粒丢了进去,渐渐的整个石穴之中肉香浓郁起来,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秦怀道人善心热,舀过一勺递去一个衣衫破碎的女子,或许是受了过度惊吓,纵然是在这安全的洞穴中依然紧张畏惧的后缩,眼神麻木的看着粥碗,不敢去接。
“都是大唐子民,我们……没有恶意,你……”
原本还想说些规劝的话语,可乍一出口,却不知从何安慰。
这里不单单是这一个年幼的女子,还有其他女子妇人皆是相同,眼泪早已哭干,无神的眼眸中竟乎不是正常人一般,他们所遭受的或许不是秦怀道一行人所能体会到的。
唉~
叹上一口气,秦怀道将陶碗置于女子身侧的石板,走了开来。
洞穴之中重伤的子民士卒,李闲已给用酒酿和草药处理了伤口,尤其是几位拉车的壮汉,脚板腿杆早已磨破,割掉的息肉和脓血,在洞穴中充斥着一股浓浓的血腥气息。
李闲走上洞穴中央,挥过手臂,示意给各位饥肠辘辘的子民舀上浓粥。
或许是先前见识过这支队伍斩首的场景,虽是同为唐人,百姓子民却感受到了一股土匪的气息,捧着滚热的陶碗,蜷缩在角落一声不吭,甚至于眼神都有些躲闪,不敢正眼望上厅中人影一眼。
添过两把木柴,让厅中的篝火烧的更旺。
静静伫立在厅中,百姓子民们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李闲负手而立,淡淡说道。
“边城失守,朝堂也并未料到此事,已至祸水在打听边境西陲肆意蔓延。”
“身为大唐先锋队伍,咱们的人数不多,却并非那些山中匪贼一般。”
“此行的目的便在于保境安民,止住这些蛮骑肆虐步伐,争会你们手中的土地,重建你们失去的家园。”
话音落下,不少子民面面相觑,眼眸之中少了些警惕,多了些希冀。
篝火映照下的面庞俊朗刚毅,似是已然脱去了先前的稚嫩,转而有一抹沉静,成熟。
踱上几步,拉了拉后背烤烫的衣襟,李闲继续说道。
“先前的战场上有些手上的马匹,能宰的都宰掉,烘成肉干也能够你们维系一段时辰,想必大唐的赈灾粮草不时便会到达,重建家园的重担还要落在各位的头上。”
“今夜你们便在这里安稳的度过一晚,明日一早收拾完便启程回去吧。洞穴,最终不是家园。”
“盖过去的就让他们过去,人,不能一辈子停在眼前,大唐的盛世注定还要延续。”
昏暗火光之中,李闲没有做太多的保证,至此之际,说这些都是太早,或许美好的向往还能勾起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再满怀信心的生活下去。
说过这些,李闲并未多言,扬扬手。
“快些吃食吧。”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李闲不指望这些子民在自己说到一番后,便能春暖花开,回归从前,至少在他们心底有一个念想也算是好的。
扫一眼周遭子民或沉思或畏惧的眼神,李闲阔步迈向洞穴外,旁边的另一处便是士卒们今晚的营地,后续的路还需要谨慎斟酌。
“军爷……”
稍显胆怯的声音,在李闲即将跨出的大厅的一刻响起。
年岁稍大的老者捧着热粥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走到近前,将粥食推给李闲。
“打杀见的多了,子民们都有些害怕握刀的人,你们莫要见怪。”
“要不是你们,咱们这些粮食也不会回来,给士卒也吃些吧。”
“有力气赶路,也有力气去杀敌。”
不少的子民也战战兢兢的围了上来,递上方才陶碗中的粥食,摸过眼泪。
“村中少了不少人,这些米粟也够咱们吃食,吃些吧,都是……都是大唐的子民。”
“对啊,你们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风尘仆仆,也是为了咱们西陲边境。”
“吃吧,吃吧,指不定哪天……哎。”
簇拥而来的子民,你一言我一语,好心规劝着三位正欲走出的将领。
李闲有些感动,眼泪有些不争气的流淌。
常言道将心比心,一份善意终是得到了回报。
噗通。
有人径直跪在李闲面前,拽过衣角呜咽出声。
“军爷,你们这是去前线杀蛮贼,带上我一个,我要为年迈双亲报仇!”
“庄稼人有的是力气,上不了阵,给你们扛扛粮袋也是好的,求你……”
话未说完,已被一把拽起,看着涕泗横流的青年,李闲心中五味陈杂。
带着颤音的言语中过下这一抹威严,冲着青年呼喝。
“身高马大的青年,啼啼哭哭像个娘们,丢了咱们大唐血勇男儿的脸面!”
“要想参军,待大军过境,你给大唐的将军讲,或是给村中的里正讲。”
大手拍拍肩膀,李闲拭去眼角的泪痕,言语间不觉严肃起来。
“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才是精英,我身后的这些士卒乃是千锤百炼才出来的精兵强将。”
“咱们人少,样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是我李某对你有偏见,而是这百人的队伍自成一体,不能因为你一人而耽搁了整体。”
“咱们的人少打不起过多的消耗,就是要趁着隐秘的行动,打蛮贼个措手不及!”
道理已经讲明,李闲不再多说,招招手臂呼唤过甬道林立的士卒。
“喊上十几个士卒来,吃些一些热粥,听听百姓们讲讲前路的路况,也好规划接下来的布局。”
整个冰冷的洞穴中终于有了人情味,烧的通红的锅灶旁也有了盛粥煮粥的子民。
妇人们接过兵卒们地上的布帛,互相包裹着身躯,细声诉说着安慰的话语。
里正坐上光滑的石板,背靠着篝火,去过蘸上水渍的树枝,在地上勾勒着西陲的简图。
昏黄的篝火映照几个请教的脸庞,细细询问着城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