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本王决定今日下午在城外宣阳大营中举行阅兵,还望诸位能够指点一二。”姜烨对着众使臣说道,为了举行这次阅兵,姜烨特地调集了十大卫军之中的三千精锐,共计三万人,再加上各个将军麾下的特殊军队,已经足够给与众国一个震撼了。
趁着大宴群臣之际,姜烨悄悄地检测了各国派遣来的使臣,重点是九大上国以及周边邻国的使臣,也好了解他们国家里的官员才能。
“魏国使臣魏无忌,武力83,统帅90,智力99,政治97。”
“楚国使臣范勉,武力56,统帅51,智力98,政治92。”
“齐国使臣管竺,武力45,统帅34,智力100,政治96。”
“赵国使臣包晔,武力71 ,统帅89,智力94,政治97。”
姜烨随便检测了几个使者,心叹道:“不愧是十大上国,这随便一个使臣都是一州刺史之才,我大黎还是有些差距的啊。”
姜烨正想着,然后瞥见齐国使臣管竺正看着自己,姜烨笑了笑,举起酒盅对着管竺示意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而管竺也是笑了笑,还礼饮尽。
不久后,姜烨见时辰差不多了,便放下酒盅,对着众臣说道:“诸位,现在城外已经准备好了,不妨随本王前去观摩一二?”
“谨遵王令。”众臣连忙道,起身跟着姜烨前往黎城外的宣阳军营。
宣阳军营内,黎国众将早已枕戈待命,见姜烨带着众使臣入场,周宇轩当即下令:“阅兵开始。”
站在一旁高台之上解说的是王亚虎,这位当初比武参军,姜烨建国也封赏了他一个荡寇将军。
“这第一之军队乃是黎国大将军黎孟海的部下,这三千人都参与过伐韩之战。看他们精神抖擞,威风凛凛,以整齐的步伐、滔天的气势迎接吾王检阅。”王亚虎吼道,没有其他,看到黎国军队这样的强悍、精锐,他打心里高兴。
“请吾王检阅。”三千将士怒喊着,他们训练了十多天,就为了这一刻。
“准。”姜烨下令道,这第一支军队乃是姜烨精挑细选出来的,就是为了给诸国一个震撼,防止他们以后对黎国下手。
三千将士在黎孟海的指挥下,或突或退,或左或右,倏而包围,倏而合歼,两千刀盾兵与一千长矛兵在黎孟海的指挥下犹如千军万马,又仿佛洪水猛兽。
第一支兵马阅兵完毕,诸国使臣看到这样的兵马不禁大骇,若是黎国百万兵马都是这样的精锐,那其他国家还玩个鬼啊。
有眼尖的人注意到,这支军队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个个身着盔甲,而且手中的兵器也都是精良武器,有的人猜测,黎国可以量产兵器盔甲,而且产量很大。
其实,早在十年之前,姜烨就开始慢慢的招揽门客,而且最为重要的,姜烨招揽了许多的铁匠、铸剑师等等,这十年来,这些人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每日都在尽力研究如何将铁矿更好的炼化成铁,同时又在实验盔甲的款式、兵器的坚韧等等。
连续研究十年,姜烨的将作坊终于有所突破,原本制作一副盔甲的材料现在可以制作两副,而且更加容易防守,在重量上也有所减轻。
这其实还多亏了一个人,名叫欧禾山的铁匠,才使得这项技术突破,而姜烨将新式盔甲命名为鱼鳞甲,随后招募大量的工匠,使鱼鳞甲的日产百副,其余各种武器数不胜数。
同时姜烨又提出几个新概念,让工匠们试着制作连弩、神臂弓、床弩、袖弩等弓弩。
“第二支军队乃是黎国骠骑将军蒙毅率领,蒙毅将军乃是一届名将,关于他的战绩小人就不说了,这支军队也参加了伐韩之战,并且曾经以三千人大破敌军一万人马。”
蒙毅指挥着这支军队进行阵型转换,圆阵、鱼鳞阵、雁形阵等等,各种阵法转换自如,犹如臂使。
随着王亚虎一个个的介绍,车骑将军关道坤、周宇轩、周潇等人一一展示,一支支精锐部队极大地震慑了四方之国,而且全员配甲的奢华让各国眼热不已,若是姜烨将新式甲胄装备完全军,邻国都该担心了。
十支卫军的阅兵完了,接着上场的便是甘辽的【神射营】。
“现在走来的是由甘辽将军率领的【神射营】,这群神射手乃是战场上的狙击手,百发百中。”虽然不知道狙击手是什么,但是姜烨让他说出来他就说出来。
“准备,放。”甘辽的阅兵很简单,直接来上十连射就行,三千人分为三部,三万支箭稳稳地插在了三千个箭靶上,这让诸国使臣再一次震惊。
接着便是杨青雷的【虎卫营】,这支重甲步兵拿着特制的军刀横推,这一幕,让诸国看到了以步兵对抗骑兵不是梦想,决定回去就建议大王训练重甲步兵。
第三个便是袁洪韬的三千【飞虎军】,飞虎军乃是骑兵,最难保持的便是阵型,可这支军队不禁阵型保持的十分完美,而且他们所用的兵器乃是长枪,马上还悬挂着弓弩。
在袁洪韬的带领下,三千飞虎军骑射、刺杀都做得十分完美。金辽申三国使臣看到都连连惊叹,就算是草原上最勇猛的勇士骑术也不过如此。
最后一个便是马俞安的【霸王骑】了,这支霸王骑乃有万人,万人齐齐做出草原人才能做的倒马肚这个动作时,金辽申三国使臣坐不住了,如果黎国骑兵都是这样,再加上黎国精锐的甲胄武器,草原人将毫无优势可言。
这场轰轰烈烈的阅兵结束了,而诸国使臣只想连忙回国,将这些消息告诉国内高层,黎国只能交好,不能敌对。
鸿丰七年四月二十日,秦国黎阳王姜烨宣布独立,建立黎国,各国纷纷遣使祝贺黎王。
二十一日,诸国使臣派人纷纷回国,天下大惊,还以为黎国要对诸国使臣动手,有的国家甚至都准备兵马讨伐黎国,结果得到使臣说不能发兵,要交好黎国。
鸿丰七年五月一日,黎国再次发布招贤令,征召天下人才,不论行业,不论出身,不论私德,唯才是举,天下再一次掀起了波澜。
“大哥,黎阳王又发布了招贤令,你还不快去报名!”一处茅草屋内,一个小女孩急忙跑进来说道,而她的面前,是一个青年文士,正捧着一卷书看。
“唉,为兄这学业未成,如何帮助黎王争霸天下?”那青年文士担忧道。
“大哥何必如此担忧?黎王既然发布招贤令,就不会在意这些,况且天下圣贤书如此多,兄长又怎么会读得玩呢,所以小弟也劝兄长去尝试一次,若是黎王提拔,一部侍郎也未尝不可。”另一个武将打扮的男人说道。
“二弟说得不错,为兄这就去试试看,先生曾言,唯有把书中所读用在治国之上,那才是才能,仅仅是能读书,不算什么。”那青年文士说道。
魏国境内。
“公子,听说那黎王又发布了招贤令,您要不去看看?”一个护卫说道。
“哦,本公子这就去看看,这魏国不识本公子之才,本王倒想看看黎王识不识货了。”那白衣公子笑了笑。
随着姜烨再次发布招贤令,这次不仅仅是秦地(之前的秦国)百姓纷纷前往黎国,甚至东方各国都有名士或者隐士前往黎国,参加这场浩大的招贤盛会。
姜烨此举造成了其他各国人才流失,各国就感到不爽了,凭什么你发布一个诏令连我的子民都要去认你为主,所以有的小国家当即下令封锁全国,不准前往他国。
这些隐士被阻拦了,有关系的托关系闹事,没关系也只能暗自气恼,但大多数都是各国的名士想要去观摩这场盛会,并非是加入黎国,所以这些名士就不爽了,你们凭什么阻拦我们,然后各自找关系。
第二天这个国家的国王就被群臣给堵在了王宫之中,吓得这个国王以为众臣造反,差点叫来护卫平叛。
这虽然是一个小国家的笑话,真正有见识的君主都不会这么做。
赵王将所有要去黎国参加盛会的人员都集中到一起,然后派遣一员偏将带着三千人马,安排上数百辆马车互送他们前往,这可把这些人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有的国君更是奇葩,比如蜀王就含泪相送每一个北上之人,以此来收揽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