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胭脂咯。”
“有布谁买?”
街上依旧在叫卖着,十分的热闹。
要知道新郑也算是个一线城市的,虽然比如隔壁大梁城,但是也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基本上七国货物都能买到,而且也能听到关于秦国的最新动态。
“听说了么?”
“怎么了?”
这时路边两个男子交头接耳说着。
“听说齐国稷下学院再开,入宫门者可以成为学院的学生。”
“这可不得了,要知道能进入稷下学宫的人少之甚少,如今秦国来犯我国,怎好去齐?”男子摇头说道。
姬元一听稷下学宫就想起了许久以前被自己下令处死的嚣,后面派人调查过,不姓妫,也不是陈氏,搞得姬元虚惊一场以为杀了陈嚣这个荀子之徒。
要是真杀了陈嚣的话,以后稷下学宫的人怕是不会与自己好过的。
“齐国啊……”
姬元想到,好像齐国撕毁盟约撤军了,说是军队战损过大,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因而撤军为了训练好士卒再来。
齐国这一手算是把赵国给放在火架上烤,赵国本以为齐国能把自己放下来,没想到来了后又撤军,等于是把烤架上的绳子又给捆紧了,秦王的火也就更加猛烈的灼烧赵国。
“后胜果然是个奇才,灭齐国当居一功。”
姬元暗叹着说。
这一年并不太平,去年姬元来到这个时代,这是她到来的第二年,今年是韩王八年,同时也是秦王十四年。
这一年秦军以离间计让李牧孤立无援导致战败而下落不明,同时大军围攻邯郸,却遭到了赵军的强烈抵抗。
天下列国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秦赵大战上,可惜他们都失算了,那位年轻的秦王真正的目标不是赵国。
同一时间。
南路王翦所部秦军高歌猛进,一举由南阳北上,迅速攻破了韩国的防御,韩王一边愤怒腾的反叛,一边又惊恐秦军之来,在他思量之下决定迫割地求和,因为战事需要,秦王接受勉为其难的接受韩王投诚,并让腾继续为南阳郡守,另逼迫魏国割地,于是秦置丽邑,严重威胁了韩国的安危。
同一年楚齐与韩魏断盟。
这一年赵国屋漏偏逢连夜雨,地震之后又土地颗粒无收,全国大饥,赵军粮不继,士兵每天都在饿肚子,赵王一筹莫展,心急如焚。见此景,而秦国间谍顿弱大喜过望,他用重金收买了一些赵奸四处造谣,歌道:“秦人笑,赵人号。以为不信,视地生毛。”
不久,邯郸郊外地里果然生出尺馀长的白毛来(这当然是顿弱干的好事儿),赵国百姓大恐,民心低落,人人自危。
赵王迁多次下令辟谣说这是秦军的把戏,国人不要相信秦人的话,可是国人恐惧之下怎么会相信啊。
而且北路秦军猛攻邯郸,这种压力下城中不少有人得了癔症,疯了般的袭击别人,强奸凶杀等时常发生,赵国的国都竟然发生这种事情,赵国真的要亡了吗?
公子嘉望着高台上的赵王,拜首道:“大王,我赵国,当无贪生怕死之辈。”
“嘉公子,慎言。”一个大臣小声地在公子嘉身边说了一句。
赵嘉,原本的赵国太子,因为郭开的谗言而被废除国本,赵王于是立了倡后的儿子公子迁为太子。
“我有说错话吗?秦人这是要逼死我们赵人啊!”公子嘉反驳道。
而赵王迁终于不想逃了,他的眼神带着狠厉:“真当我赵国怕了这秦国不成!”
他直起身子道:“秦人想要逼死我们赵人!那就打!”
公子嘉有些诧异的看着上面的大王,要知道自己这位赵王可不算什么有主见的人,他怎么会想开了对秦作战?
“寡人愿意与邯郸同在,与秦人血战,诸臣可愿与共?”赵王起身扬手问道。
“臣愿与大王共命之!”
随后公子嘉笑了,这才是赵国的赵王的样子啊。
“臣等愿与大王共命之!”群臣齐呼,除了一个在眯着眼睛笑的人之外,都是义愤填膺的样子。
而秦军主将听了赵王要与秦军决一死战后只是将竹简放置在一旁,笑道:“没想到赵王这般有种,倒让我意外呢。”说着玩味的摸着腰间的一根很奇怪的烧铁棍。
“听说王翦已经快打到新郑了?”将领又问道。
“是的,王将军已经攻至韩国沙河旁。”桓齮抱拳道。
“倒是挺快的,看来没几天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是啊,可以回家了。”桓齮笑着说。
老实说他好久没有回家看看了。
听说柔儿生了个孩子,不知道孩子长得如何,是男是女?
柔儿她过得还好吗?母亲的身体还好吗?
这些问题他都没有时间来得及去想了,因为王事靡盬,不遑顾及。
“将军也是,可以回家了。”
“呵呵,都是入了这沙场的人,还想那些干什么呢?”她笑着说了一声出了营帐,外面月亮好圆,八月十五了。
“话说将军怎么没有娶亲呢?像将军这般的俊才,怕是在我大秦咸阳城里喜欢您的姑娘都能从城北排到城南呢!”
“别这般说笑了。”蒙面的将领听后瞬间换做一脸严肃离开。
她似乎又听见了那声音。
那一声声,又一声声地回荡在长平的山林之中的声音。
风吹开了云层,天是昏暗的。
月亮虽然圆,却不像以往那般皎洁。
赵国的月亮,果然不同大秦的月亮。
当然月亮只有一个,只不过地区不同而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同理天下的国家只能有一个。
那就是秦国!
“我们这些人生来就是为了战争的。”
“因战而生,为战而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哈哈,你可真没趣,说什么死不死的。”
“是啊,我还想着回去娶媳妇呢!”
“哟!二黑发春了啊!”
将士们在嬉笑玩闹。
这时听见有人在唱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士卒们乘着休息的时机在引吭高歌,她没有阻挠。
秦人的中秋就是这般过的。
歌声很粗狂,但是说不出来的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