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二十五年春。
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京都的花花草草却丝毫没有动静。这让人不由得怀疑京都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吗?但是这些都与正在上班路上的陈尚没有任何关系。
隆庆年间大败北燕的盛世早就已经过去了,虽然现在还是会有人经常提起,但是也就是感慨一下当时的大夏凭借这样的国力都能歼灭北燕三十七万军队而已。并没有实质上的什么进展。
现如今,当年大败北燕的杨群从兵部侍郎成为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也从李常换成了李正道。户部尚书柳元合,工部尚书李登云,礼部尚书孙无懈,刑部尚书楚黄元的六部班子开始正式形成。
十年前陈尚中举,回到了云州。而今陈尚不仅成了进士,还在六部之中谋了个职位。对了,现在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成了陈澈,自己家的叔叔在隆庆二十年就已经退休回家务农去了。
据说陈宽海回到云州之后来了几波暗杀他的人,只不过都被皇帝的天察卫给拦下来了。
倒是陈尚,在京都就像一个隐形人一样,没有任何势力注意他。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官,礼部的六品主事而已,凡是大事他不配,小事倒是有一堆,而且还麻烦的那种。
陈尚在朝堂之上不骄不躁,同时也不和任何一派混在一起算是一个清流。只不过最近的朝廷开始变得不那么的舒服了。
因为最近大臣们变得越来越不合乎常理了。
其实这又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争国本。
隆庆皇帝当了二十年的皇帝了,一般情况下,大夏王朝的皇帝只要身体没病,十五年左右就应该立下太子了。但是隆庆愣是没有立太子,前几年还好说,皇帝嘛都是这个脾性。
谁不想当皇帝多浪几年,早早把太子给立了跟大臣们说我这有个替代的了?巴不得自己早点死好让太子放权给他们?起初大臣也是一位隆庆皇帝玩几年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都隆庆二十年了都还不立太子,这就有点玩大臣们的心态了。而且这个时候隆庆皇帝的身体也已经开始慢慢的衰弱了,虽然隆庆年纪不大,但是可能是因为以前有些放纵导致现在身体虚弱的缘故。
陈尚站在后面,其实他这个职位是不应该上来的,上朝根本就不是他的事情,但是由于他是礼部的官员,立太子这件事跟礼部又很接近所以礼部的官员又拉着他上朝。
无非就是在朝堂上向隆庆皇帝“吐口水”罢了。
“陛下,天下太平已久,十年前大败北燕铁骑仍旧历历在目,天下迫切的需要陛下尽早立储君已平天下不安之心。”这次发言的是吏部尚书李正道。大夏的上朝是有规律的,三天一上朝。
而上次说出这话的人,是刑部尚书楚黄元。
隆庆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李正道。“朕知道了,等朕选好人选自然会立太子的,诸位爱卿烦心了。”隆庆皇帝开口了。
隆庆这几年的变化很大,以往挺直的腰杆,现在已经渐渐的垮了下去。陈尚站在下面看着隆庆皇帝,眼神中不免流露出对这位帝王的遗憾。纵观隆庆朝,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民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最大的一次还是没有了北燕的袭扰之后的日子。
按理说天下太平之后整个大夏的百姓生活就会逐渐好转起来,但是并没有。
大夏的百姓依旧如此,只是比战前多了一种自信,大夏有能力打败很强的敌人的自信。其实能有这种自信,还是倚靠的隆庆皇帝。
李正道被隆庆皇帝以相同的方法给怼了回去,但是他丝毫不气垒。“陛下,可否给诸位大臣一个确切的时间呢?”李正道加强了攻势,在这么多大臣的面前定下一个时间总可以吧。
你隆庆皇帝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
“六月,太子之位可定。”隆庆无奈之下只好说出了一个时间。六月。李正道这才满意的退了回去。
走在宣政殿前面的路上,陈尚觉得自己又浪费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听那些大臣们讲了一上午的废话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陈兄,烟淮河上一聚?”这时有个人拍了一下陈尚的肩膀,是刑部主事王禅。这也是陈尚在官场之中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这个人维独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在“色”这个字上栽了跟头。
即使是怎么样都不能不去烟淮河上。
刚下朝,王禅就找了上来。最关键的是,这货都娶妻了,妻子长的也不赖还是个大家闺秀这样都能往烟淮河上跑。
“不去。”陈尚果断拒绝了王婵那无良的建议。
“诶,诶,诶,”王婵顺势跑到了陈尚的身前,陈尚刚想给他一巴掌打开岂料王婵那小子脚下一顿指着陈尚道,“你是不是心中有女人了?所以每次我拉你去烟淮河上看姑娘你都不去是不是不想让人家姑娘误会?”
“起开。”陈尚一巴掌将王婵的手指给拍开了,他手上吃痛也没有再追上来,只是对着陈尚喊了一句,“别让我知道那姑娘是谁!”
陈尚安然离去。
其实陈尚的心中还真就没有中意的姑娘,在京都已经十余年了,倒不是陈尚没有魅力,对他有好感的人也有很多。陈宽海在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时候是一个二品的官员,那些姑娘的家中还真就没有能匹配二品官员的。
再说了陈宽海是都察院的,这不是摆着让人家来查嘛。
而且这件事陈尚自己也不上心,所以就搁置了。现在都二十几了也依旧单身并快乐着。
吏部。
能够争夺太子之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贵妃之子杨涟,另一个就是一个普通妃子的儿子杨言,两个人都是皇子,如果还记得十年前那个为隆庆皇帝拿折子的宫女的话,杨言就是她的孩子。
皇子都有了,那其母亲也必然会入后宫。
吏部尚书李正道的目的是支持贵妃之子杨涟上位,虽然明面上杨言有当太子的资格,但是一个普通妃子的孩子身后的势力是断然没有贵妃的势力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条路简单,而且很稳。待到事情成功之后,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自从丞相之职空缺之后,隆庆朝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丞相,现在六部尚书就是领导官员的主要力量。但是谁会对丞相这个职位不感兴趣呢?支持两位皇子的人大多数都是抱着这个目的去的。
“今天陛下算是给了一个确切的时间,六月。”吏部尚书李正道坐在椅子上看着四周的人。这个地方是很安全的,周围都是自己的亲信,就算是隆庆皇帝的天察卫恐怕都没有能力能进来。
周围的人也是清一色的支持杨涟的官员。他们这个党派的目的其实很明确,那就是支持杨涟直到隆庆皇帝退休。
或者,驾崩为止。
“陛下这些年身体逐渐不行了,这个时候支持大皇子自然是说的通的。”户部侍郎欧阳宣说话了。
还有几个官员互相之间看了看,最后一个大胡子站了出来,“大皇子的生母是宫中的王贵妃,二皇子杨言外戚无力应该成不了气候的。”他是兵部侍郎,杨玄正。
代替杨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