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凤走到屋子里,李毅一下子蹦了起来指着杜文凤说“你这个乱臣贼子卑鄙小人,根本就养不熟的狼,当然如果不是我父亲你现在只不过是个船帮的账房先生”
杜文凤听完也不恼,坐在他们三人对面开口道“刚刚有些事耽误了,西北道镇守使褚学军刚刚领兵进金州了。”一听完这个三人咯噔一下。杜文凤接着说“我也是无奈之举,陛下昨天发的诏书你们也看了,你们想一下各地公侯如果看完这个荒缪的诏书有几个不反的?我此举并不是为了给陆家出头而是为了大禹朝的长治久安,希望你们可以理解,褚学军领兵七万,先头已经抵达金西车站了。怎么样诸位要不要碰一下”
杜文凤敢说这话是有底气的,整个金州驻军不过七万多人(不包含警务机动部队)禁卫军驻扎在北山大营的三万。关山大营一万多廊州军,金州守备师一万多。眼下杜文凤的部队已经控制全城外面的驻军群龙无首,此时西北边军抵达。已经没有丝毫的取胜机会了。
徐钰站了起来说道“杜阁老,你赢了,不过我有几个条件想和你谈谈,如果你答应了我保证禁卫军不干涉你想做的事”
“请讲”杜文凤一伸手
“首先你要保证陛下的安全,不得有丝毫懈怠,第二新帝必须在陛下的皇子中挑选第三禁卫军不打散,不接受整编依然负责帝宫离宫和各地行宫皇陵的警卫工作。第四新帝成年后你需要还政于新帝”
杜文凤点点头说“可以,但是我要谈谈我的条件,首先皇权至上这点我不反对,但陛下只作为军队统帅和帝国元首,不参与具体的政府运作。陛下的禁卫军只作为仪仗和警卫使用裁撤禁卫军野战部队”
这个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如果这三个人答应了就相当于皇帝陛下被彻底架空只作为一个象征,没有任何实权,禁卫军被裁撤人数大量减少完全就受制于人了。基于此这三个人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谁答应谁就是禹朝的千古罪人。
李捷开口了“既然你说陛下惹怒陆家会天下大乱那你不怕惹怒我们李家吗?”
杜文凤听完笑了一下“我老是对我这帮靖川出来的兄弟说过,李家对咱有恩。我也不想和李家为敌,但我已经做到这步了,我便没有了退路。所以你要是想碰一下,那咱就碰碰。我立的规矩我说了算。”这番话可谓是分量十足压迫感满满。一下子把李捷给压住了。一旁的徐钰说道“杜首辅好大的口气啊,你觉得就是你调来了西北边防军,你就能掌控这禹朝天下。我告诉你我早防着你这手了。只要我回不去今天晚上禁卫军便开进金州城,打就打谁怕谁啊!看看谁是千古罪人。”
“是不是千古罪人让后入去评说,至于怎么说我那就是身后事了,我管不了我看的是眼前事,我还是那些条件陛下做太上选一皇子继位。”杜文凤说道
“好陛下退位让贤这可以,太子东宫继位”李捷说道
“太子不行,理应由庆王殿下(汤诫)继位,太子改为商王”
“自古以来有长立长,无长立嫡,太子登大位这是天经地义的你凭什么改”李捷说道
“规矩,杜某就没想按规矩来,此次逼宫已经是破釜沉舟自绝后路,若让太子继位过不了几年我靖川系必将被屠戮斩尽杀绝,我要对靖川系负责”
“好一个负责,庆王殿下继位那被斩尽杀绝的不就是我们了”李毅反问道
杜文凤就是在拖时间之间他不慌不忙的说到“庆王在朝中根基其母崔贵妃极其家族并没有什么背景最大的一个官是国舅崔梓潼,担任皇子监执教(相当于教务主任)从四品兼着教务部教材编撰司副司长(正五品)所以我们不要有任何担心。”
“你以为我担心的是这个吗?我担心是你这个大奸臣当道霍乱一方”
“我奸臣,没有我诸位能过的这么舒服吗?兴铁路办工厂整军备通商途,没有我你们能在这吆五喝六的,笑话,起码你得说我一声枭雄吧,奸臣太难听了”杜杜文凤反驳道。
徐钰阻止了两个人的唇枪舌战“行了诸位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不要像市井小民一样吵闹了,言归正传你提的条件我们接受不了我们接受的程度你也知道,所以我们的底线已经亮出来了麻烦杜阁老说出你能让的最大尺度”
“这才是谈判的态度吗?大家都是自己人。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引子我不想让这火越烧越大,这样吧我们各退一步,陛下退位庆王登基,禁卫军依旧徐统领指挥编制不动军费物资如旧,新帝依旧可以参与政务并拥有最后决定权,但不对具体事物插手。”杜文凤亮出了自己最后的条件。
李捷听后问到“所谓的具体事物是什么”
“这个很简单假设陛下想修建一条铁路,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是修建铁路具体的审批计划资金拨付是由内阁具体负责和现在一样,不一样的是比如内阁上报了想修建一条铁路但陛下就是不同意这就是不行的”杜文凤耐心的解释。
其他两人听懂没听到不知道反正李毅是没有听懂他问到“我听的你的意思是陛下想干什么是可以由内阁具体实施,但内阁报请的事物陛下就陛下要通过”
杜文凤点点头“大体是这个意思吧!但这个并不冲突,首先内阁报请的是经过三审的,参照宏图元年以来陛下基本都朱批通过了,同样陛下下诏的事物只要进过内阁的也都三审通过了没有问题啊,除了这次”此时此刻杜文凤的手心里直冒。他祈求褚学军的部队快点来啊,要是真谈翻脸了,就手头上现在的那点人根本不够看的。
三个人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李毅说道“你说的我们可以接受我们要先看看陛下”
杜文凤暗暗的松了一口气马上点头答应并从叶东平手上接过了一本退位诏书请三个人让昭帝签字盖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