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助郑氏,那还有哪里能搞来钱?
往下收是很难收的,郑森也不愿意破坏自己好不容易,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以及十几万两银子这才整顿出来的小有所成的局面。
往上也行不通,郑芝龙对他的支持已经够多,接下来全靠他自己。
如果连这点事都办不到,将来还谈什么抗清大业?
心中一阵烦躁,郑森在房间里来回走了起来,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后,他忽然脑袋一激灵。
我一个劲想什么东西能挣钱效率实在太低,应该想想后世的人碰到没钱时会用什么办法。
毕竟,在互联网时代,经济的发展不是十七世纪能比的,融资的手段五花八门,肯定能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
融资,融资...
郑森大脑飞快运转,猛然拍出声响来。
“啪!”
对了!股票!国债!
郑氏巨富无比不假,但是相比起民间大量的资金来说,占比其实并不大,而这些人手里的钱不是用来买地就是藏起来了,大明的地主最是胆大,上瞒官员朝廷,下欺平民百姓。
但同样也最是胆小,就连素来以外出闯荡,经商做生意闻名的福建,也有大把的地主乡绅仍旧将大部分的资产都转化成了土地,或者银子存着。
如果能把这些人的钱拿过来,经营台湾必然是不成问题的。
“何老,若是我以郑氏,不不!以我本人的名义向福建乃至江南的商人地主借钱,他们是否会借给我?”
为了确保稳妥,郑森还是先咨询了一下何斌的意见。
何斌闻言顿时神色慌了起来,他急忙叫道:“公子怎可?公子乃是总兵大人的嫡长子,代表的是郑氏,一旦出面向外人借钱,先不说丢了郑家的脸面,再者也会让外人以为郑家发生了什么大事,会对郑家很不利的!”
一听计划行不通,郑森立刻皱起了眉头,他琢磨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不成?
见到郑森大失所望,何斌神色犹豫,半晌后咬牙开口。
“公子,据我所知陈子龙在江南有诸多好友,那些人牵扯整个江南的豪绅,如果由陈子龙出面,想必可以筹措到一笔款项,能暂时解决现在的燃眉之急。”
陈子龙?
这确实是个选择,而且江南这群地主豪绅的钱一部分甚至可以不用还,因为明年的今天清兵就将会占领江南,到时候势必会有一批士绅被清兵屠戮,剩下的则会降清。
这些人的钱他还还什么?
不过这钱恐怕不是那么好借的,没有凭证人家凭什么借给他?
“股票,国债...”
“成立公司!”
郑森一拍桌子,下了决定。
“什么?公司?”
“不错,就是公司,如荷兰人,葡萄牙人一般的公司。”
他想出了个办法,成功的可能性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已经是他目前为止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成与不成就看这次了。
郑森没等何斌继续追问,组织了他开口说话:“何老,你无须担心,我既然做了决定就有一定的把握,如果成功,今后我开拓台湾将会再无资金问题。”
何斌一时语塞,顿了顿,问道:“若是不成呢?”
“不成?”
郑森微微苦笑:“不成,那就证明我能力有限,老老实实听从父亲的建议才是正确的。”
...
天兴城,郑森将全城上万人召集了起来,聚集在了城外的空旷野地上。
一大早甚至半夜就被军士挨家挨户叫醒,以至于搞不清发生了什么情况的百姓此刻有些紧张,他们并不知道郑森这是要做什么,底层百姓特有的警觉让所有人都处于不安的状态,人人之间时不时窃窃私语,相互交换着各自的消息。
郑森也许是察觉到了这一点,走上高台,站了出来。
“诸位父老乡亲,在下郑森。”
“自从我二月来台以后,这几个月所做的事情想必都被大家看在眼里,森之所作所为,诸位觉得如何?”
场面有些诡异的安静了下来,面对这个福建总兵,东亚海域的霸主郑芝龙的长子,这些天兴城的百姓自然是敬畏有加的,而今他竟然主动征求自己这些庸庸草民的意见,这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
正当郑森以为自己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了,让百姓们太紧张的时候,如潮水般的称赞便瞬间涌了出来。
“大公子菩萨再世!是大善人啊!”
“公子有什么用得着我们的,直说便是,我等必义不容辞!”
“我这一家老小的命全是公子救下的,公子就是我的恩人!”
声音激烈如潮涌,而且充满了感情,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是在经历了黑暗般的大明朝廷和宛若桃花源的台湾东宁府之后,做出的,人民最公平的赞颂。
有一说一,郑森着实被这场面震撼到了,他无声的张了张嘴,咽下一口饱含震惊和激动的唾沫,抚了抚手。
“大家的热情我都看到了,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森,那森也不遮掩了,四月间移民数万之具,一应安家费,耕牛,农具我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然至今为止已经花费白银十数万两!”
“父亲大人起初是并不支持我移民台湾的,而郑家内部也有人反对我,所以目前为止台湾的事务全是森一人在支撑,时至今日实在是支撑不住。”
郑森说到这里,到底是动了感情,他脸上露出不忍之色,面向天兴城万余百姓,继续说道。
“所以,我郑森,想请台湾的父老乡亲们购买东宁府发售的债券,以此来支持东宁府之运作,继续后续移民,以及兴修水里,建桥铺路等各项事宜。”
恳请过后,郑森便迅速解释起了债券的用途。
在听闻债券大抵就是东宁府给他们打的欠条后,大部分百姓都送了一口气,而后他们纷纷举起胳膊齐声呼喊。
“我等支持大公子!”
“我等支持大公子!”
声音荡漾在曾文溪流过的土地上,久久都没有消失。
郑森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台湾的百姓对他这么支持,甚至甘愿做任何事情。
直到后来有一天,他才突然醒悟。
“崇祯十七年,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大陆的百姓遭受了几十年的灾荒,兵乱,匪乱,苛捐杂税,心,早就死了,我出现的时候,自己没觉得什么,但是被我移民到台湾,接受我统治的百姓却发现,我和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掌权者都不同,我把他们当人看。”
“我,重新让他们的心,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