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破虏1644

第一百零四章:成立委员会

破虏1644 0号机甲 2418 2024-07-06 15:24

  董飏先是来请救兵的,他在郑芝龙的运作下很快从雷廉海北道那个穷地方转到了潮州,担任潮州知府。

  因为潮州距离安平很近,再加上他多年未归家了,这次便回来看看。

  当然,还有一个棘手的原因让他不得不寻求亲家郑氏的帮忙。

  “潮州盗匪横行?”

  董飏先默然,他也是才知道郑家发生了大事,郑森接替郑芝龙成为首领,面对这个曾经读书知礼现今则是郑氏领头羊的郑森,董飏先一点岳父的架子都没有。

  回想着在潮州任知府的这段时间,董飏先颇为无奈的说着:“潮州兵丁缺额严重,而且桀骜不驯,难以被我调动,盗匪横行甚至逼近府城,如若有办法我也不会来找你的。”

  董飏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留着一嘴长须,身材高痩妥妥的一副大明文人形象,而且也不怎么会说话,怪不得为官多年却被排挤到雷廉海北道那种地方。

  不过郑森不在乎,他的关注点在董飏先口中的潮州盗匪横行,当地官兵却没有作为上。

  “岳父是,来找我搬救兵?”

  他试探着问。

  董飏先抿着嘴应下。

  郑森心中一喜,他不知道潮州的匪患到了什么地步需要董飏先这潮州知府来向自己求助,但这明显是他向潮汕扩张的好机会。

  潮汕是粤东门户,同样也有面积不小的冲击平原,对于福建多山少地的地形来说,很是互补。

  而且,东宁的许多移民就来自潮汕,这不仅降低了占领潮汕的难度,也能让东宁的诸多潮汕人归心于自己。

  最重要的是,现在弘光朝廷自顾不暇,潮州官兵有如此费拉不堪,由董飏先这个潮州知府请自己带兵入潮,简直不要太完美。

  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不日就会带兵进入潮州,平定当地盗匪,如此将董飏先送走,郑森便去寻杨于两董腾了。

  金门岛上,董腾正操持着军事委员会的成立事项,这个委员会的每个委员都将由郑氏军中的士兵投票选出,军中但有大小事情,委员会都可以向郑森提出。

  这是郑森搭建起来的,和底层士兵巩固关系的机构,在某称程度上来说,还是很公平的。

  而在金厦的各支船队中,杨于两正带着人奔走于船队之间,他负责组建商业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同理,每个委员都是由大小商人选出,委员们代表商贾的利益,与郑森直接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模式有些类似欧洲的议院,不过还比较保守,只是囊括了军队和商人,并没有触及福建大地主的利益,这不是郑森不想,而是清军即将南下,他又刚刚夺得郑氏大权,再生变故会难以处理,所以暂时未动这些乡绅地主。

  忙活了又是十多天的时间,郑森才点出五千兵马前往潮州给老岳父助阵。

  郑芝龙时期的郑氏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不过这个数字水分实在太大,经过郑森一通清点过后,达到他所认为陆战士兵标准的只有不足三万人。

  剩下的倒也不是说不能打仗,只不过他们陆战的战斗力可能只能打打流民了,水战还是可以的。

  索性,郑森就将这三万人除外的其他郑氏兵马尽数划归水军,非紧要关头不会安排他们陆地上与敌人接战。

  这也不是什么区别对待,郑氏以海贸起家,海上力量最重要不过,这些水军的待遇比起陆军并不差,甚至还更好些。

  三万兵马看起来多,可这些要除去驻守各地的军队,最后算下来能抽调出来充当机动部队用来作战的也就万把人。

  幸好还有东宁带来的四五千人马,不然堂堂郑氏陆上可战之兵只有万余,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潮州府的剿匪问题不大,安平距离那儿只有四五百里,这是郑氏的老巢,经营的相当完善,郑氏在潮州也有不少的商站,补给完全无碍。

  而发往潮州的五千人中有不少还是潮州本地人,有他们做向导,不管是剿是抚,应该都会轻松不少。

  领兵的是施福,这人是郑氏的老部下了,能力有目共睹,忠诚度也是无须考验,这厮是支持郑森的郑氏部将之一,其子施琅也在郑森身边听令,完全可以放心调遣。

  进兵潮州只是个插曲,郑森正筹划着在南京沦陷,朱由崧被俘之后的这段混乱时期打个基础。

  在郑森的记忆里,扬州貌似没有抵挡几天,他看过地图,扬州距离南京不过咫尺,扬州一克南京安在?

  恐怕,这会儿清兵已经在扬州城中大肆屠杀了吧...

  “史阁部!八旗兵已临城下,您就降了吧!”

  城下,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营垒,虽说南下以来所面对的明军不是望风而降就是撒丫子就跑,多铎部也没把明军放在心上。

  但眼前这座繁华的扬州城到底不是一般寻常,何况守城的还是南明弘光朝江北督师史可法,要知道,即便是被满清兵锋逼到了距离首都不到两百里的地方,弘光朝仍旧能够调动数十万军队。

  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实际上弘光朝的政令出了南京城基本没什么作用了。

  满洲八旗南下,朝廷不思抵御外敌,反而和自己人左良玉打起来了,再加上朱由崧立国的这一年以来,所表现出的庸碌之才,和他提拔的大臣,以及实行的政策都让南明在江南的人心尽失。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史可法在扬州坐镇,这座城怕是早就挂上大清龙旗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在多铎部逼近的这段时间里,每天也都有人向史可法进言趁早投降,接二连三遭到史可法的拒绝后,这些人便都离开扬州城前往多铎营垒投降了。

  连守城的军队都成了这番模样,城内的百姓又该如何?

  他们倒是想逃,毕竟还能留在这里等死不成?

  然而去到江边时,却寻不到一艘能渡江的船只,试图泅渡过江的人马也无功而返,南岸的炮声日夜不停,巡江的镇江总兵郑鸿逵所部的船只将所有,想要渡江南窜的人马都挡了回去。

  “奉陛下之命,但有南逃者,一律按反贼处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