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问题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无非就是朝廷放开了金银兑换后,各地会引发金银兑换的狂潮,导致老百姓会发现朝廷国库空虚,从而影响江山社稷。”
“说的不错,老夫担心的就是这个。”
“俺也是这么想的!”
“……”
马三宝话音刚刚落下,蓝玉还有李善长这些人纷纷点头认同。
只有朱元璋在心里面嘀咕道。
原来你这个小子也知道朝廷的为难之处啊。
“其实你们想太多了!”
看着满脸犹豫的吴琳,马三宝笑着摇摇头。
“看来这个老吴家里面也是没有少去兑换纸钞啊。”
“老吴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手里面的宝钞随时可以兑换成一贯铜钱,那你是愿意去用宝钞呢还是铜钱呢?”
马三宝看着吴琳微笑着问道。
“说什么废话,当然是宝钞啊。”
“宝钞携带方便而且不占地方,只有傻子才会去选择用铜钱。”
吴琳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那这就对了嘛,既然连你都是这样想的,那其他人肯定也是这样想的,既然大家都有把钱存在国家里面的心思,那还会有谁把手里面的宝钞兑换成铜钱呢?”
“所以我先前说在各地开设自由兑换宝钞的衙门,目的就是给我大明王朝所有的百姓一个信心。
“那就是我大明王朝的宝钞,永远不会贬值。”
“只要坚持这个信心以及信念,我大明宝钞就可以永远坚挺下去。”
厉害。
这实在是太厉害了。
这个想法足足有十层楼那么高。
听了马三宝的一番讲解,在场的众人全都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不就是大明王朝版的董卓骗城吗?
东汉末年,董卓进京。
由于一开始抵达的只有西凉铁骑的先头部队,人马不足。
为了震慑满朝文武,董卓命令士兵每天晚上从北门悄悄的出城,到了白天之后再耀武扬威的从西门入城。
从而造成了一种董卓兵强马壮的假象,导致满朝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敢轻举妄动。
董卓也成功等到了自己的大部队到来。
这和三宝的想法简直是不谋而合。
要知道,董卓不过是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他何德何能,能和我大明王朝的天子相比。
凭借着整个大明王朝的财力,难道还忽悠不了那帮淳朴的百姓吗?
这个三宝果然是个人杰。
你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第一时间,在场的众人都用敬佩的眼神看着满脸淡然的马三宝。
特别是徐达,还有李善长这些人。
之前他们本来因为马三宝的年龄,有些轻视对方。
可现在一切的心事全都烟消云散,并且万分敬佩对方。
果然英雄自古出少年。
实在是厉害。
“要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就不用担心了。”
朱元璋长长的松了口气。
昨天当他得知通货膨胀带来的恐怖后果后,整宿没有睡好觉,满脑子都想的是应该如何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现在问题解决,自己终于可以放松了下来。
这一幕看得马三宝有些无语。
你这是在逗我吗?
我对你说了这么多,目的是为了让你跟我去南洋的时候,不要接着犯傻。
可不是让你安心的在大明王朝当富家翁的。
看来得下一点狠料了。
“老璋头,我话都还没有说完,所以你就不要高兴太早了,这个大明宝钞还是有出事的危险。”
“我还是建议你尽快出手,然后跟我一起下南洋跑路。”
“免得到时候血本无归。”
马三宝摇头晃脑的说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大明宝钞还有贬值的危险吗?”
朱元璋满脸疑惑地看着面前的马三宝。
他觉得刚才方小时提出来的计划挺不错的呀。
只要大明王朝能够正常运转,大明宝钞滥发出来的问题就不会有人戳破。
怎么可能还会有风险呢?
不仅仅是朱元璋,就连太子和李善长这些人也是这样想的。
所有人都用充满了疑惑的表情,看着马三宝等待着他的回答。
“当然有可能会出问题。”
“纸永远不可能会包得住火。”
马三宝端起一杯茶水,然后一口喝光,表情淡然的说道。
骗人骗得了一时,但是骗不了一世,绝对骗不了所有人一辈子。
他刚才出的主意,是需要朝廷取信所有大明王朝的百姓,让他们的子子孙孙相信大明宝钞坚挺无比。
这件事情怎么可能办得到?
后世的第一强国,凭借着世界综合第一的国力以及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和大小媒体,日夜轰炸民众的脑袋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你这个六百多年前的大明王朝,凭什么做得到?
这简直就是一个难如登天的任务。
“这该怎么办?”
“莫非我大明王朝休矣!”
“这怎么可能,我大明王朝犹如天空的烈阳,将会延续万万年。”
“……”
马三宝的话让在场的众人坐立不安。
现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再去怀疑马三宝的判断。
既然他说了,纸包不住火,那肯定就包不住火。
要是今后真的有人发现了大明宝钞的问题,到时候应该怎么办?
应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并且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三宝,难道我大明王朝的宝钞就注定要一文不值吗?”
朱元璋满脸困惑的说道。
本来以为用了三宝的计策后,他大明王朝发行的宝钞,就不会再继续贬值下去了。
却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治根不治本。
“这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办法,除非我大明王朝也有蒙元那么多贵金属。”
一句话,顿时把朱元璋正准备问出来的问题噎回了肚子里面。
炎黄一直缺乏贵金属。
即便是强如汉唐,民间很多大额交易也是用丝麻步来充当货币使用的。
历史时期三武灭佛,也是因为市面上没有铜钱可用,只好熔铸佛上来缓解危机。
炎黄历史上真正不为金银发愁的年代,还是万历年间通过欧罗巴人的巨额贸易,让他们在美洲掠夺的海量金银流入中原。
这已经是大概二百多年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