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沐琮画大饼
沐瓒带着一家人来赴宴,包括嫂夫人、嫡长子沐诚、二子谦、三子详、四子谏,加上他们的夫人、儿辈,足有二十几口人。
比起主人沐琮和梅妙灯只有两人,不免一阵唏嘘。
一家人按辈分大小落座,下人上了丰盛的饭菜,退了下去。
沐琮作为主人给客人介绍菜品:“瓒从兄,这是卤鹅是用老家定远的方法卤制的,其味道清香浓郁,口感鲜爽醇厚,肉质紧而不柴;
这梅白鱼可惜,在云南吃不到新鲜的,只能制作鱼干,干煸梅白鱼,吃的就是家乡的味道。远在千里,不忘其根。”
瓒从兄每样尝了两遍后,感叹道:“瓒自代镇云南以后,已经十六年没有回老家定远祭祖,真是愧对祖宗。从弟,你有心了。”
沐琮招呼侄、侄孙辈吃菜。没办法,大明吃饭的规矩就是这样,长辈不招呼后辈不敢动筷,这就是家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的气氛就上来了,特别有小字辈的哭闹。穿开裆裤得要哭,皇帝老子也没办法。
加上沐琮这个后世的酒场DJ气氛高手在,想冷场那是不可能的,不一会就和几个侄子勾肩搭背起来。
沐琮拉住侄老二沐谦要灌他的酒:“诚侄儿体弱不善多饮,你作为三支老二,听说汝甚是雄壮,善于武艺,肩上跑马,肚里撑船,不能认怂,先喝了这盅酒再说。”
沐谦虽善饮,那是沐琮这个白酒当水喝的对手,看他的模样已经有点上头了。
沐瓒目瞪口呆地看着沐琮豪放的灌儿子的酒,低声向梅妙灯打听:“叔母,琮弟向来如此豪爽?”
梅妙灯喜欢小孩子,不然不会让沐琮收养那么多女娃和男娃,帮忙侄孙媳照顾小孩,听到问话看了一儿子一眼,毫不在意道:“廷芳向来如此,我也提醒他注意国公爷的体面。
可他怎么说:国公爷已是国之顶勋,封无可封。现在我的生活追求的是随心所欲,放浪形骸追求快乐的生活;这样才不会引起朝廷的忌恨,朝廷就喜欢外戚贵勋之家出败家子。
你说这叫什么话,现在人大了,又没有老子管,随他去吧!只要不杀官造反、祸害百姓就成。”
沐瓒听得不由摇头:“话虽如此说,但再怎么败家也不能丢了沐王府祖宗披肝沥胆挣来的体面,有机会为兄要劝劝他才行。”
“但愿你能劝动他。”
沐瓒看着已经开始袒衣的沐琮,没有信心的直摇头;直到进了书房后,看到沐琮那明亮发光的眼睛时,才不由惊呼了口气:好小子,喝了那么多酒还这么清醒,原来扮猪吃老虎啊!
书房挂着三张巨大的地图,一张是永乐十六年绘制的《皇明天下全舆总图》,一张是《云南舆图》,第三张是《云南三司六慰全舆图》。
这三张图都是沐琮从皇宫秘档里,自己亲手同比例复绘出来的。地图这种东西,在中国古代是禁止民间持有和绘制的,谁持有,谁就有谋反之嫌。
沐瓒父子五人,立即这三张地图所吸引:天下间有几人能看到这种皇宫秘藏的地图?
沐琮手拿木棒,指着云南府最西方的金齿军民府和腾越厅道:“金齿卫和腾冲卫位于云南实辖西南方,原来是麓川叛徒思家故地,被家祖和王忠毅公平定之后,分别设立的。两卫上接六慰的孟养,中接缅甸,下接木邦,是一个战略要冲。
琮今天请你们赴家宴,那么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要瓒从兄你去金齿卫当指挥使、谦侄去腾冲卫当都指挥使,就是要加强两卫的军事实力,随时兼顾孟养、缅甸和木邦三个慰司的动向。
我的目的很简单:我要加强三司六慰管理,打通云南内外分野的格局,把土司管理改为流官管理,我要把三司六慰改土归流,彻底把三司六慰划入大明的版图。”
沐琮和三支十八年都没见过几面,说淘心的话不可能,那自然吹牛逼画大饼再说,这样显得有格调和眼光。
沐瓒听得两眼大放光芒,良久才缓和情绪,摇头叹息道:“琮弟,你知道改土归流有多难吗?当年,晟二祖父、加上我的祖父,加上斌从叔、你璘从兄、加上我一共三代人,近一百年都想这么干,可惜都没人成功过。
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人心思定,老将凋零,士卒早已不复当年勇;加上朝廷多有掣肘,各方土司各据一方,财势雄厚,家将私兵一个比一个多,善战敢死,英勇无畏;云南府仅靠自己的军事力量,已经很难制横他们。
再加上各个土司勾连婚姻、结拜兄弟,已经形成:你动一方,八方支援的连横架势,共同对抗云南官府。这也是我和我大兄在镇十七年,一直没有大动作的原因。”
沐琮接受沐瓒的说法:“弟知道改土归流难如登天,这不是三五年能干成的事,事在人为,反正我还年轻,十年不成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我死子继,总有一天总要办到。
我不能看着秦、汉故土就这样永离故土,成为土司、番民们的天下,这也是我沐家永镇西南边郵存在的意义。”
沐瓒看着这位野心勃勃的从弟,不知道他是腹内是否锦绣,还是肚里全是草包,问道:“你想怎么入手?”
“分三步走:第一步我要彻底掌握云南三司权力,把民政纳入手中,凝聚民力;第二步发展云南经济民生,集蓄财力;第三步我要重新编练昆明前、后、左、右、中五卫,强壮军力;
只要这三步走好了,民力、财力、军力三力合一,我就有底气推进改土归流,一举打破土司掌握三司六慰的局面。”
沐瓒苦笑道:“兄也知道民力、财力、军力的重要性,可怎么做我和我兄长苦思十七年没有找到办法。就比如民力,云南从江南、江北、西北和大运河沿岸历经100多年,才移民三百多万丁口。
洒在这云南22府,也不过是芝麻洒大饼,杯水车薪。即使现在经过百年的繁衍,根据黄册登记丁口数:能出赋纳粮的丁口也不过是350万,我们沐家能够世镇云南的基础就是这350万丁口。
除却这之外,全是百夷之人,丁口数从来没有正式统计过,按残存的官府统计数,当和汉化丁口差不多。百夷多不习汉文化,不服王化,民风、民俗、言语等等皆与汉民不同。
琮弟,你想改土归流,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渡章节,可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