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议和
“可汗,这两万俘虏咱们怎么处置?”副将询问铁木真的意见。
“都杀了吧!”
铁木真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
至霸则无情,高处不胜寒,但凡到了这个职位的人,自然是不能有妇人之仁的。
“这……”
副将有些于心不忍。
铁木真轻声说道:
“咱们是孤军深入到帝国的内部,这个时候哪有精力去管什么俘虏的事情,最为稳妥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全都杀了,不然,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从背后偷袭咱们。”
副将深吸了一口气,明白铁木真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说道:
“可汗放心,末将这就去办。”
于是,这可怜的两万西夏俘虏,全都被坑杀了。
虽然杀降是一种并不人道的做法,但是铁木真这个时候却是别无选择,毕竟,他想要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掉西夏这个麻烦,那么就不能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隐患。
两万余人被坑杀。
鲜血顺着长坂坡流了下来,染红了大半个山坡,那尹红的样子,看起来有些触目惊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以至于晚上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敢经过这里,甚至有人说半夜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地方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
这里的惨败,很快就传到了西夏皇宫里面,毕竟李顺天可不是陈江那样的二傻子,看到情况不对,他立刻就带人逃跑了,是绝对不可能被铁木真给捉住的。
兴庆府,皇宫内,李顺天气的摔了杯子。
“你……你……”
李顺天伸手点着李顶天的鼻子,骂道:
“你怎么还有脸回来,朕给了你五万士兵,一天时间,一天时间都不到啊,你就给人都给败光了,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人,你怎么不也一块死在战场上谢罪啊……”
“朕恨不得现在就劈了你……”
李顺天越说越生气,最后居然真的从背后拔出来了一把宝剑,准备将李顶天给砍了,还好旁边的几个大臣赶忙用力的拦住,才防止了金銮殿上血溅五步情况的发生。
“陛下,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尽快的想办法抵挡蒙古大军的步伐,想来现在蒙古大军应该离兴庆府不远了。”
左相李龙飞这个时候说道。
李顺天深吸了一口气,来回的在大殿上面走了好几圈,这才算是将自己的怒火给平息了下来。
尽管他这个时候真的很想将李顶天杀了泄愤,但是这个时候,他却是明白,正是用人之际,毕竟蒙古大军马上就要来了,这兴庆府还是要有人镇守的。
可是由于封仁家族被杀,现在西夏国当中,除了现在镇守东面的北人家族,根本没有武将可用了。
所以这个时候还是只能由李顶天来当这个统帅。
所以李顺天强行压下了自己心中的怒火,对周围一众大臣说道:
“说的有道理,诸位爱卿都有什么意见,说说看吧。”
“陛下,为今之计,还是应该抓紧时间派出使臣,去和蒙古人议和啊!”
李龙飞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
这个左相一直以来都是主和派的,这些年跟宋朝的和谈,基本上都是他敲定的,对于和谈,他倒是很有一些经验的。
只不过这一次,情况和之前不同。
和宋朝的议和,双方之间的争斗,可以说是互有胜负,所以说,议和还是有前提条件的。
蒙古大军已经势不可挡了,人家还怎么可能议和。
“议和,只怕蒙古人是不会答应的。”
刘元这个时候摇头苦笑这说道。
“答不答应咱们都要派人过去,万一他们要是答应呢,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们不答应,那咱们派出去的使臣,应该也是可以拖延一下他们进攻时间的。”
李龙飞轻声说道。
“丞相言之有理,不管是怎样,咱们都应该派出使臣去蒙古那边,他们究竟想要干什么,咱们西夏国和蒙古也没有什么仇怨,蒙古人为什么要攻打我国!”
刘元轻声说道。
“宋朝使臣那边是一个什么情况?”
李顺天又询问鸿胪寺大鸿胪李道及说道。
李道及苦笑,说道:
“陛下,那宋朝使臣不肯再来兴庆府,说……说……”
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说什么,倒是说啊……”
看到李道及这个样子,李顺天有些激动的问道。
李道及赶忙跪了下来,对李顺天说道:
“微臣不敢说!”
“你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李顺天知道这宋朝的使臣肯定是没说什么好话,但是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宋朝使臣说,兴庆府咱们应该是守不住的,让咱们早做准备!”
李道及苦笑着说道。
“混账!”
李顺天用力的一拍桌子,很显然听到了这样的话他是非常的生气的。
“陛下息怒,虽然这人说的话难听一点,但是这个时候,咱们,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准备的。”
李道及这个时候轻声说道。
“哼,做什么准备,朕,真是绝对不会离开兴庆府的。”
李顺天咬牙说道,可是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面却是着实有些没底。
兴庆府没有怎么遭受过战火的洗礼,所以城墙并不怎么宽厚,而且现在城内守军,就算是加上刚刚李顶天败退下来的人不足六万人,而蒙古大军来的却是足足有二十万之多,用六万大军来抵抗二十万大军,着实有些困难啊。
而且自己这边的六万人,都是一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未经历过战事的士兵,怎么可能是蒙古铁骑的对手呢?
“陛下,蒙古大军来者不善,以臣只见,还是要将东面的大军调过来,出兵勤王。”
刘元见状,这个时候提议说道。
“万万不可,宋朝对我大夏国也是虎视眈眈,若是这个时候撤军,宋朝必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的。”
听到刘元的提议,立刻有朝臣站出来反对了起来。
毕竟宋朝和西夏是世仇,双方已经打了上百年了,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浓重化不开的,这些朝臣倒是宁愿相信可以和蒙古人议和,也防备这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