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一二一章 梁王

  洪武元(大元至正二十八)年,四月初八、戊申日

  「取下」了汴梁后,征虏大将军徐达等,便率大军自虎牢关进至河南的塔儿湾。

  至此,这次征虏大军的北伐战争,才终于有了一场象样的战役。

  原因是河南府、洛阳城内,住着一个重要人物:梁王阿鲁温,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也就是察罕帖木儿的亲生父亲。

  既然是察罕之父,也就是义父的爹,扩廓帖木儿便不能等闲视之。

  原本驻守在山东的亲弟弟,不是察罕的「儿子」,是扩廓的亲生父亲、赛因赤答忽的第二子:脱因帖木儿。

  当大明军一路攻陷山东各地,本来是防卫山东的最后一股强悍军队,不过因大元朝廷下诏讨伐自己,扩廓便令脱因撤军到河南府,协助梁王守卫洛阳城。

  这日,大元朝将领、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率兵五万,迎战徐达的大明军,列阵于洛水之北十五里处。

  这场战役,也凸现朱元璋的好运道,或说是上天是真正的垂怜啊!

  看着「强悍」的蒙古大军阵列于前,大明军当然也要排列军队、布阵以待。

  两军对阵,接着便是看谁的先锋将领厉害了。

  大明军这边的先锋将,当然必是此次征虏大军的副将军「常遇春」莫属。

  说我们常大将军有多猛、就有多猛,蒙古大军这边,派出了二十骑当先锋,常遇春则是单枪匹马「单骑」突入其阵。

  其他人呢?已先被蒙古军的大阵仗给吓住了。

  喔!是马匹给吓住了,动不了啊!

  不过蒙古人也算厚道,没有直接用箭阵把常大将军给射死。

  但也没叫回比「仅一人」的敌方,明显多出来的偏将,二十人攒槊刺过来,常遇春则骑在马上就发一矢,毙了一蒙古前锋。

  常遇春虽猛,但大将军徐达总不能看着副将军被「以众欺寡」,遂麾众、冲啊!

  好运就在这时出现了!

  太祖实录这样记载的:「时南风骤发,兵尘涨空」。

  加上大明军冲锋的呼声动天地,而元军被风沙正吹得看不清敌我人马,遇上趁着狂风之势,「气势」正强的大明军冲过来,一时阵乱退走。

  两军对阵,讲求的便是一个「势」,才有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蒙古军的气势被冲垮了,便收不回来,直退奔五十余里后,大明军的气势才耗尽?应该是说,这股狂风之势才消怠平息。

  而脱因帖木儿这时才有余力,收拢好散卒,逃往陜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

  防守洛阳城的大军,都落荒而逃了,在城内的文官们还能打什么仗?

  难道还要「老爷爷」级别的梁王阿鲁温出战?也只能投降了。

  看着驻守军都兵败逃亡去了,梁王阿鲁温只能派遣行枢密院同知夏仲良送款「军门」,还好没走错。

  傍晚又遣参政郑伯起、行省都镇抚李敏等诣中军,见徐达大将军约降。

  隔日,阿鲁温以梁王金印,率官民出降,河南一地平;徐达命左丞赵庸驻守洛阳。

  ………

  以下,大致上是一路纳款收降,朱元璋气势旺的不得了啊!

  四月初八日,征南将军廖永忠师至广州之龙潭,元将卢左丞遣镇抚卢诚纳欵,得其海舟五百余艘、军士二千九百六十五人、马三百匹、粮五千余石,命指挥胡通守之。

  四月十一、辛亥日,大元郑州、荣阳百尺川寨守将、参政楚谅,遣照磨尹敬祖等,诣徐达大将军,送款投降。

  四月十二、壬子日,副将军常遇春率兵至嵩州,元将李知院迎降,得马二百余匹。

  四月十五、乙卯日,大元神顶寨守将佥院西青山等以马骡三十五匹,见大将军于军门。

  同日,征南将军廖永忠遣兵攻破伪参政邵宗愚山寨,获宗愚等,斩于广州市。

  广州既平,廖永忠遂进兵取广西。

  四月十六、丙辰日,大元龙门守将参政保童等以其所部军,及偃师守将储德等俱来降。

  四月十七、丁巳日,平章杨璟兵克永州,大元守将右丞邓祖胜自杀,这近半个月内的作战,只有这场打得比较久。

  四月十八、戊午日,大将军徐达遣都督同知冯宗异、康茂才等分兵取陜州,又遣其麾下及降将楚谅,招谕登封各处,于是守巩县参政李成,来降。

  四月二十、庚申日,大元福昌守将知院张兴、钧州守将哈剌鲁、许州右丞谢孚、陈州知院杨崇,各遣人诣大将军,送款投降。

  四月二十一、辛酉日,大将军徐达遣参政傅友德取福昌山寨,大元右丞潘莽儿降。副将军常遇春下汝州,遂徇下郏县。

  四月二十二、壬戌日,都督同知冯宗异(冯胜)等兵至陜州,元将脱因帖木儿弃城遁去;徐达令都督同知康茂才守城,冯宗异进兵潼关。

  自四月八日徐达所率大军在洛阳城外、洛水旁的塔儿湾,大胜脱因帖木儿,随后大元梁王输诚投降的战报,以及各地陆续传回的战情,让朱元璋看了很是高兴。

  到目前为止,北伐军大致如先前刘基所订策略:

  先取山东后,停止北进往西,待攻下潼关派人扼守,阻断大元各路的勤王军后,便可挥军北上,直捣黄龙(大元朝京师:大都)。

  ………

  这日,朱元璋便又找来「军师」刘基商议,当然是密商,这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每召基辄屏人密语移时」,既每次与刘基密谈,都屏开他人,常常谈到忘记时间。

  「顾帷幄语秘莫能详」,而在内室里密谈后,刘基也很上道,出来后都不会说出内容。

  所以在史书上,尤其是修改过「很多」次的「太祖实录」上记载的,所有的战役决策,不论私下朱元璋找了多少人商议,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战果,最后的结论必然是:

  「圣上英明,神机决断」;

  「天纵英才、上天垂怜」。

  对了,此番朱元璋与刘基密谈什么?史书还是有疏忽了没有改到的遗漏处,此番密谈的正是「征进阵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