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中州崛起

第四十二章 弹道

明末:中州崛起 大几大 2879 2024-07-06 15:27

  站在中军旗下,李岩双手环抱在胸前看着前面的战局,然而心中想到的却是与直接战斗关联有限的事情,“看样子有机会的话,这线式战术,我得想办法弄些后世的军乐器材才行。”

  李岩在后世有记忆以来的战争那都是1840年后的中国大地上战争——因为影视剧演的太多了。他反复回忆心中的战斗的时候,总是感觉和大明格格不入。能和这个时代符合的,就是影视剧里面那些带着假发,敲着军鼓,吹着犹如奔丧祥器般的军乐的英法等欧美国家的军队。

  小时候在影视剧里第一次见到外国那出丧般的军队,李岩觉得那简直是可笑的杂耍。即便是看过多次,也没有能够接受这种战斗组织模式。直到李岩大学军训摸到了“真家伙”,明白了金属壳子弹才是真正改变了战争形态的基础之后,他也不得不选择学习这个时代的“西方先进经验”。

  这次的战斗就是李岩艰苦训练的结果,学会走正步的军队未必是强军,但是强军无一例外的都完全掌握了走正步的技术。而指挥大家在战场上能够走正步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鼓号等器材。

  作为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李岩只要没能冲在第一线亲自指挥一线作战,他就只能依靠平素的训练来进行战斗。鼓号手们能否正确的完成李岩的指令,这反倒成了最大的关键。

  别看军乐队在后世看来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在16世纪-18世纪极为重要——比如温度为20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度大约为350米/秒。整个战场的宽幅大概经常会过数里之多,所以军乐队也得有各种分工,例如伴随步兵行进的用来确定步点的小鼓,在部队后面布更多号令的大鼓以及牛角号,都需要不同的安排。而且哪怕是一个不大的战场上,也会存在好几支不同分工的部队,这些不同部队之间的声音的干扰也得考虑进去。仅仅是这么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就非常复杂。想最有效的使用兵力,就得有非常多得训练才行。

  围歼徐铭部队的战斗,对李岩来说是一场极为难得的实战机会。即便不采用如此正规化的方法,李岩也有很多达成战斗目的的办法。正因为确信明军糜烂、无能,李岩坚信即便采取远远谈不上熟练的战斗模式,自己的部队也不会出现什么不能接受的伤亡。

  到现在,所有进程还在计划考虑到的范围之内。如果说有什么是没能考虑到的,那就是徐铭的部队仿佛被吓傻了一般,士兵与军官们不是很乱,却也没有能够迅组成战斗队形。他们仿佛看戏般看着李岩的部队逼近,李岩视力也是极好的,他甚至看到有些本来排在后面的明军还往前挤,想更清楚的看清楚在节奏鲜明的鼓号声中整齐逼近的“匪军”。

  “这不就是以前在电影上看到如此战斗场面的我么?”李岩想到。

  想到这些,李岩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哈哈~~”

  “主公,有什么好笑的。”一旁的优秀种子军官们,忍不住靠上来问道。

  李岩左臂前伸,食指笔直的指向那些莫名其妙的明军:“我觉得他们现在是在看戏,实在是憋不住要笑。”

  大伙心中一头黑线,忍不住干笑了几声,附和道:“主公...这……确实像是在唱大戏……”

  话音刚落,李岩阵中的牛角号再次呜呜的吹响,因为距离的近,沉闷的声音让周围军官们觉得有些难受。负责鼓号的是戴纵,他指挥着参谋部的一众人等,不断的根据观察到的双方接战距离,对鼓号手布着各种命令。

  在双方的接战距离只怕已经不到50步,而第一连已经停下脚步,就在这个距离上开始放枪。很快,硝烟弥漫在李岩的部队与明军之间。燕清惊讶的发现,明军中竟然有不少人看着像是中枪了。一般的火绳枪在这个距离上根本打不准,虽然明军中枪的人不多,但是却比普通的中弹人数多了些。

  虽然大明军队普及了55%左右的火绳枪,但是除了戚家军和京城神机营外,其他大明部队对此评价不高,加之火枪质量不太行。火枪对战建奴主要作用就是互相对射的时候用,将领们真正重视的乃是敢肉搏冲锋的“亲卫营”,也就是私人家丁。

  “你们看到了么,只要把枪口抬高一些就行。这样可以提高一些命中率!”李岩谆谆教导着周围那群种子军官。

  李岩在军队中的教育,虽然现在的成效不怎么大,但是有没有自觉的进行针对性教育和训练,那就是不一样。

  火枪队的兄弟们都不得不承认物理课上讲得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乃是实实在在的道理,那些不肯用肩头顶住枪托的兄弟都深深的体会到,枪托在反作用力推动下撞击肩膀的痛楚。李岩还理论联系实践,用撒尿、水枪的水柱、以及组织投石轨迹观察,让大家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飞行物体的轨迹是向下坠的。

  虽然绝大部分战士们都无法理解万有引力的存在,更不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也没办法用物理第一、第二定律计算弹道,总不能拿李岩半懂不懂的“弹道学”去解释为什么能增加命中——但大家好歹知道了弹道是弧形,如果想打得远,那就得把枪口抬高。

  既然大家都认同了弹道的轨迹,剩下的事情反倒好办了。理论联系实践的第一个过程就是确定理论。理论确定之后,实践步骤就靠实践。少量火枪做了不少次公开试验,作战训练部门就制定了相应的条例出来。

  不同距离上枪口抬高的角度。为了确保战士射击时候抬高的角度符合条例规定,军官们该怎么判断距离,怎么号施令,每一种命令对应何种射击姿势。例如枪托顶在身体上的什么位置,手臂怎么收,如何控制呼吸,射击前要注意的各个要点。

  部队里面的作战训练部门为此可是反复讨论与实验。参与小规模训练的精锐战士们被折腾的够呛,教导部队里面是怨声载道。至于训练结果么……,连差强人意都谈不上。最后作战训练部门只能简化了标准,不管是什么距离,都采用了统一的射击姿势。

  即便有着无数的不满意,可经过简短教育和训练的部队上了战场,火枪手们的表现完全超出明军一大截。

  明军的射击往往是直接瞄准,而且手臂力量训练不足,持枪姿势不正确,往往射击的时候枪口偏下,原本就糟糕之极的射击效果更是大打折扣。而理解掌握了弹道的李岩部下们,进行过针对训练,即便是子弹不能准确打中第一排的明军,也能确保弹丸大概能够沿着曲线弹道飞进明军队伍,射击效率大大提高。

  轻描淡写的一句“只要把枪口抬高一些就行”,背后有着无数的辛苦努力,无数付出的坚信。李岩说出来的时候,内心说不出的骄傲与满意。而且近两千人的教导大队中,毕竟有些有天份的。到现在已经有30几名李岩觉得可造之材被选拔出来,由李岩亲自教育培养。这些人或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够成为李岩能够使用的一股科技的力量。

  接下来的火枪射击并没有特别的与众不同之处,连环三段击或四段击。还有就是10门虎蹲炮开始发威,霰弹咆哮着。以及逼近了明军的三个连并没有同时射击,而是采取轮流射击的方式。连续不断的火力不断的打击着明军,明军被猛烈的射击打乱的队形,最初勉强有点支线味道的明军战线先是如同垂死的蛇般扭动起来,然后整个明军就乱了。

  “主公!该冲锋了吧?”燕清忍不住对李岩喊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