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怀宁守军就发现数千敌军扛着竹子编成的竹排向着怀宁城西攻了过来。这下城内鼓声响起,明军立刻有了准备。但是令明军意外的是,敌军只是到了城外80步左右的距离就停下了。他们把每三个长长的竹排靠在一起组成了三角形,外面用麻绳捆上,很快就做成一连串三角形的柱子。
这仅仅是开始,敌军又用木桩把这些柱子支撑住,接着用一种古怪的工具把一些竹排给吊了起来。这下明军完全不明白了,那些柱子分为两截,后面撑在地上,前面的一头与地上的柱子连在一起,而另一头用绳子捆住,以奇怪的方式逐渐立起。一根柱子不过一丈多长,两根加起来就有三丈多。虽然是斜的,但是柱子顶部到地面的距离也有将近两丈。而城墙不过是一丈而已。原本居高临下的明军现在反倒需要抬头看那些柱子。
很快明军的一部分疑惑解开了,却见这柱子顶端垂下绳索,把一些竹排吊了起来。这些竹排横着架在三角形的竹子柱子上,就形成了一个最少有一丈六尺高的射楼。
这个过程在看的时候或许看不太明白,不过一旦高高的射楼搭建成功,这些明军也就明白发生了什么。敌军这是要占据高处,居高临下的用远程火力打击城墙上的明军啊。
李岩看着部队有条不紊的快速施工。在黄麻战役的时候,李岩命人打造了一批滑轮组,现在这些滑轮组起到了作用。原本沉重的需要十几人才能拉动的竹排,现在两三个战士就能轻松的拉动。人少的好处就在于好指挥,好布置。此次同时开工的有三十个射楼,只用了不到1000的兵力就顺利开始建设了。
负责施工的杨雄一个劲的赞美主公巧夺天工的设计,李岩心里面一阵苦笑。在后世农村,这种定滑轮组也早就淘汰了,农村盖房也是用的小型卷扬机,谁还会用人力来拉这么重的东西啊。更不用说那木质吊臂,见识过大型龙门吊的李岩对这没什么成就感。
但是即便是这么一点点中学知识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我军工程部队的施工速度。不到一个时辰,李岩的部队就搭起了三十个射楼。长梯搭在射楼上,150名精于射击的战士背着燧发膛线火枪就上了射楼。
膛线燧发火枪的有效杀伤射程高达120步,在80步(120米)的距离上进行射击,威力是绰绰有余。很快,大伙把腰间的绳索套在设台竹排上的安全索上,半蹲半跪,在伍长的指挥下开始对着城墙开始射击。
高出了五尺的距离,这个高度优势就非常明显。明军基于自己对火绳枪的认识,根本想不到步枪能够在100步外的距离上有效杀伤。那得运气多好才能办到这样的事情。等到子弹嗖嗖的飞过来,不断有明军中枪的时候,站在城墙上观望的明军才开始躲在了城垛之后。
射楼上的兄弟发布了指示后:
“上!”杨雄一声大喊,自己着攻城部队,扛着长梯就往城墙冲去。
这时代攻城就是这么一个模样,要么是地面蚁附攻城,要么就是地下爆破城墙。怀宁城不太适合挖地道。而且李岩对自己部队的火力有信心,所以他就采取了蚁附攻城的老办法。
扛着长梯靠近城墙,才觉得一丈高的城墙是越看越高。因为看不到城头的明军动向,杨雄只能相信射楼上的兄弟们的指示方向是正确的。
“快点冲!”杨雄不断催促着身后的战士,“后面怎么说?”
旗语官扭头看了片刻,然后回答道:“射楼上的兄弟让咱们往左五步,那里明军人少!”
“向左五步!在那里登城!”杨雄毫不迟疑的发出了命令。
长梯的梯子脚先在城墙下找到稳定的位置站住,接着七八个人发一声喊,就立起一架长梯。见识了滑轮组吊起竹排的速度,杨雄只觉得这效率实在是低的令人发指。唯一令他感觉好些的,乃是射楼上的枪声始终密如爆豆,根本没停过。为了避免火枪枪管过热影响设计速度,每一名射楼上的射手都带了三条枪,轮流射击,以保证火力密度不受影响。
十几架长梯架起来后考上了城头,步枪队都举着火枪瞄准城头,一旦明军探出脑袋来,战士们就会用排枪齐射。
“抬枪!上前!”杨雄命道。
攻城队最前面的战士没有带什么单刀盾牌这类肉搏武器,而是带了简化版的小型抬枪。这是口径接近一寸,类似散弹枪的玩意。采用燧石激发,火药,散碎铅子都已经装进枪口,为了怕攀爬的时候不小心漏了,枪口还用蜡封了起来。
即便是训练过多次,一手举着这玩意,攀爬速度也不会好到哪里。
“掷弹兵!投弹!”杨雄命道。
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兄弟站到城下,他们拿出一些竹筒,这些竹筒外面套了一层瓷桶,瓷桶上用细麻绳缠绕了不少圈。这就是掷弹兵们的手雷。手雷里面装填了颗粒火药,而引信引发的则是明火引信。外壳是竹筒与瓷筒,两者中间还填塞了一些铁砂与碎石,以增加杀伤力。
掷弹兵们点燃了引信之后,接着按照训练中练过数百上千次的动作,奋力把手雷抛上了一丈高的城头。片刻之后城头上响起了一连串的巨响。即便是看不到明军的身影,杨雄也能清楚的听到明军被炸的尖叫声。
“上!”杨雄喝道。
抬枪队沿着选定的三架长梯开始攀爬,杨雄此时只觉得口干舌燥,胸口里头的心脏咚咚的乱跳。不管怎么准备,攻城一方都处于劣势。即便是李岩的部队骁勇善战,战斗的准备非常充分,杨雄并不用担心怀宁城攻不下来,但是杨雄仍然不希望出现什么大的伤亡。
城下堆满了攻城时候战死的兄弟尸体,这样的设想是杨雄最大的噩梦。
三架长梯抖动着,战士们爬上长梯的时候都用尽了力气,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迅速登城。而起在此时,射楼上的部队因为害怕误伤友军,射击的方向转向了其他位置。此时三架长梯上方的明军根本没有别的压力,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对付攀爬长梯的敌军。
真心说,一丈高也没多高。不过几十秒的时间,打头的战士已经攀到了城墙上。杨雄连他们拉动板簧的声音都能听的清清楚楚。三声相对沉闷的枪声之后,城头又有明军的惨叫声传来。打头的战士按住城墙,翻了进去!
“恭喜杨旅长拿到头功!”陈拓一是高兴,二是羡慕嫉妒,脸上笑着,却说得有点咬牙切齿的。
杨雄倒是很坦然的说道:“若是没有陈师长在外围堵,佯攻怀宁,让明军难顾首位,我是不可能这么就能攻上城墙。再说,大部分明军也是陈旅长你打死的。”
既然杨雄姿态如此柔和,陈拓也没什么可再说的。而且李岩评定战功的时候是以完成任务的成绩作为衡量。此次陈拓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完善。除了头功之外,部队的集体功劳却是与杨雄的部队一样。
应付了陈拓,杨雄对第二师第一旅旅长李应说道:“二一旅打得明军抬不起头来,实在是帮了大忙。”
李应到没有陈拓那么激动,他笑道:“既然是作战如此安排,我自然要完成任务。”
总参作战部部长杨秀清看大家说的热络,也忍不住加入进来,“你们这谢来谢去,怎么就没人想起我们总参谋部啊!合着我们就没功劳啦!”
“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实在是好,我这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对!”陈拓笑道,“不过呢,你们这计划未免太好,我们这亲自打仗的倒是觉得连谢都不知道从何谢起,若是论功劳,总参谋部拿了全部功劳也不过分呢!”
“陈旅长,你这是在夸我么?”杨秀清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