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王维《陇头吟》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在各路攻城主将的率领下,明军整队出营,各部均按战前会议部署各
自抵达平壤城下!
李如松纵马来到阵前,窖生、周赐梵、周语禅紧随在其身后护卫,李如松目不转睛地盯着平壤城,看着眼前这座极为坚固的城池一言不发,脑子里却飞速地把各路将士的攻城部署和可能预见到的各种突发的节外之变都仔细地推演了一遍。
小西行长在平壤西门外部署好了一切之后,此刻也正在注视着西城外的动静,在看到了西城密密麻麻集结了几万名明军士兵之后,小西行长没有丝毫的慌乱,他的脸上甚至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明军真的是将平壤西城门作为主攻方向,看来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大名鼎鼎、被视为大明王朝武力柱石的李如松不过如此!
小西行长的自信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在战前,他派出的探子带回了很多可靠的情报,而其中的一条情报尤其让小西行长兴奋:明军虽然配备了一些火器,但多是较为落后的装备,其射程和威力根本无法和日军配备的火器相提并论,大多数明军士兵还拿着刀、枪及弓弩等冷兵器。因此虽然日军在人数上有劣势,但凭借沟险城坚的平壤城防以及火器优势,小西行长有绝对的自信给李如松、杨元、麻贵等明军将领好好的上一课,他要彻底击溃城下的明军,并且要经此一战,让明军从内心对日军产生极度的恐惧!
此时,他脑海里浮现出丰臣秀吉曾说过的那句话:“唐畏日如大水崩沙,利刃破竹,无坚不摧。”
小西行长忽然觉得这句话有点道理了,甚至关白经常挂在嘴边念叨的“有生之年誓将唐纳入日之版图”这句话,自己曾经认为这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现在看起来也似乎不再那么遥远……
兴奋和期待在小西行长的心底越来越强烈,仿佛一个声音不断在他耳边响起:“来吧,大明的军队!来吧,李如松!让你们好好见识一下日军的厉害,见识一下我小西行长的厉害!”
而此刻的李如松却异常的沉静,他在马上注视了良久,忽的“唰”一声抽出腰刀,刀尖向平壤城一指,号炮声骤然响起,明军正式开始对平壤西城发起总攻!
明军进攻的号炮如同一剂兴奋剂在瞬间将小西行长的情绪点燃,只听他一声令下,在平壤西门城墙上防守的日军全部端起火铳、长筒等火器,黑沉沉的枪口如同满是毒液的蛇信般对准了城下的明军!
小西行长稳坐在城头,兴奋地等待着好戏上演。可等了好一会,既没看到城下的明军向平壤城发起冲锋,也没看到明军架设攻城的云梯,而此刻,城下几百个明军士兵两个人为一组,在原地架设着约有六七尺长的一种看来甚是奇怪的装置。
小西行长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禁纳闷:明军这是在干嘛?李如松到底在耍什么把戏?
正当小西行长还在纳闷之时,突然之间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和一阵地动山摇,漫天的铅子、铁弹和石块如暴雨般倾泻在平壤城墙之上!
原来,明军刚才在平壤城下分组架设的竟然是数百门火炮。刚才号炮一声令下,几百门火炮一起开火,城头上的日军毫无防范,一时间伤亡惨重,就连小西行长本人左肩也被火炮轰击受了轻伤,被抬下城头紧急救治。
在短短的一瞬间小西行长便从天堂跌入地狱,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但却也激发了小西行长内心的一股狠劲,他在经过简单包扎后便不顾劝阻又冲上了平壤城头,这对于守城日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日军一度跌至冰点的士气重新又高涨起来。
小西行长不愧为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他在短暂的惊慌失措后很快就镇定了下来,经过冷静地分析迅速得出结论:一、明军如此高密度的炮击并不能持久;二、明军炮击的时候也不可能对平壤城发动真正的攻城战。
基于以上两点,小西行长命令守城日军各自找掩体躲避,待明军火炮停止后重新布置守城。
明军火炮攻击的时间虽然远远超出小西行长的估计,却终有停歇的时候。当炮击停止的那一刻,平壤城内外在一瞬间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震耳欲聋的喧嚣突然变得异常寂静,只是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硫磺和燃烧后的焦臭混合在一起的气息,那是死亡的味道。
短暂的宁静以后突然又是一声炮响,随后平壤西城外集结的三万名明军在杨元、张世爵和李如柏的率领下,分别向平壤城小西门、大西门及七星门展开猛烈进攻!
而此时的平壤西城的城墙上,几乎满是伤兵残将,守城的倭军甚至眼睁睁地看着城下的明军在架设登城云梯都无人阻拦,杨元、张世爵都没料到守城倭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眼看平壤城便唾手可得。早知如此,昨晚李提督又何必费尽心力派兵布阵呢?
然而,杨元和张世爵马上就会知道,李如松是对的。
李如松之所以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是来源于他对倭寇有着透彻的了解。
倭寇,阴险狡诈、凶残暴戾、嗜杀成性,对强者奴颜婢膝,对弱者却如狼似虎!但是,当倭寇到了战场上之后,马上又表现出另一面:武功精湛、训练有素,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和重创,皆能按战斗部署一丝不苟的推进,团队精神、个人纪律和执行力之强举世罕有其匹!
正当杨元、张世爵为即将轻而易举地攻破平壤城而感到无比兴奋之际,猛然看到原本已经空荡荡的城头之上,转瞬间又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倭寇,有的拿起火铳向城下的明军士兵疯狂射击,有的则向城下投掷檑木、礌石,并奋力将明军架设的登城云梯推倒,更有甚者将整锅的开水向城下倾倒!
攻城明军措手不及,一时间城下被枪击、被石砸、被水烫者,死伤无数。
城头上日军一见之下气势更盛,开始用城头上的火炮向攻城的明军轰击。
明军在杨元、张世爵和李如柏的指挥下重新集结,并咬紧牙关开始第二次向平壤城西城三门进攻,明军纷纷借云梯开始爬城,而倭军武力之强悍、意志之坚定亦表现得淋漓尽致,双方激战逐渐呈白热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守城倭寇士气越战越旺,攻城明军的士气却逐渐消耗殆尽,而这其中以七星门张世爵部最为明显,先是冲在最前沿的士兵开始溃退下来,继而站在后面的士兵也相继出现骚动。
张世爵见情况不妙,骑在马上来回巡视训斥溃退下来的士兵,但所谓兵败如山倒,此时任凭主将张世爵喊破嗓子也已经于事无补,这一支攻城军队阵脚开始大乱。
就在张世爵手足无措之际,却发现溃败的士兵不知什么原因竟然都停下了脚步,暂时止住了溃退之势。
不仅如此,张世爵发现站在最后方的溃兵脸上都是一副惊恐的表情,他不禁觉得奇怪,于是顺着那些士兵的眼神向后看去,看到了永存于他记忆之中极为恐怖的一幕:李如松带领着窖生和周氏弟兄,四人四骑不知何时站在了队伍的后方,他们此刻正与溃退下来的明军士兵迎面而立。
面对着潮水一般涌来的溃兵,李如松一言不发,他向身旁的窖生一伸手,窖生心领神会地将“斩犬”递到李如松手中,李如松接到“斩犬”的同时双腿微一用力,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般迎着冲在最前面、逃得最快的一个溃兵疾驰而去,他转瞬间就到了这个溃兵眼前。没等那个溃兵有任何反应,李如松右臂一挥,“斩犬”在半空中划出一道猩红色的闪电,竟然将那败兵的首级齐刷刷地砍下!
由于那溃兵逃得太快,因此人头落地之时因为惯性的作用使得无头的身体又向前冲了几步才摔倒在地,断颈处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将地上的冰雪染红。
看着眼前惊悚的一幕,所有溃退的士兵都惊恐地瞪大了双眼,呆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此刻李如松横刀立马在众人眼前,脸上充满了杀气,一字一句地说道:“擅自后退者,杀无赦!”
望着眼前如凶神恶煞般的三军最高统帅,这些溃兵的脸上愈加恐慌,这更激起了李如松胸中的一股义愤之情,于是他对溃兵激昂地高声喝道:“当兵的战死在战场上可怕吗?不可怕!作为军人,我们最怕的不是战死,最可怕的是我们在战场上败了、逃了,被这些倭寇打到我们每个人的家乡,我们的爹娘、我们的妻儿就会被这些禽兽不如的倭寇糟蹋,最后受尽屈辱像牲口一样的死去!想想我们一路上亲眼看到朝鲜百姓的惨状,他们之所以落得出此下场,就是因为他们的儿子、他们的丈夫、他们的父亲当初在战场上怕了!逃了!你们他妈的难道想让你们的爹娘、妻儿像他们一样,如同牲口般被侮辱、被宰杀吗?!”
李如松一番热血激昂的话让每个士兵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此刻他们的脑海中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进入朝鲜后所看到的一个个如人间地狱般的景象:被屠戮殆尽、洗劫一空的村庄,被砍头、被肢解的老人,被侮辱、糟蹋致死的女人,还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甚至尚未出生的胎儿,被挑在刀尖上、挂在树上、像死去的小猫小狗般被随意丢弃在地上……
想到倭寇禽兽不如的暴行,这些溃退下来的士兵脸上恐惧的表情渐渐消失,继而被一股义愤之情所代替。
李如松看在眼里,于是他扬起手中的“斩犬”指向平壤城头上那些已经陷入疯狂的倭寇士兵低沉喝道:“杀尽倭寇,只在今日!”
李如松话音刚落,刚才还掉头疯狂逃命的那些士兵仿佛在短短一瞬间换了个人,他们脸上满是愤恨的神情,如一群愤怒的、急欲复仇的野兽般嚎叫着掉头再次向平壤城冲去!
不远处的张世爵在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后,这个硬气了半辈子的铁汉此刻双眼竟蕴满热泪!只见他
翻身下马,向李如松双膝跪倒行稽首礼之后,一言不发,飞身上马,双目喷出怒火般挥舞着马刀向平壤城冲去……
平壤西城激战正酣,平壤北城,吴惟忠站在阵前,注视着眼前矗立着的牡丹峰和依峰而建、居高临下的平壤北门一言不发,因为此刻他正竭尽全力在脑海中思索着一个问题。
良久,吴惟忠得出了结论,和两日前第一次看到这座城门时的答案一样:无解。
可是吴惟忠转身看了看站在他身后的军容齐整、庄严肃穆的三千戚家军!
这三千戚家军多以浙江义乌以及台州人为主,而吴惟忠就是义乌坎头村人。看着眼前的家乡子弟,他憨厚地笑着说道:“兄弟们,我从小家里穷,庄户人家的孩子没喝过几年墨水,至于诗词之类的就更不会背几首,不过有一首诗我背得滚瓜烂熟,这首诗是在二十年前,我亲眼看着胡部堂的军师青藤先生徐文长所作,是专门称赞咱们义乌子弟兵面对倭寇时的勇猛!我背给你们听听:
群凶万队一时平,
沧海无波岭瘴清。
帐下共谁擒虎狼,
江南只数义乌兵!
“兄弟们,二十年间,我们一路从东南打到了辽东,如今过了鸭绿江一路打到朝鲜,为了什么?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杀尽倭寇!”说到此处,吴惟忠缓慢但郑重地抽出腰刀,指着前方朗声道,“今天,倭寇就在那里!”
吴惟忠话音刚落,身后的三千戚家军便如潮水般涌向平壤北门。
如同预想的一样,守城的倭军依据有利地形,有恃无恐地用火铳向城下的明军射击,纵然是戚家军与倭寇缠斗数十年,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无奈受地势所困,只能采取仰攻,基本上处于只能挨打却无力还手的被动局面,因此虽然戚家军以手中盾牌作掩护巧妙地抵挡了日军大部分火丸,但他们连续两次进攻都被日军猛烈的火力压制而失败了。
吴惟忠看着无奈撤退的戚家军,脸色逐渐凝重了起来。他从一开始就了解李如松所有的计划,自己所率领的戚家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迷惑和牵制守城的日军,所以进攻越猛烈,倭寇投入的兵力就越多,敌人就越容易被死死拖住,他们就为南面和西面的攻势赢取了时间。
吴惟忠明白李如松的策略,然而李如松却并不知道这个自己所敬重的吴叔全部的想法。
此刻吴惟忠在心里默默想着:戚帅,奉你的将令我用了整整十二年的时间,带领着义乌和台州的家乡子弟在辽东老龙口入海处建成了石城,那里将矗立起一道雄伟的关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亦不为过!我终不辜负戚帅所托,即使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因此今日再次面对倭寇,我死而无憾矣。”
思虑至此吴惟忠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意。
戚家军经过短暂的休整后重新集结起来,向平壤北城发动了第三次冲锋。
而这一次,年近六旬的抗倭名将吴惟忠冲在了队伍的最前列,他挥舞着手中的腰刀向着几乎不可能攻陷的目标冲去。
一颗铅弹击中了吴惟忠的胸膛,他却没有倒下,甚至直到死去的那刻,他仍旧是一副向前冲锋的姿态!
吴惟忠,出身微末,以战功累升至参将。诚然,仅以官职和身份而论,在中华民族浩若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吴惟忠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他有资格和那些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将相一起名垂青史!
只有一个原因:当异族入侵时,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和屠刀,吴惟忠尽到了一个军人的本分。
就在西城和北城的战斗已呈现白热化的同时,平壤南城的五千朝鲜降军却无聊得几乎昏昏入睡。
每个民族都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同样每个民族也都有受人唾弃的败类,他们无耻的甘为外族的走狗、侵略者的帮凶,对于这样的人,中国人称其为“汉奸”,朝鲜人便自然称其为“朝奸”。
而无论是“汉奸”还是“朝奸”往往都只有一个下场,既遭到本国人民的痛恨和唾骂,又得不到新主子的真正信任和尊重。
平壤南城的五千“朝奸”就是这样的人,小西行长之所以让这样一群人单独守卫平壤南城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平壤南城地势太过平坦开阔,不利于隐蔽和突袭,且平壤南城没有明显的攻击点,换言之,他在豪赌李如松根本就不会派兵攻击这里,所以此刻负责守卫平壤南城的五千朝鲜降军在小西行长眼里其作用和农田里吓唬鸟雀的稻草人并无分别。
所以当西城、北城攻守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的时候,南城却没有丝毫动静。然而就在守城降军都百无聊赖之际,他们忽然发现有一支军队正慢慢地向南城城门靠近。
一名守城士兵指着城下惊恐地喊着:“明军!明军!”
城头上的降军立刻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守城的降军参将仔细地向城下看了一会儿,忽然兴奋地说道:“瞎特么的喊什么,看清楚了,那是朝军。”
众人闻言纷纷向城下仔细看去,果然那支攻城军队都穿着朝军的衣服,他们不禁顿时如释重负,并迅速兴奋起来。
原来在这群降军眼中,明军和日军都是神一样的存在,谁都惹不起,唯独十分轻视自己的同胞。在他们看来,同胞都和他们自己一样:意志薄弱,毫无战斗力可言,所以一触即溃——正如当时的他们。
而自己则跟了新主子,那和从前相比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了,所以便对自己的同胞充满了轻蔑。
这就是典型的断了脊梁的丧家犬思维。
不过事实好像正如他们所料的一样,城下这支攻城的朝军部队不紧不慢、晃晃悠悠地靠近城门,那笨拙的模样甚至有些搞笑。
就在守城降军对自己的同胞冷嘲热讽之际,城下的攻城队伍架设登城云梯并攀登城墙的时候,他们却好像突然之间换了一批人一般,行动竟然变得十分迅捷,转眼间便有几十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上了城头!
直到此刻,城头上的降军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因为看到登上城头的士兵纷纷将外面穿的朝鲜军服撕扯掉,露出了里面的明军军服。
降军脸上的讥笑还没来得及消退就纷纷指着对面的明军惊恐地大喊道:“明军!是明军攻上来了。”
原来,前一晚李如松在军事会议结束后,将祖承训单独留下,就是交给他一项特殊的任务:将所部辽东铁骑五千人全部换上朝鲜军服,并在西城和北城发起攻击后率部开始攻击南城。
祖承训虽然不明白李如松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却也不敢多问,赶紧依言行事。于是就出现了这一幕。
而当城头上的降军终于弄明白的时候,却为时已晚!最早登上城头的辽东铁骑都是一群糙汉子,平时常年在辽东一带拎着马刀追着蒙古鞑靼砍,所以对于谈们而言砍人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此刻见了城头上的降军更是二话不说抡刀就砍!
可怜这些降军先是被李如松的诡计骗的团团转,紧接着就好像变成了冬瓜、白菜,瞬间就被辽东铁骑砍得七零八落、哭爹喊娘,正所谓“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降军虽然战斗力堪忧,但是逃跑的看家本事却属一流,他们一见到自己的同伴被状如凶神恶煞的辽东铁骑砍翻,余者二话不说撒腿就跑,就连小西行长所率领的督战队都拦不住!
小西行长预先安排的机动队见朝军逃走,便急欲过来补缺,但却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平壤南城的含毯门。
小西行长战前虽然料定李如松不会将含毯门作为主攻方向,却也怕万中有一,因此他派出五千朝鲜降军守卫含毯门,并且安排了机动部队就近随时准备应援,但他无论如何没料到五千朝鲜降军如此废物,竟然不战而逃,让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攻陷了含毯门,他此刻简直是心如油烹一般!
然而被攻陷已然成为事实,他现在就是把那五千朝鲜降军生吃活剥也于事无补,他只能咬紧牙关,指挥机动队在南城内与明军展开近身肉搏的白刃战,双方都杀红了眼,一时间难分胜负。
李如梅接到已经攻陷平壤南城含毯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告给了正在西城外督战的李如松,没想到李如松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战局变化,他听完李如梅的报告只是“嗯”了一声就再无反应。
李如梅不明所以,却也不敢再问。
此刻西城的战斗早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双方士兵的眼中都好像冒火一般。守城的日军用炮轰、用枪打、用箭射、用石头砸、用开水烫;而攻城的明军在经过李提督一番慷慨激昂的教育后,他们此刻都处于热血沸腾、义愤填膺的状态,虽然死伤越来越重,但斗志却越发高涨。
前面的弟兄死了,后面冲上来的明军就用手将弟兄的双眼合上,然后嘶吼着继续往前冲!登城云梯被掀翻了他们就重新架好,云梯上摔下来他们再重新往上爬,爬上城头的明军二话不说抽刀就和城头的倭军近身肉搏!
随着攻守双方激战越来越烈,士兵死伤人数也越来越多,双方的将领也先后各自加入战斗,小西门主将杨元被铅弹射中,所幸未击中要害,但副将丁景禄被炮弹击中当场殒命。
大西门主将李如柏头部中弹,幸好被头盔挡住没有大碍,却也鲜血直流,李如梅、李如樟远远望见,于是紧急驰援二哥攻打大西门。
刘綎则蹿上城头,一把一百二十斤的重刀在手中轮转如飞,城上的倭军挡者毙于当场!此刻他的身上全是鲜血,一时间竟无法分清究竟是他自己的还是敌人的。
窖生和周氏兄弟在李如松左右卫护,周赐梵相貌英俊,但脸上始终一副冷冰冰的傲然之情一言不发。
窖生看了看身边的“朱小三”周语禅,又看了看周赐梵,不禁小声对周语禅说道:“我说朱小三,你和他真是亲哥俩吗?”
周语禅笑呵呵地答道:“我们当然是亲兄弟啊,怎么了?”
窖生朝周语禅努了努嘴,坏笑道:“我说你小子丑是丑了点,但小胖脸上整天乐呵呵的,所以看着并不让人觉得讨厌。可你这个哥哥小脸始终绷着,像事儿妈似的,好像个个都欠了他好多钱一样。”
周语禅笑着给了窖生一拳然后低声道:“小四川你别胡说八道。”
周赐梵见战况越来越惨烈,他忽然间抽出绣春刀,也没和李如松打个招呼就纵马冲向了平壤城。
李如松见状不禁微微皱眉,窖生看在眼里赶紧捅了捅身旁的周语禅并使了个眼色,周语禅心领神会,赶紧对李如松行礼道:“禀李提督。家兄急于立功因此求战心切,失礼之处望李提督海涵恕罪。”
李如松点了点头说道:“你也去吧,和你哥哥有个照应,否则出了差池我也难以向你父亲交代。”
周语禅喜道:“谢提督大人!”说罢他也纵马冲上前去,和哥哥两人一起施展轻功几步便蹿上了平壤城头,加入和倭军的白刃战。
周氏兄弟虽然年纪轻轻,却深得其父真传,寻常的倭寇如何能是两人对手?因此兄弟二人一上了城头就如同虎入狼群般杀得日军阵脚大乱。
窖生在城下看得清楚,不禁替周氏兄弟叫了一声好。自己也跟着技痒起来,便也想向李如松求战,不过还没等窖生张口,就被李如松狠狠地瞪了一眼,窖生一见之下只能老老实实地守护在李如松身旁,和李如松往返于大西门和小西门之间督战。
或许是李如松的目标太大,因此被城头上的日军盯上,在一番瞄准后,一发炮弹精准的从两人的头顶落下。窖生凭直觉感到情况不对,千钧一发之际,窑生飞身朝李如松扑去,两人从马背上滚落,重重地摔倒在一旁,而可怜两匹战马都被炮弹炸成两截,那景象实在是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