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宋末不偏安

第二十二章 新式报纸

宋末不偏安 泗水流刀 3126 2024-07-06 15:28

  聂昌起了个头,“德甫,这报纸确实不错,内容非常充实也很抓人眼球,标题的字大就不说了,重点的地方还进行了加黑加粗,看的第一眼就能大致知晓文章梗概,可我还是不明白成立编辑部的意义?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适合的文章可以刊载啊。”

  赵明诚指着在“汴京日报”上标明的投稿地址给大家解释道,“不是让你们发文章,这报纸是日刊,你们白天还要上课,可能让你们写吗?我成立编辑部的目的,是让你们对寄到编辑部的稿件按我制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审核,各自负责相应的版面,确定好明日报纸要上的内容即可。”

  说着,又掏出一份题为“编辑部审稿标准与稿件奖励制度”的文稿,让大家再互相传看一下。

  “当然最后的报纸样稿我作为主编会再过目一遍,如果我没时间,到时候会选择一位认真负责又仔细的副主编来终审一遍,确保不出差错,尤其是错别字与一些避讳。”

  黄伯思见赵明诚说完,接着问道,“赵兄,容我多嘴一问,他们为何要给你投稿,投稿内容如果不足,那这报纸还怎么保持日刊呢?”

  “哈哈,黄兄问的好。投稿有奖励啊,除诗词按首算,新闻消息按条算外,其他一概文章按字数算,我在给你们的标准里有注明稿费的计算方法。”赵明诚接着无奈道,“至于内容不足,前几期肯定是不足以填充报纸的全部内容,只能由我尽量代笔,诸位到时也可以做一些补充。”

  听到这,大家自然放下心了,陈朝老却不关心稿费,作为一个热爱议事敢于直言的愤青,他只关心自己的言论是否可以通过报纸被更多人所看到,于是有些略微忐忑的问道,“那我们自己如果有一些稿件如时务策,是否可以刊载呢?”

  “当然可以,不过即使是你们自己的文章,也要符合审核标准才行,不然到我这或者终审那里,一样要被打下来换其他稿件的。”赵明诚当然鼓励编辑们自己也积极投稿,只要把握好质量就可以了。

  “表兄,我看见报纸还有不少地方留白了,不像是为了美观,是有什么特殊用意吗?”自己表兄要办报纸,綦崇礼自然看的异常仔细。

  “比如这条新闻,说的昨夜暴雨导致汴河水位猛涨,南岸几户民居受灾,后面留白就是为了加上对他们的采访,也就是询问下他们受灾的情况,有没有什么特别担心的事情,生活上有没有困难,未来怎么打算之类的,这个我等会下课会去做。”

  “还有一些新闻,未经证实调查的,我都在后面空了,比如这个,某书画铺竟把蔡京书法列为名家作品,高达两百贯一副,令人咋舌,更奇怪的是,上架的蔡京字画竟然全部被一神秘男子买走了。这个消息我一会去询问下具体情况,核查清楚事实。”

  聂昌点头表示明白了,于是赵明诚接着说道,“总之新闻板块,不是简单的报道新闻这件事就完了,要去实地走访,尽可能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绝不道听途说。目前我们规模资金有限,这些走访的活,暂时由我和聂昌做。”

  “至于诗词后面的留白,这是给吕兄与李兄你们几个喜欢诗词的编辑留的,你们一会自己安排一下,各自写些赏析评语之类的。不然诗词板块孤零零的光有诗词,却无点评,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不一定清楚这些诗词好在哪。”

  “还有一些留白,是给未来的广告商的,我准备先用来介绍我们报纸的投稿制度,做一些店铺的实地测评让他们看到效益,顺便推广下我的新书。”

  众人之后又讨论了下分工以及具体职责就散会了,约定今天课程全部结束后在东门口集合,由赵明诚带大家去云家书坊,书坊附近的一个废弃的两进院落被赵明诚暂时租了下来,作为暂时的编辑部使用。

  是夜,赵明诚和一众编辑终于在亥正(晚10点)前,完成了定稿,并配合云不悔按照稿子把活字都一一码好,有特殊需求的部分,云不悔也能按照赵明诚的要求迅速进行现场定做。

  剩下的都是印刷工人的事情了,赵明诚一干太学生也帮不上啥忙,再加上头脑风暴了一两个时辰,自是困倦的很,于是就各自散去了。

  ......

  翌日,天地还是一片昏暗,整个汴京热闹了一晚上至此时也鸦默雀静,潘楼东的十字街一角却是异常的热闹,地上摆满了衣物书画珍玩犀玉等,来客皆提着灯笼仔细打量手中之物,不时问上摊主几句,不一会儿已经好几个顾客笑意盈盈的抱了不少宝贝离开,一时主客皆欢。

  天边这时出现一抹白,从汴京各处民居里也次第传来鸡鸣声,摊主们听见打鸣声,也不管还在摊前驻足的顾客们,直接布袋一卷,拎着东西就四散而去。

  旁边一脸淡定的老顾客向一新来的顾客解释道,“鬼市向来是半夜而合,鸡鸣而散,后生不要太过大惊小怪。”

  那后生抱着一堆买来的物件,哭着脸说,“我还没看完那件古玉呢,看着真是个无价之物啊,可惜啊,可惜啊!”

  “有甚可惜的,知道为啥鬼市开在天亮前吗?这里卖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是假货,天亮后很多破绽就藏不住了,也就趁黑灯瞎火、视力不佳的时候骗骗你们这些后生。”

  “额.......”后生捧着一堆物件,左看看,右看看,这时觉得哪个物件都像假的,心情复杂,难以言喻,转头看向老顾客,不甘心说道,“既然都是假的,那你为何还来买呢?”

  “后生,天亮后等那些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之人找过来,摊主自然是找不到的,可是我可以用市价收购这些破铜烂铁顺便抚慰下他们受伤的心灵与钱袋啊,到晚上这些物件又以几倍的价格回到夜市上继续奉献。”

  这下,后生完全傻了,这感情骗子们还有完整的产销回收线,一点都不浪费啊。

  万念俱灰、极度失落之下的后生匆匆把东西都出手给了老顾客,只留下落寞的背影,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来汴京后,便赶往外城门,他准备趁城门刚刚开放返回家乡去,这京城的买卖是做不了的。

  不一会儿,各坊的更夫出来上班了,“十里长街五鼓催”,散布在城内各处的“日参官”们的府邸此时纷纷亮起了灯火,官员们陆续穿戴好朝服,骑着瘦马晃悠悠的出家门赶往皇宫外的东华门,有些离的远的,甚至要策马狂奔。

  五更两点,东华门外的马行街已经热闹非凡,此时作为朝廷重臣的“日参官”们差不多都到齐了,来得晚一点的,也正在把马栓在马行街两侧的石桩上,更有相熟的官员都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或攀谈时局朝政,或品评诗词文章,还有两个老不正经的在鬼鬼祟祟讨论做夜妓馆的姑娘。

  正在众上朝官员耐心等待宫门开启之时,从街南处走过一个瘦弱少年,手里捧着一大堆摞在一起的纸稿,开始大声吆喝,“卖报了,卖报了,新鲜的汴京日报咯。”

  蔡京蔡承旨刚还在与其弟蔡卞攀谈,见此不屑的道,“又是些抄录邸报的小报,早晚把这些都一一取缔了,尽是刊载些捕风捉影之事。”

  蔡京这些日参官,都是朝堂里最顶尖的一拨人,各自都有消息来源,自然看不上这些小报,再加上这些小报常常揭他们这些大臣的丑,更是不喜。

  见这些朝臣没人搭理自己,燕乙换上了昨天赵明诚教的卖报口号,“卖报喽卖报喽,蔡京天价字画被端王一抢而空。卖报喽卖报喽,昨夜御拳馆再度惨遭踢馆。”

  还不等燕乙继续喊,蔡京一脸尴尬的叫来燕乙,要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一旁的蔡卞也很是好奇,同样掏钱买了一份。

  就这样,随着燕乙的卖力吆喝,他带来的几十份报纸很快就全卖出去了,朝臣们也是第一次见这种现代形式的报纸,颇感新鲜,看的也有滋有味。

  不过里面显然有很多受争议的部分,不少官员就着报纸讨论之时,五更三点到,宫门缓缓开启,众官员纷纷把报纸藏于宽大的衣袖内,按官职大小排好位次,有序的进入皇宫准备上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