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赵帝因病驾崩,此起彼伏的钟声响彻在整个京城的上空,久久不能停止。虽说赵帝驾崩的比较突然,但是赵帝重病也有一段时间了,太子处理政务已经有半年左右,随着先皇驾崩,太子登基,整个国运还算平稳。
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来自西北边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情一下子让整个朝堂紧张了起来。北幽联合西夏突袭西北边塞,接连攻下兰州、原州、秦州,直逼京兆府,一旦京兆府被攻下,那么北幽和西夏则顺势南下,一路畅通无阻,大赵岌岌可危。京兆府八百里加急求救京师,希望朝廷尽快发兵稳固西北。一时之间,整个大殿之上议论纷纷,赵帝等大臣讨论一番后,一清嗓子,大臣们停止了讨论,躬身站立静候圣言。
赵帝对大臣们的表现还算满意,轻声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回禀陛下,目前陛下登基不久,应以稳定为主,不宜发动大规模的战事,顾臣以为应以求和为主,避免战事扩大。”高义平回应道。
“自古都是文臣主和,武将主战,怎么咱大赵朝堂之上武将都开始主和了?”赵帝显然对高义平的答案并不能满意。
“禀陛下,高大人也是为国考虑。”沈元知急忙站出来说道。
“哦?”见三朝元老沈元知出面说话,赵帝缓和了一下情绪,道:“沈爱卿何出此言?”
“禀陛下,北幽和西夏之所以入侵我西北,实则是因为两国连月来的暴雪使得民不聊生,为谋生计不得不选择入侵我大赵肥沃疆土。老臣以为宜派遣精兵良将前往京兆府,震慑西北宵小之辈,另调集部分粮食施舍给他们,以彰显我天朝盛威。”
听闻沈元知所言,赵帝神情略缓,言道:“那沈爱卿觉得派何人领兵前往较好?”
“禀陛下,老臣愚钝,此事还得高大人拿主意。”沈元知赶忙说道。文臣不得干预武事,这是大赵历朝历代的规矩,沈元知即使心中有人选也是万万不会说的。
“高大人可有良将人选?”赵帝转向问道高义平。
在沈元知提出建议的同时,高义平就在思考何人是最佳人选,可是思量了半天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这是一场硬仗,自己人肯定不舍得派往前线,一来没有油水可捞,二来北幽和西夏战斗力非凡且蓄谋已久,胜负未可知。听闻赵帝询问,正一筹莫展之际,眼神无意间瞥到一人,心中一下子有了答案,抱拳道:“回禀陛下,臣举荐厢都指挥使马连行马大人。”
“马爱卿意下如何?”赵帝出声询问道。
“出征西北边疆扬我国威,臣本应责无旁贷、马革裹尸,”见赵帝出生问询,马连行忙躬身道,“只是老臣年迈,又逢冬日,寒疾复发,恐负圣上隆恩。”说着掩嘴轻咳几声。
“这……”赵帝迟疑不绝。
“不过老臣确实有一良将推荐,此人指挥才能出众且一身好武艺,派此人前往,定能解边境之危。”
“哦?马爱卿所谓何人?”
“只是此人不在朝堂,位卑言微。”马连行担心地说道。
“只要真有才能,朕定会重用。”赵帝正色道。
“此人目前在平江府,姓江,名少安。曾率百骑勇闯五千人敌营,生擒叛贼李忠义;后训练百名劣兵冲击厢都大营,将老臣生擒活捉。”
“朕知道他,现在应该在平江做知事,前几月的水患听说也出了不少力。”赵帝点点头,说道,“派他出征西北边疆,高大人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臣以为江少安前往定能稳固边塞,保境安民。”高义平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想这也是个机会,如果江少安死在边塞,也彻底了了一桩心事。
“那好,那就认命江少安为平西元帅,驱散外贼,扬我国威。高爱卿速筹集五万精兵,粮草辎重同步筹备,马爱卿带队三日后出发,待和江少安在邓州回合后,马爱卿即可返回。”
“臣领旨。”
“臣领旨。”
……
回家后,马连行将朝堂之事告诉了楚东举,楚东举略带疑惑地问道,“父亲,为什么您要举荐大哥前去西北边疆?”
“这对少安来讲是一个机会。”马连行看着楚东举,说道。
“机会?什么机会?”楚东举没有明白马连行的意思,在他看来出征西北边塞,无疑是九死一生。
“一个重返朝堂,重掌兵马的机会,此行看似危险重重,但是不破不立,危机和机会是并存的,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马连行认真地说道。
楚东举明白了,明白自己岳父的苦心了,说道:“那我随您一起前往吧,路上多少有个照应。”
“不,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马连行拒绝了楚东举的好意。
“更重要的事情?”楚东举不解道。
“举儿,你觉得如何才能破解此次边境危机?”马连行有意考验一下楚东举。
“需要精兵良将。”
“那你觉得目前朝廷的精兵良将多吗?”
“不甚多。”
“那你觉得有多少能听令于少安?”
“这……”
“哪些兵将少安用起来得心应手?”马连行继续问道。
“四象军。”楚东举不假思索道。
“还有呢?”
“还有铁马军、天干小队。”
马连行点点头,“那你知道接下来你要做什么了吗?”
“大哥前来,定会经过三江渡,他一定会带着铁马军一起前来,我应该马上联系平昭,让他带四象军特别是四象阵前来助一臂之力。”楚东举认真地说道。
“不错,思路很清楚,天干小队和厢都军我来安排。一会你就即刻出发前往济南府和平昭商议此事,三日后必须按时回来,不可贻误战机。”
“是,父亲。”涉及大哥安危,楚东举不敢有任何马虎。
……
当朝廷诏令送达平江府江少安手中的时候,江少安一脸的震惊,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会得到朝廷的重用,也没有想到北幽和西夏居然联手侵占大赵疆土,急忙招呼唐永平等人赶紧收集行李,即刻出发。唐永平知军情紧急,忙安排任务下去,一时间小院中忙碌了起来。
江少安坐在桌前,给岳平昭写了一封书信,要求他在保证济南府安全的情况下,分出部分兵马前往京城和自己回合,西平外贼,保一方安定。写好后交给唐永平,让他用信鸽将消息送达济南府平昭处。随后又沉思了一下,提笔写下一行文字,折叠好装进信封交给手下,让他送往虞记米行亲手交给虞青岚。三个月里两人又见了几面,彼此更加倾心,江少安甚至在心中都筹划好了两人的婚事,只等待合适的机会就要推进此事。现在战事一起,江少安不得不冲锋陷阵、保境安民。正在米行帮忙的虞青岚慢慢展开江少安的书信,上面只有一句话:“待到凯旋时,登门把亲提。”虞青岚在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心中充满了幸福感,回身走进内室,在纸上写道:“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战事凶险,万事小心,盼归。”待墨迹干了以后将信折成心形后装进了信封交给来人。
江少安收到回信后,小心地打开信件看到信上的文字后,眼角含笑,想把信件复原成心形时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完成,只好无奈地折好放在怀中,然后带着唐永平六人出发了。快到三江渡的时候,江少安忽然心生一计,轻拉缰绳慢慢把速度降了下来,唐永平六人见状也慢慢把速度降了下来。“怎么了,大哥?”唐永平好奇地问道。
“咱们去试试子历的铁马军实力如何,怎么样?”江少安面带笑意地说道。
“好呀!大哥这主意非常好。”
“是呀,看看老刘他们训练的成果如何。”
“哈哈,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小建子的臭脸啦!”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江少安也来了兴致,“那咱们这样,乔装打扮一下,看看能不能顺利攻上山。”于是七人将多余的衣服展开包了一些路边的树枝落叶,每匹马上都捆上了两个鼓鼓的包裹,伪装成过往商贩,七人取出头巾把整个脑袋全部包裹地严严实实,只漏出一双眼睛,待准备妥当后,七人牵着马匹慢慢走进三江渡的境内。一行七人刚踏入三江渡就被铁马军发现了,江少安也发现了一路上的耳目,但是假装没有发现,等过了葫芦口以后,身后的人马慢慢围拢了上来,江少安粗略一下约有二十余人,一使眼色一行人假装惊慌失措地围拢在一起,颤抖地打量着身后的人马,唐永平轻咳嗓子,稍加改变嗓音后喊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们一行前往庐州卖点特产,望好汉通融行个方便。”
后面人马缓缓站住,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走上前来,说道:“好说!打开包裹我们检查一下,如果确认是正经商人,一律放行,我们铁马军言出必行,列位放心。”
江少安示意六人慢慢后退,分散成扇形,待二十余人走进马匹的时候,江少安朝唐永平使了一个眼色,唐永平悄悄取出腰间短刃,双脚生风,直奔“首领”面门而去,两人距离本来就近,加上被江少安故布的迷阵迷惑,所以放松了警惕,待察觉时短刃已经架到了脖子上,唐永平大喝一声:“所有人不准动!”
“首领”面不改色道:“好汉,我们铁马军一向惩恶扬善,不知哪里得罪了众位好汉,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呵呵,没有误会,就是想找你们麻烦。”在唐永平和他交流的间隙,二十余人全部被下了武器,聚拢在了一起。
“那就动手吧,我刘进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们韩老大、江老大会给我们报仇,兄弟们,黄泉路上见!”说着闭上了眼睛。
“江老大?你看看你对面是谁?”唐永平戏谑地看着他。刘进睁开眼睛看见取下头巾的江少安,惊的睁大了眼睛:“江……江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