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大明当朱棣

第7章 思议削藩

  除去齐泰,此时在建文帝朱允炆身边还站了两个身着官袍的人。

  那就是另外一个“顾命大臣”黄子澄,以及方孝孺了。

  相比于齐泰,黄子澄更是一个学霸似的人物。

  洪武十八年,黄子澄考中了会试第一,也就是传说中的会元。

  进而接着的殿试,黄子澄更是一举拿下,位于一甲第三,俗称探花。

  从此一路官运亨通,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位。

  乃至伴读东宫。

  也就是陪着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读书。

  黄子澄深得朱允炆敬重,甚至每次朱允炆叫黄子澄,都称呼他为黄先生。

  而朱允炆登基之后,直接提拔黄子澄做了翰林院掌管学士之职。

  也就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正三品。

  翰林院的人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机要秘书,主管文翰,随时准备接受皇帝的咨询。

  实权其实很接近于宰相,此时有“内相”之称。

  入选翰林被称作为“点翰林”,翰林院的读书人是当时社会中地位最高的读书人群体。

  满是精英。

  由翰林而成朝臣更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最高人生理想。

  是儒家学说“达则兼济天下”的最为具体的表现。

  当然,后面翰林院的政治地位逐渐被所谓“内阁”所代替。

  慢慢变成了培养人才,修书撰史的地方。

  不过翰林院一直是“清贵”一词的代言,更是读书人想要成为阁老重臣和地方大员的垫脚石。

  毕竟就算是后面的“内阁”,那也是从翰林院选拔官员充当的。

  这建文帝三大文臣的最后一位,那就是读书最厉害的方孝孺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誉为“读书种子”的一代大儒。

  洪武大帝朱元璋都曾称赞他说:

  此庄士,当老其才!

  方孝孺年幼之时就十分聪明好学、机警敏捷,特别是两只眼睛,又大又亮,显得炯炯有神。

  据记载,方孝孺小时候每天读的书都要超过一寸厚。

  一寸大概三厘米左右。

  按照古籍换算下来,方孝孺一天读的书大概有七十页左右。

  这在当时,方孝孺被邻里直接称为“小韩愈”。

  要知道,韩愈可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可见年幼的方孝孺神童之名传播甚远。

  成年之后,方孝孺开始跟着大儒宋濂学习。

  大儒宋濂更了不得,他被洪武皇帝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更是和高启、刘伯温一起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以散文创作闻名,更被读书人尊之为“一代之宗”!

  后人学者更是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方孝孺成年之后便跟着这样一个大人物学习,起点不可谓不高。

  在宋濂门下学习的时候,方孝孺更是一骑绝尘,宋濂的其它门人都不如他,甚至一些文坛前辈也公开承认不如方孝孺。

  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成时世太平为己任。

  这是此时这个青年方孝孺的人生愿景。

  在洪武九年,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因“空印案”被牵连致死,此时方孝孺才二十岁。

  所谓“空印案”,是明初洪武时期的一个著名大案。

  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到了需要的时候再填写上具体的内容。

  而之所以这样做,极大原因上是因为在古代交通不便,地方官吏在向京城中央汇报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大明规定,每年地方官都需要向中央户部汇报钱粮收支等账目。

  账本上的数字必须和实际的钱粮分毫不差才可以算是了结这项账目。

  如果有一项匹配不准确,整个账本都要被驳回。

  然后让来京汇报的人带回当地,重新填写,并且重新盖上当地政府的印章。

  但是,由于洪武年间,各地上缴的都是实打实的粮食,经过长时间的运输,难免有所损耗。

  因此账本和实物匹配不上是很常见的事。

  稍有不对就重新打回,于是这对于偏远一些地区的政府就很难受了。

  再重新回去当地政府,重新填报,重新盖章,一来一去再去,一年时间有可能都过去了。

  这极大影响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因此,这些当地政府就想出了“空印”这么一个办法。

  有错误你就不必回来了,直接自己拿着早就盖了印章的本子自己重新写上就是了。

  这本是从元朝就开始存在的现象,谁知道,到了洪武帝这里,不好使了。

  朱元璋发现这个之后,盛怒异常,下令处死了一大批官员。

  原因在于,朱元璋认为这种“空印”行为极可能给贪污大开方便之门。

  朱元璋甚至不想去仔细审查其中是否有不法行为,他只知道这些人骗了他。

  欺君罔上,罪不可赦!

  皇帝震怒,当然又是一颗一颗人头落地。

  而方孝孺的父亲就是这样被朱元璋砍了头。

  死了父亲,方孝孺痛苦不已,堪堪二十岁的他就失去至亲。

  他把父亲的灵柩带回老家安葬,一路走一路哭,甚至把沿途的行人们都给感动了。

  好一个至情孝子!

  自此,方孝孺的才名和孝名都传播开来,为当时人所称赞。

  洪武十五年,被地方官员推荐,从而被朱元璋召见。

  此时朱元璋看到这个举止严肃有度的大才子,很是喜欢,甚至直接告诉当时的太子朱标,此人可用。

  然而,却没给方孝孺官做,依礼又把方孝孺给送回去了。

  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又被人推荐到了朝廷。

  可是此时朱元璋依旧没给他官做,他认为此时依旧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

  可是到了建文帝登基,方孝孺就直接被朱允炆征召进来朝廷,做了翰林院侍讲。

  正四品。

  可谓起步之高,甚至不用参加科举。

  这才是一个一步登天的读书人。

  话头一转,这边在谨身殿里,齐泰三人正在给刚登基的朱允炆汇报朝廷工作。

  在朱允炆登基以来,凭借着雷厉风行的手段,已经接连下发了许多道圣旨。

  行仁政,赦有罪,免欠税。

  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仁义之君,和朱元璋时期的严厉政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个点,三人齐聚谨身殿,除了给朱允炆汇报日常工作,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事朱允炆要征求这三人的意见。

  那就是朱允炆老早就有的削藩心思。

  当朱允炆还只是个皇太孙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担心诸藩王拥兵自重还多行不法之事的这个问题。

  朱元璋给藩王兵权,为的是防备边塞的胡人扰边不安分,诸藩王可以领兵来解决。

  而朱允炆则担心的是,如果这些藩王不安分,那么谁去解决呢?

  要知道,这些边关的藩王在辈分上,都是朱允炆的叔叔,更是洪武大帝的儿子,还指挥着军队,普通官员谁敢去管他们的事?

  并且封地离朝廷还远,如果到时候朱允炆登基了,他的命令传到藩王封地之时,这些叔叔们听还是不听都是个问题。

  当时朱允炆把这些问题抛给了朱元璋,这位一统天下的大帝也是一时间没有好的办法。

  而当时,朱允炆给的办法是: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

  如果一次不听,就削减藩王的封地;

  如果两次不听,就给他换个地方封地;

  如果第三次还不听,那抱歉了,朝廷只能出兵打你了。

  可见,此时其实朱允炆还是给了这些藩王退路的。

  并没有赶尽杀绝!

  可是当朱允炆真正登上皇位之后,这位年轻的建文帝才意识到藩王的力量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特别是他的四叔朱棣。

  所以在朱允炆的心中,削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