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苏轼看得太专注,没发现一旁的王朝云不知何时已伏案睡着。他站起身来,将对方抱到床上为其盖好被子,回到桌边继续查阅着。
翌日。
王朝云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书斋的塌上,仓皇坐起,掀开被子见自己衣衫整齐,不由松了口气。此时屋内桌上的卷宗皆已不见,她收拾好床铺走出书斋发现竟已日上三竿,急忙跑到王闰之房间道歉。
还没跑到就遇到正在家中四处张罗的王闰之,她内疚道:“大娘子,我……我睡过了。”
王闰之笑道:“没事,你们昨晚查得太晚,子瞻专门嘱咐我不要叫醒你。”
王朝云道:“官人去衙门了?”
王闰之道:“一大早就去了。”
王朝云想问苏轼昨晚睡在哪儿,又觉得此事询问王闰之似乎不太合适,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道:“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王闰之道:“昨天书斋不是没收拾完,你继续去整理书籍吧。”
王朝云行礼后告退。小暖见其走远后,放下手头的工作,走到王闰之身边,道:“昨晚官人睡在书斋,他们不会……”
王闰之看着王朝云远去的背影,道:“她没有同意之前,子瞻不会的。”
小暖道:“朝云长得和大娘子的姐姐太像了,每次看到她来帮我做家事总觉得特别别扭。”
王闰之感慨道:“我又何尝不是啊!而且相处得越久越觉得她们不光长得像,连性格、言行举止都非常像……”她咽了口吐沫,道,“仿佛……仿佛她身体里住了个姐姐一般。”
小暖震惊道:“她不会是……大娘子的姐姐投胎的吧。虽然不记得前世,但潜意识里总会做些相似之事。”
王闰之道:“我想过这个可能,但我问过她的年龄,姐姐殁时,她早已出生,应该不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可能碰巧了吧。”
密州衙门。
苏轼与刘庭式等官员交谈许久,密州的大概情况已有所了解。密州下辖只有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五县,比杭州的九县少了近一半,各县的经济状况也与杭州诸县相差甚远。
吃过午饭,刘庭式等官员陪同苏轼在城中各处转着,实地了解情况。
翌日下午。
五位县令陆续来到衙门,苏轼等密州衙门的官员们和五位县令到齐后召开首次会议。他坐在厅堂正中间,对坐于一侧的五位县令道:“我初来乍到,对各县的情况不甚了解,你们详细说一下吧。”
县令们面面相觑,皆不愿做第一个回答之人。密州衙门设在诸城县境内,大家想着苏轼既然已来两日,想必对于诸城的情况更加了解,于是纷纷怂恿诸城县令先开口。
诸城县令将诸城县的基本情况陈述一番,与苏轼调查的大致相同。众人见其汇报完毕,苏轼不动声色,稍微松了口气,次第汇报着。
苏轼等众人汇报完,道:“来时路上,我见田间百姓争相翻土找寻虫卵,且数量不少。虫卵若不及时铲除,只怕明年密州境内将遭受蝗灾。治灾之事刻不容缓,各位有何良策不妨直言不讳,我们争取在开春前治理完毕。”
安丘县令一听苏轼这架势是要大干一场,首先开口道:“区区蝗虫不足为灾,大人多虑了。”
高密县令也怕麻烦,随声附和道:“蝗虫以草为食,可为民除草,何来蝗灾?大人真的多虑了。”
苏轼呵斥道:“假如蝗虫果真能为民除草,百姓应该祈祷它来,岂能忍心杀它!你骗谁呢!蝗虫过境,庄稼全无,届时百姓食不果腹,流民遍地,盗贼肆起,我等身为一方父母官岂能坐视不理!坐观不救,何以心安!”
屋内雅雀无声,众人没想到苏轼发这么大的火,皆低头不语。许久,刘庭式开口道:“既然大人说蝗灾后果如此严重,可有解决之法?”
苏轼深吸一口气,平复下情绪,道:“蝗灾一旦发生只能捕蝗,可谓杯水车薪,所以我们必须赶在虫卵成虫之前尽可能地清除虫卵,以防范明年虫灾发生。我昨天想了很久,现在农闲,不如组织百姓下田寻卵,然后焚之。”
刘庭式道:“下田寻卵?这工作量可不小,大家不一定愿意去啊!”
莒县县令道:“那好办,我回县衙即可下发指令命百姓下田挖取,有不从者送官查办。”
刘庭式道:“强制下令百姓自然会去挖,但难免敷衍了事,最后田里还是有很多虫卵未除反而误事。”
苏轼道:“我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打算开仓放粮,对于挖出虫卵之人予以奖励米粮。挖得越多,奖励得越多。”
一直没开口的胶西县令道:“那要浪费多少粮食啊!”
苏轼道:“肯定要挖出非常多才能奖励,这样也可鼓励大家多挖,至于标准大家可以回去结合本县粮仓的实数予以定夺,三日后报我。当然你们若是有更好的除虫方法可尽数道来。”
众人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除了挖虫卵,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于是纷纷表示同意。
苏轼又与众人聊了别的情况,许久才散会。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漆黑的夜色下,大脑飞速旋转着,思索后续问题,不知不觉竟已走至家门口。苏轼回到厢房,换上便服,对王闰之道:“家里还能腾出空屋子吗?”
王闰之以为苏轼又要为王朝云另辟一间房间,道:“上次不是给你说了,如果朝云单独住一间,丫鬟们就住的有些局促了。”
苏轼道:“不是朝云,是我想单独要一间书斋。我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晚上都要查阅资料和卷宗,不想打扰迈儿、迨儿读书,所以看能不能给我腾出一间。”
王闰之道:“你都说了,肯定要腾出来呀!”她想了下书童阿文和部分家仆的房间离书斋最近,不如将那间腾出来,其他家仆们挤挤便是,于是吩咐小暖速去操办。
吃过晚饭,苏轼来到新书斋,见屋内除了没有书柜俱以收拾妥当,衙役下午送来的卷宗也已放于桌上。王闰之道:“我昨天已命木匠制作书架了,估计过几天就能送来。”
苏轼满意地点点头,道:“家中有你什么事都不用操心。”
王闰之笑道:“我也只能为你做这些了。你快看吧,免得又要熬夜。”
苏轼道:“对了,最近我就睡书斋了,免得回去太晚打扰你休息,你给我填几床被子吧。”
王闰之命小暖速去置办,嘱咐了苏轼几句就离开了。
苏轼在桌边坐下开始翻看卷宗,之前做通判时,事事还有知州在前面顶着,如今自己身为知州,责任重大,只有了解清楚当地的情况才能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三日后。
各县县令上报上来奖励的方案,苏轼酌情定夺后开始在全州各县实施。
百姓们不管家里有没有田地,一听说挖出虫卵可以得米粮纷纷加入挖卵大军,一时间田间到处都是人,浩浩荡荡争相找寻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