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一年
“解缙先生,秦枪,李伯能够与我们一同前往?”
“可以!”
算上照顾解缙的仆从,护卫,一行一百三十八人出发!
暗中,秦陵调动三分之二的黑影,庇护秦方的安危。
一年转瞬即过......
这一年,秦方跟着解缙的足迹遍布小半个大明,见识到不同的风土人情,能人异士,奇异知识。但也见识到大明的贫瘠,疾苦。
他本以为各州县,各建卫的各个方面:医疗,教育,农业等虽不如北京,但也应所差无几,但......一切是他想的太多。
他的心中萌生出无限的想法!
秦方黑了,但筋骨更加的结实。
秦方长高了,但水涨船高的是腹中的知识,是广阔的胸怀。
秦方受伤了,但每一次伤痕都意义非凡。
能够参与纂修永乐大典的存在,哪一位不是当前领域的专家。往往一句话就能让秦方沉吟许久,但一句话又能让秦方茅塞顿开。
秦方!收获颇丰。
不仅是秦方,解缙亦感觉不虚此行。
关于天文的知识,竟然与六百年后不谋而合。但因为机械等条件因素的限制,无法确认。
关于地理的知识,更是严谨。
关于医药的知识,名医大多敝帚自珍,但一听闻要纂修永乐大典,永世留存,瞬间贡献而出。
关于......
关于......
这一年,是秦方大开眼界的一年。他认识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认识他。一些人跟秦方的理念相合,一些人摒弃秦方!
这一年,也是秦方杀人最多的一年。
旅途之中,鞑靼族、瓦刺族不停侵袭北方,攻击大明子民,甚至攻击解缙的队伍。秦方皆以手枪毙之,尸体喂狼。人头堆砌成小型的京观!
但他秦方一人,又能杀多少呢?又能拯救多少呢?
这一年,解缙仿佛看到了秦方这一副皮囊之下的,真正的秦方。他太冷静了!哪怕是死亡即将临身,他的表情也无任何的变化!
这一年,大明亦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永乐二年......
二月会试结束。
三月始选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土。
四月,永乐帝封汪应祖为琉球国山南王。
四月十四日,汇总古代的嘉言善行的《文华宝鉴》修成,专门用于教导太子。
五月苏松大水,低田浸没,民不聊生。
九月徙山西民实北京,扩充北京居民。
十月九日,黄河在开封附近决堤,朱棣命大臣抗洪救灾。
永乐三年......
永乐三年二月,因忠顺王哈密安克帖木儿被鞑靼可汗鬼力赤毒死,朱棣便将自幼被俘居内地的脱脱(安克帖木儿之兄子)封为忠顺王,遣还哈密,借以控制其地。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与王景弘奉命第一次出使西洋。其船队总共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船,其中,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其次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
秦方贡献的大船模型,不曾造出。因蒸汽机的研究,陷入瓶颈。
但秦方给予的意见,郑和一丝不苟的完成!
此次下西洋,秦枪跟随,他要前往倭岛......完成秦方布置的一些任务。
郑和携带着三项任务:
第一,宣扬我中国之强大。
第二,暗中寻找建文帝的踪影,一日不找到,朱棣寝食难安。
第三,应汉王高煦请求,前往确定大洋洲的位置!
每一项,都任务艰巨。
永乐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赈济苏松湖嘉饥民。
永乐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秦方跟随解缙第一次到南京。随行七百余人,每一位尽皆是各专业的巅峰,应解缙的邀请,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更有一些因路途遥远,提前出发,不知是否到达。
城门口,解缙等待道衍大师一会儿,而后即看到浩浩汤汤的队伍赶来,目测不下千人......
“少师无碍吧!”
“无碍!”
“首辅无碍吧?”
“无碍!”
虽风尘仆仆,但二人眼中的光芒,谁也能看到。二人立志要纂修出一本流芳百世的典籍!
交给下属安排仅两千余人的食宿问题,姚光孝、解缙返回皇宫复命。
“辛苦两位爱卿了!”
朱棣大喜,南北双方的精英会面,距离文献大成修成的日子,不远了!
“臣万死不辞!”
君臣寒暄......
解缙开始上报北方民众之艰苦,恳求朱棣能够重视北方。
“上奏具体建议!”
关于北方的事情,朱棣亦十分的重视。
“圣上,臣有一弟子,能否恩准他参加本次南方院试!”
自洪武年间,即南北分卷科考。
秦方虽不想承认,但一年的经历让其真正的明白,北方的教育不如南方。连年叛乱,饭都吃不饱,更何谈教育!
“准。”
朱棣心中浮现出一抹兴趣,解缙?竟然收徒了。不知道解缙的徒弟?继承了解缙几分水准?
解缙此举,大有深意。
八月院试,秦方完全来得及返回北京参加北方院试。但?解缙偏让秦方参加南方的院试,与真正的一众天才比较比较!看一下秦方的真实水准。
是夜,解缙、姚光孝、秦方三人在解缙府邸中会面。
“小友一年未见,别来无恙!”
姚光孝看向秦方,一年的打磨,秦方这块璞玉颇有一种即将出世即惊艳众人的感觉。
“秦方这一年,收货颇丰!先生的教导,如雷贯耳。”
听闻此言,姚光孝不喜。
他感觉秦方身上的一些异于常人的东西,被解缙磨灭了。
第一次见秦方,秦方非常的洒脱,无拘无束。但今日再见,姚光孝能够感觉到秦方身上的枷锁,这是天地君亲师的枷锁。
姚光孝不能说解缙错,但也不能说他对!
秦方身上的灵气......减弱了大半!秦方身上的光,消失大半!
解缙吩咐厨房做三碗面食,三人秃噜秃噜的吃起来。
不喜解缙更改秦方,道衍大师吃过饭,研究一番具体的编纂事宜即离去。
“先生,我去送送。另父母双亲到达南京,学生需要暂别先生一段时间。”
秦方能够感觉出道衍大师的不愉快!
“恩,早些休息。”
秦方的信送达北京秦府,称会更随解缙南下南京,短时间内不会返回北京。秦陵李氏即决定,前往南京置办府邸,产业。
一方面是为了与秦方团圆,另一方面是为了李景隆一事。父亲年迈,李氏决定返回,赡养父亲。
朱棣并未杀李景隆一家,而是不许他上朝面君,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道衍大师,请我去你家坐坐,我要吃肉!”
闻听此言,道衍大师嘴角的笑容重新返回。
秦方?好似不曾被解缙改变,他?还是他!
“道衍大师,先生看重规矩,故而在先生面前秦方得遵守规矩。还请大师见谅!”
“哈哈哈!走!炖肉如何?”
“猪肉最香!牛肉也凑合!要不去我家,美食更多。”
姚光孝、秦方欣然前往新置办的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