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的爷爷是朱元璋

第十章 这仗要接着打

  前排的王公大臣都对朱雄英行礼,他一丝不苟得恭敬回礼。

  见朱雄英彬彬有礼,对老臣尊敬有加,朝臣们都暗中赞叹。

  朱雄英的回复引得朱元璋眼前一亮。

  好小子,有这份敢打的勇气,就不愧为我朱元璋的儿孙,合咱心意,朱元璋心想。

  “英儿,休得胡闹。这等军国大事,岂是你能随意谏言。”

  “还不退下!!”

  朱标见朱雄英妄言朝事,呵斥道,是怕他言出有失,第一次亮相就在群臣前堕了威风。

  “嚷什么,再吓到孩子。”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眼神示意别慌,有自己兜底。

  “英儿,说说你支持打的理由。”

  “是。其实仗打到这份上,我虽然不知道战事开支的具体情况,但数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和饷银想必是个天文数字。”

  “云贵收复,边地异族俯首称臣,说此战大获全胜不为过。”

  朱元璋打断,笑问道:“英儿,你这可不是支持打下去的理由啊?”

  “孙儿的意思是,抱着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

  “这些异族番邦,对我大明来说就是顽疾。太平时期还好说,有雄胜兵力可威慑;万一别处起了战事,云南之兵前去援助,那这些异族必定趁机叛乱,侵蚀我大明疆土。”

  “所以当趁现在兵锋所盛,一鼓作气,直接灭掉他们,一劳永逸。”

  朱雄英斩钉截铁的说道。

  “哈哈哈,雄英啊,你说的有道理。”朱元璋是越看越喜欢这个孙儿,这份气度和血性像他。

  “可打仗不是靠热血,咱家也想打下去,打折那些异族番邦的骨气。”

  “但国库撑不住了,单单平定云南之战,就耗费了七百多万两银子,是去年税收的三成,征发的徭役也是劳民甚多。”

  “就算打下来了,安南和缅甸山高路远,也不好管理,实为鸡肋!”

  他没有直接否定朱雄英的提议,而是说清其中利弊,帮助朱雄英全面的看待问题。

  朱雄英更是清楚安南和缅甸在此后数百年里将会靡费大明朝无数的国力去平叛和镇压。

  他不想等到自己掌权时再去铲除这块顽疾,这会拖累他前进的步伐,必须在朱元璋时期就解决这个问题。

  况且以安南等国为跳板,能更快去往美洲,为大明带回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迎来人口的爆发,为自己殖民全球打下基础。

  “皇祖父是担忧国库支撑不住。”

  朱雄英挠了挠头,打仗他不会。可钱粮,徭役,还不好办吗?

  抢啊!!!

  这点不得不说大明朝的军队和官员还是太仁慈了。

  朱元璋作为抗元第一人,居然没学到蒙元人打仗的精髓,朱雄英深感可惜。

  又不是中原本土,都是异族番邦啊。没钱了就去抢,没徭役就抓,客气什么。

  可这话不好明说啊!纵兵劫掠,奴役异族,靠以战养战的方式打仗,还不震碎这些孔孟之徒的三观。

  怎么劝说朱元璋把这场仗打下去?

  “皇祖父,你有所不知,安南,缅甸可不是贫瘠之地,其地所种植的稻米,可产三季。”

  “若我大明能拥有此片土地,可解决我朝用粮危机。”

  扔出这个话头,朱雄英就知道,这场仗是打定了。

  粮食问题,这是将困扰朱元璋一生的难题,由不得他不心动。

  朱元璋呼吸急促,手扶着座椅做势欲起身,兴奋道:“你是说,安南等国,能解决我大明的粮食危机?此言当真!”

  “孙儿岂敢哄骗祖父!您大可询问朝中知晓的大臣。”

  “你们有谁了解安南的情况,英儿所言可为真?”朱元璋起身下了御阶。

  “臣有所知,洪武七年有人贡来安南国稻米,言可产三季。但真正种下去后,却发现只能产一季,且米黏性极差,故而未上书言奏。”

  大司农张晋出列回复道,他疑惑的看着朱雄英,这位殿下也太博闻了。

  曾经他也为这可产三季的水稻激动过,但最终的结果不如人意。

  “朕知道了。”朱元璋重重落摊手,空欢喜一场。

  看向朱雄英,无力道:“好孙儿有心了,能知晓此说,查阅不少文献吧!”

  看朱元璋落寞的神情,朱雄英朝大司农一拱手,“敢问司农,您是在哪试种的稻米?”

  “禀圣孙,于京郊农田种植,何出此问?”

  朱雄英继续追问,“江浙所产稻米比之京畿如何?”

  话音落,司农张晋有如晴天霹雳呆立当场,浑身抖如筛糠。

  随即跪倒,带着颤抖的声音哭喊:“陛下,臣有罪。还请陛下惩治。”

  这一幕看的朱元璋满头雾水,但还是先让张晋起来说话。

  “爱卿这是何故?”

  朱元璋心想,我孙儿雄英也没咋滴你啊,问两句话就给弄哭了。

  “陛下,臣辜负了圣恩啊,无颜面君。”

  “还请圣孙代为解释。”张晋对朱雄英长揖做礼,太子朱标欲言又止,他一向对老臣甚是敬重的。

  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朱雄英的身上,“各位大臣可知淮北为枳而淮南橘的典故,水稻也是一个道理。”

  “安南之地的气候适宜种植出三季稻,应天府却不成。这是地域差异的原因。”

  “安南的稻米到了中原地区,就失去了它的优点。”

  “只有占领了安南国,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稻米供给我大明,才能解决我朝缺粮的危机。”

  解释之余,不忘了引战。

  “原来如此,你张晋确实该死。”

  “若能早知其中诀窍,我大明子民将少挨多少饥饿!!!”朱元璋近乎咆哮道。

  “皇爷爷息怒,此事不全怪张司农,就算当时您知晓了此事,您还有多余兵力去打安南吗?”

  朱雄英靠近朱元璋,小声劝道。

  “那你的意思呢?”

  “罚奉夺职,待灭安南,让他去管理安南农事。”

  朱元璋点点头,同意这个建议。

  “谢陛下恕罪。”张晋叩首谢圣恩,转向又给朱雄英磕了一个,感谢圣孙的救命之恩。

  朱雄英扶他起身,安慰不必如此。

  “安南,粮食,大明百姓。”

  “这仗,朕要打下去,打到安南灭国为止。”

  朱元璋发出了大明最强音,没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