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绣衣蒙圣恩在家休养,一日,闲来无事垂钓“秀水回澜”,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片刻间便将河堤冲毁,导致田地被淹,房屋倒塌,鸡飞狗跳,河东一片汪洋。老百姓扶老携幼苍慌逃命,只见哭喊一片,惨不忍睹,真是水灾无情。
刘绣衣站在一棵树下,看见前面的潭中有一物如蛇,正在兴风作浪,乘水翻滚,所到之处,浊水翻涌。刘绣衣气了:“原来是此物在作怪。”拔出尚方宝剑,跃入水中,李明随手拔树当棒跳入水中相助,几个回合下来,便将那怪宰了。只见血染河水,原是一条长丈许的白鳝。
说也奇了,白鳝被宰之后不久,云散雨停。白鳝头沉入潭底,后化作一块红石。白鳝身躯化作一根竹竿,漂到龙湾便不见了。但天水和朗河之水依旧顺堤决口直泻而下,灾情更进一步恶化。刘绣衣心急如焚,赶回家与父亲原达公商量,拿出衣物安顿受灾百姓,吩咐其弟迪功郎仕祥全盘负责,发动乡亲们全力投入抗洪救灾,自己立马上县衙向余知县禀报灾情寻求救助。
刘绣衣来到县衙门,余知县迎进,坐定后,恭敬道:“不知御史大人驾到,有失远迎。大人不辞劳苦,不知有何见教?”
刘绣衣道:“我本不当造府,只是天水决堤,百姓流离失所,灾情紧急,个人力量有限,特来请父母官作主,采取有力措施,抗洪救灾,并向上呈报灾情,申请赈济。”余知县听后感动万分:“大人如此忧国忧民,可敬可佩,下官即刻办理。”一面吩咐师爷快马呈文,一面传谕乡里 图长第二天上午现场察理。
第二天,刘绣衣与余知县带领各乡里图长现场勘探,共同谋划,决计抢修河堤疏通下游渡江春河道。刘绣衣道:“诸君大德,可歌可敬,我将与诸位同心协力,河堤不修成不回朝。”不仅拿出价值二千石大米的俸禄交付余知县作为救灾抢修河堤的资助,还带头劳力。从县到图人人深受感动,信心十足干劲倍增。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河堤终于大功告成,命名为“千工堤”。
从此地方杜绝了水患,无论怎样的大水也进不了屋。原受灾地域,后人称之为“船形”,至今龙湾有一自然村落名叫“竹排碑”者,就是“船形”的一部分。
“千工堤”完工后,堤潭又成了地方上的一景,名为“堤潭印月”。一时间,前来观景者络绎不绝,有地方上的达官显贵,也有平民百姓。来者或弹琴唱曲,或对酒当歌,或题诗作文。
初秋八月,仍有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树枝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荷瓣点点,藏在莲蓬中的莲子悄悄鼓胀起来了。玫瑰和月季依然吐着芬芳,在风中延续着生命的美丽。桂花开了,金灿灿的小花,一簇簇,一团团,躲在浓密的叶子底下,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扑鼻的芳香。
刘绣衣来到千工堤,眼前的堤潭清平如镜,与堤岸宝塔的倒影交映生辉。阳光暖暖的照着,微微的秋风吹皱了一泓秋水,吹蓝了明净高远的天空,吹熟了堤岸两旁的柑子,也吹起了他的满腔思绪。绣衣沉吟片刻,随口吟了一首<<堤潭印月>>。
月映寒潭一掌平,南堤北岸纵横成。
鱼吮细浪从头卷,龙奋洪涛澈底清。
清玉镜穿云沉石,珠盘堕水漾银屏。
谁家午夜临溪钓,钓起蟾光挂锦城。
(注:潭在千工堤下深二丈,清平若镜。)
一日,他和朋友来到胥林山前一座庙宇,只见“胥林寺”三个斗大金字映入眼帘。朱棋悬太乙,翠杖拥中台,丹凤舞其侧,黄鹤冲宇寰。刘绣衣整整衣冠,肃立于外,仔细瞻仰,进入殿内,但见上下三重,上有巍巍城隍,下有凛凛周张,文武判官站二旁。侧灵全归彩画,正神尽着金装。胥林山顶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极目远眺,但见河道弯曲似带飘,丘陵起伏且不高。山间茂林皆苍翠,岸边沃土显富饶。前眺城墙金汤固,后倚大盘杏黄袍。九斤荷叶将龟掩,一枝铁笔写风骚。月照堤潭翁摆渡,日洒红石鱼戏礁。更有金盆来聚秀,男耕女织乐渔樵。一片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于是写下<<胥林古寺>>。
搜罗古迹踏平岗,载酒行呤谒上方。
衣钵庄严空色相,云门雅淡隐禅光。
长钟撞落天边月,暮鼓敲开塔顶霜。
贝叶一声尘俗散,家家咸乐郑公乡。
十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家乡的枫树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深秋的天空。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微笑,注视着这不缺少彩的秋姑娘。刘绣衣信步来到千工堤的尽头,见一石兀起,石大如房,石塔巍立于上,两侧光滑平坦,略作红色,潭水环绕回旋,写下一首七律<<红石回澜>>。
孤石横溪夕阳红,澜回百尺障村东。
朝霞点缀千层浪,衣月横推一剪风。
牧童吹笠牵秀涨,垂纶逸叟钓长虹。
漫云突兀临西浦,应作平滩抵柱中。
三月,天如碧海,云像海上的轻舟,静静的,轻轻的浮游,生怕惊醒这山的酣梦。在静谧的春日中绣衣和友人踏春在青草丛畔,徜徉于幽静路边。感受着初春的韵律。蓦地,一滴露水轻堕颊间,他的心湖中立刻荡起了层层涟漪,遐思万缕……。
他陶醉在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缱绻与柔情。欣赏女词人面临国破家亡的绝境时,唱出“九万里风鹏正举”的那一桩豪情与坚强。
洗经井位于凤凰山朝圣寺经堂外左侧,井旁有一棵盛开的大芭蕉,晒经石距井一丈有余,石身硕大,石面光洁。刘绣衣触景生情,挥毫赋诗<<洗经圣井>>。
井冽寒泉活水来,相传轶事自天开。
夜香台畔敲金钵,朝镜楼前列玉杯。
引客沿门寻福果,呼童捧笔洗尘埃。
一轮红日悬霄汉,好把南华晒石隈。
一阵春雷响起,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迎来了暖暖的春姑,早上起来,天边总是雾茫茫的,到处笼罩着白色的烟雾,有如蒸汽一般。
不多时,太阳从山脊冉冉升起,把白白的晨雾蒸散在空中,山尖的颜色,由暗淡煌灰色变成一片鱼白,一片粉橙,进而一片金黄。远处的城墙山,自仙人洞蜿蜒而来,山体浑厚平直,宛如城墙。至五港交汇处南虹桥头,山脉立骤,圆而微长,山下畛域不分,地平如盆底,北山微凹,形如盆底,谓之“金盆”。他豪情满怀,写下一首<<金盆聚秀>>。
数弓隙地几何宽,取象金盆着眼看。
夜雨淋漓搀活水,春风淡荡滚晴澜,
诗翁浸盥书云笔,仙子休疑浥露盘.
岂是嫦娥梳洗毕,未曾收拾亚阑干。
继续向西,攀鸡笼山。
此山兀立于塘湖麦市两地之间,南高北低,山险林密,形如鸡笼。传说南海观音娘娘养的九只金鸡飞往京城,在此歇脚,一只金鸡留在山间不愿飞走,被观音娘娘罩在山下。如今,每日清晨,还能隐约听到金鸡报晓。此情此景,岂能无诗,于是吟诵了一首<<鸡笼悬汉>>。
碧青鸡羽自超尘,出谷迁乔迥不伦。
唱晓那曾惊宿梦,催更未必惜芳辰。
岩悬孤月难藏影,壁挂浮云漫露神,
岂是笼中堪养性,好音偏警读书人。
夏初,上旗山,不算太炎热,而且细腻的山风会时时吹来,拂在脸上,掠过发丝,处人感叹,这样的好季节穿梭在家乡的晨雾中,真是惬意。山野间几朵无名小花交映在绿中,掠过眼眸,我有绿中,绿中我中。轻雾没过了半山腰,每一座山都有是浮着的,山峰绵延起伏,一峰迭过一峰,犹青龙起舞。刘绣衣欣然赋诗<<青旗叠嶂>>。
紫盖红旗压锦屏,骧腾云路晏长亭。
烟岚雨涨浮空绿,雪柏霜松贴地青。
飞虎排成环宝帐,潜龙品列卷瑶庭。
文韬武略由天造,拱峙奎躔觐帝廷。
冬月,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纷纷飘落。“落叶归根”叶子本不愿离开树枝,却又不得不随风凋零,它不单是索取,更重要的是索取后的付出与回报,所以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轮落日,那样圆,那样大,像鲜红的珊瑚一样,把西边的群山笼罩在一派淡淡的红光中,面前像有一种细细的丝幕柔和地悄悄地落了下来。大畈中间一座小山,圆而突起,山上香樟青葱。远处整齐的山脉同向而出,恰是二龙戏珠。此景难得,绣衣称作<<龙珠喷彩>>。
青峦鼎峙隐骊珠,遍绕平时古画图。
曲水蟠龙横北郭,半峰栖鹤镇南都。
非关绿野去堆嶂,却拟青霄月印湖。
凝是仙人留胜迹,丹砂一颗渡洪炉。
正是:
抗洪救灾有妙计,游览八景秀口题。
家乡山水多美丽,千古留名话绣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