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恭敬地叙说一遍详情,解淳顿时明白解和的具体用意,解俭有杨廷和一系作后盾,解淳有王守仁作盟友,又和太子朱载垦关系亲近。
独有解和虽然名列‘天下三解’之一,位列一方大吏,却因为与解淳关系恶化,一直招人非议厌恶,几十年间也没有结交到有力的臂助。
这次机缘巧合认识了戚继光这等妖孽佳才,解和便加倍向其示好,收下戚继光为弟子。
是为了给陕西西安府解氏旁支增加一大臂助,也是为了他的子孙后代们着想,希冀扶助戚继光,将来能对解和的后代有所裨益。
这等现代人也避免不了的示好结交手段,在明朝这种封建社会更为盛行,解淳倒对此举并不反感,反而予以大力支持。
解淳与戚继光一阵交谈后,发现他由于年纪尚小,兵法精要并未融和贯通,便将自己领悟的戚氏兵法要诀简单的说出。
并希望戚继光融合后编撰成戚氏兵书,稍解自己无耻剽窃的尴尬,又细致给戚继光解说世界各地风光及习俗。
并且鼓励他在海军学院努力学习海洋作战,细致了解海外诸国的文化及作战特点,将来为大明朝廷开疆扩土,祝愿戚继光将来封候拜将指日可待。
戚继光感动的痛哭流涕,发誓一定竭尽所能,在有生之年辅佐圣主开疆扩土,以此来报答解淳与解和对他的格外器重。
解淳留戚继光在府中住宿一夜,并赠予他一本自己编写好,并未面世的《世界地理解说》。
第二天用过早饭后,交给戚继光一封解淳亲笔给登州海军山长的推荐信,荐举戚继光入海军学院深造,并令人带着戚继光去拜见胞弟解俭。
戚继光见到解俭时又吓了一大跳,自己的这个六师叔祖怎么比祥瑞候师叔祖的模样苍老许多,十足的六旬老者模样,而且两位师叔祖的容貌也不一样。
解俭好象习之为常,热情的招待戚继光:“元敬不必惊讶,兄长有太极神功护体,能保持容颜年青许多,这在京城早就人人皆知,不是什么秘密?”
解俭并没有因为是兄长遣人送戚继光过府,便对戚继光令眼相看,而是仔细考核戚继光的才学。
当他和戚继光一阵交谈后,发现其确实是人中英才,也痛快地书写一封推荐书信,荐举戚继光去海军学院继续深造学习。
几天之后,单骑快马加鞭赶到登州海军学院的戚继光,出现在登州海军学院山长的面前,恭敬递呈上自己的资料,和解氏三位长辈的推荐书信。
海军学院山长见这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军官,即有节武将军的勋爵,又有正五品登州卫正千户官的武职,竟然还有‘天下三解’的各自亲笔推荐书信。
当时便惊呆住了,这是哪里来的牛人啊!比起世人轰传的‘不败将军’靖海侯王守仁还牛B,自己倒要好生考量他一番。
当下便让人拿来入学试卷让戚继光做答,等到考试结果出来后,海军学院山长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转手把戚继光交给甲等班级的教授予以教导,并威严的向戚继光宣布海军学院的具体规章制度。
让甲班教授几次三番的盯视着,怀疑自家学院山长的脑部神经有问题:‘至于吗?一个刚入学堂的学员而已,还用得您如此看重吗?
当他带着戚继光离开山长室后,身后传来海军学院山长放肆的欢笑声,让他闻之浑身发抖:‘得有多大的喜讯,才能让山长为之神经异常,一直喜不自抑。’
等甲班教授在第一次测试中看到戚继光的成绩时,他欣喜的哈哈狂笑着,亲自登门向学院山长郑重道谢。
此后的日子里,甲班教授一直傻笑了好几天,就好象走路时捡到一个大宝藏似的,每天笑咪咪地态度极佳,见到书院诸位师生时,都主动笑着问好。
京师中众大臣正在为朱厚照不愿回京烦恼不已,而解淳也为了帮助太子处理政务心烦不己之时。
解兴急匆匆走进来,面带忧色向解淳说道“三哥,大事不好啦,三伯和六叔同时病重,眼看不行了。”
“家中已经通过锦衣卫急传来消息,三位嫂嫂也失去主张,令人快马前来报讯。三哥,咱们要不要回家看看?”,解兴眼中含着泪花急促追问着。
解淳的心‘咯噔’一下,暗中又急又怕:‘父叔长辈们的岁数都太大了,自己早该回去陪伴他们安度晚年。’
‘没想到因为参加岳母张皇后的丧礼,数年一直搁延在京师未回,现在大剧即将拉开帷幕,也该自己回家一趟。借故……’
他迅速镇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向解兴安排着:“兴弟,你通知下去,立刻收拾行礼。待我向太子殿下辞行后,咱们便一起返回家乡。”
“顺便给你三位嫂嫂交待一声,叫她们别一起回去,鼎儿观政已经快要结束,还没有决定去哪里坐官。”
“我不在京中已经对不住鼎儿,就让他的三位娘亲代替我留京照看。至于我们以后会定居在宜川县老家,这大明朝廷的官职,兄长再也不做了。”
朱载垦望着眼前看上去,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姑父兼老师,神色己经失去往日的镇定自若,一心要返回老家照看自家的长辈。
又温言婉转挽留一阵后,见解淳的去意坚决,便只好点头同意:“姑父,您老执意要回乡尽孝也可以,三位姑姑便留在府中暂别回乡,待表弟放官后再一起回去吧。”
“解阁老也要留在京城,帮助垦儿处理朝政,虽然此举有违孝制,但事急从权,不得不出此下策而为之。”
“姑父,如果朝中一旦失去两位朝廷大员,会造成极大的不便。请姑父体谅垦儿的难处,把解阁老留在朝中帮帮垦儿吧!”
解淳思索一阵后,郑重点点头同意下来:“太子殿下可下诏留俭弟在京师,以免他人攻讦俭弟贪恋权位,而不尽孝道。”
“自古有云‘忠孝两难全’,微臣身为家中长子,自然要回家中奉养父亲,现在微臣的三位弟弟和子侄们在朝中为官者甚多。”
“有的身居内阁要职,有的主政一方,若都同时辞官告假归乡孝敬长辈,会给大明朝政带来许多不便之处,就让微臣一人留在父亲跟前尽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