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听小姐不再耍闹,而是郑重其事咨询自己的意愿,也正而八经回答陶宛的问话:“小姐,我真的是真心想跟随去姑爷家。姑爷那人特好说话,待人也和善客气,姑爷的父母长辈,青儿也都见到过,都是老实善良之人。再说青儿跟小姐从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小姐也一直待青儿很好,自然不忍心分离。”
小青跪在地上向陶宛祈求:“小姐,带青儿去吧,若小姐恩肯,姑爷垂怜,青儿能在解家有一立足之地,便是青儿几辈子求来的福份。再说小姐以后有为难的事情,有青儿帮助小姐,也比用别人强太多。”
陶宛见小青说得实诚,知道她心慕解淳,也不知道那小丑鬼有什么好?现在京城娶有两个小妾,听说也是死心塌地跟随着他,还有杨风那个大丫头,都二十几岁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也赖在小丑鬼身边不走,如今好梦成真,成为小丑鬼的平妻,和自己平分小丑鬼的宠爱。
想到此处陶宛便有几分醋意,但母亲陶刘氏多次叮嘱过自己,万万不可嫉妒和刁难那些女子,否则会招惹解淳的厌恶,也会被世人称为“妒妇”,触犯什么七出律制。
她对小青倒没有感到有什么敌意,毕竟陶家和解家,如今都是高门大户书香门第,陪嫁丫环是免不了的,这还是她和父母双亲多次较量,才争取到以小青为通房丫环,其他的人都是普通丫环,结婚以后便指配与家丁为妻。
这时小青的惊叫声,打破了陶宛的沉思:“小姐快看,姑爷又退回去了,也没作什么诗词催妆啊!”
对于小青的大惊小呼,她不禁有些恼怒,点着小青的眉头训斥:“青儿,你有点出息好不好?那小丑鬼有什么好的?让你一心专注关心他,是不是去了解家后,你便背叛本小姐,暗中去讨好他。笨蛋青儿,这是三请三拒,再过一会儿,你那小丑鬼便会作催妆诗词,你还是快下去讨好他吧。”
小青却害怕地抱着陶宛不放,头轻轻的放在陶宛的肩头,口中却在软嚅嚅求饶:“好小姐,人家不知道规矩吗?青儿是在替小姐焦急呢!听说半副风冠銮仪可好看了,皇后大婚时才用一整套,还有皇后赏赐的首饰。小姐不着急吗?要不青儿再叫众小姐出题目难为姑爷?”
“难为他?别人不知你还不知道吗?当初他可是年仅十二岁,便写出那首“……歌声振林樾,……”的小丑鬼,给我俩看的话本中,有多少好诗词你不知道?等着吧,几位姐妹会自惭让开道路,不过以后几位妹妹找夫君,可不太好找。不是博才之人,一想起娶妻时的催妆诗词,便会头疼不已。”
小青伏在小姐的肩头,只顾点头示意赞同,心中却在暗自欣喜:‘跟随着小姐嫁入解府,虽然是陪嫁丫环,但小姐已点明是通房丫环,能有机会接近姑爷,就已经遂了自己的心愿。若以后上天垂怜,能给姑爷诞下一儿半女,我小青也不枉来人世间一趟。’
陶宛可不知晓自己视为心腹的丫环,肚子里的小算盘,用手推了推小青,打断了她的臆想翩翩,着急的提醒小青:“青儿,再给我补补妆容,一会儿小丑鬼便会上楼来了。”
此时解淳站在楼梯口故作焦急之态,在原地来回走动转悠,心中却是暗自大声叫好:‘想不到古代结婚的迎婚仪式,会如此高雅大气,可比后世那些乱闹婚礼的所谓伴郎伴娘们,显得儒雅且文明许多,两者相比较,云泥之别呀!’
约摸着时辰差不多了,解淳又一次上前施礼相问:“众位姐妹们,想必宛儿已经梳妆好了。诸位姐妹请高抬贵手,让我上楼去如何?”
“好呀!新郎倌妹夫,催妆诗词拿来,若写得好诗词,又能让我们看出你对宛儿的深情厚意,我等便让你上楼去。”陶宛的大堂姐率先说道。
解淳故作糊涂,大吃一惊后,才明白过来的模样,一挥手让看热闹的丫环,拿来笔墨纸砚,执笔在手一挥而下。
很快一首催妆诗便书写完毕,稍歇息片刻后,又挥笔在纸上描绘着什么?不久之后便放下笔,示意催妆诗已经完成。
解淳亲自呈送给陶宛的大堂姐,那少妇接过纸张,凝神观看完,顿时惊愣住了,许久都没有说出一句话。
陶宛的阁楼前,其他女子见陶宛的大堂姐手拿着纸张,一直发呆不语,心中好奇不已,便一齐聚到跟前一观究竟,之后便只听到不时传来一阵惊讶感叹声。
原来解淳书写的催妆诗,却是一幅画和一首诗,画面上一位年幼的少女,正一脸喜色观看着一位少年,少年少女二人的年龄,也不过十二三岁左右,少女的容颜俊俏正是陶宛,少年的容貌英俊肖似解淳。
二人双目互相对视,眼神流露出即有一丝爱怜,又带有一丝纯真的少时友谊,显示出少年男女那朦胧不定的情感,和暧昧不明的热恋,即显得带有浓厚深情,又带有少年人纯真的爱慕之情。
画面极其感人,画法也不似当下的流行写意画法,比之花鸟画法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其逼真动人,好象把陶宛和解淳搬到画上一样。
旁边有一行四句小诗:“拂面好风故园来,此情与卿两无猜。珍重青梅竹马意,暗香袅袅入襟怀。”怪不得招惹的众女子如此震惊感慨。
解淳向陶宛的大堂姐拱手行礼,装逼的询问道:“不知此诗画可中意否?能否让诸位姐妹允许淳去上楼催妆否?若是诸姐妹不中意,淳再另作一副催妆诗画,请诸姐妹指点一二。”
众女子互相对视一下,谁都拿不定主意,虽然都有再看一副催妆诗画的欲望,但很快被理智所取代,就这幅催妆诗画若是传扬出去,陶家众姐妹的夫婿以后该如何自处,连未订婚的妹妹们,未来的夫婿都会有极大的无形压力。
她们面面相翊许久,然后异口同声叫道:“催妆诗已作成,请新娘子下绣楼登花轿,请宛儿下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