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祥瑞

第七十一章乡试【二】

大明祥瑞 花谢才得香 2961 2024-07-06 15:30

  第七十一章乡试【二】

  大明朝自洪武皇帝朱元璋时明文规定,每逢三年在京城举行会试开榜,由三千举人中选出三百余人中得会士,殿试不予黜落全部成为进士,各省治府城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由二三千人中选取九十名举人,录取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这可不是一百人中挑取三四人,而是三千人海中,你必须得排在前九十名,否则便是落榜的可能性最大,时运好者能成为副榜举人,世人称之为‘金举人、银进士’,由此可以看出考取举人的大不易。

  何况只要中得举人便可以做官,虽然仕途艰难险阻,但也比从小吏一步步爬上来容易多了,再说做了举人,可以与县令平起平坐,互相交谈时也可称兄唤弟,由此可以看出中得举人的荣耀。

  举人还可以减免粮赋税收,有些不良的举人大肆收纳隐户,让人假卖土地与他的名下,以此不法手段噬取朝廷的粮赋税收为己用;更有狠毒的举人欺负卖地者不识字,不出一文铜钱便买下他们的土地,被害者哭诉无门上告无果,被逼迫的无法生活,意志薄弱者便自杀身亡,剩下的人也只好背井离乡成为流民,最后成为颠覆大明江山的掘墓者;好在此时是弘治年间,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还十分良好,后一者极为稀少罕见,后来发展愈来愈烈,兼并土地成为大明朝廷的一颗毒瘤。

  八月初九一大早,解淳便在解珍四人陪同下来到贡院外,贡院前的青云桥上,考生们提着考箱或考篮,排着队列朝贡院走去,解淳也接过解宝手中的考篮,手中还拿着杂物随众而入,不久后便淹没于人潮之中,解宝四人被阻拦与外面,根本不让他们进去。

  到了供给所,解淳先从衙役那儿领到两支蜡烛以及一些木炭,乡试第一天从天未明开始,一直考到第三天晚上,两只蜡烛用完即收卷,不论你做完做不完,至于木炭是用来做饭取暖用的,因为别的物品杨凤都已经准备齐了,解淳便不再耽搁,跟随着人群径直往前走。一名身穿七品官袍的文官在前面监看着物品,他就是监临官员,解淳向他微躬施了一礼,便进入龙门场地,要开始搜检入场。

  一名身穿大红号衣的官差询问解淳:‘‘这位小相公是何处士子?’’

  ‘‘延安府宜川县’’

  ‘‘喔,延安府在左边,请从左边入场。’’

  解淳道过谢后,走到左边排队等待着搜检。

  这时充当乡试主考官的吏部侍郎王鏊已经进场几天了,一位京城的七品御史和陕西提血官杨一清作为副考官,其余还有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等一干官员,以及巡绰官、监门官、督牌官等考务官员各就各位。

  乡试搜检比院试搜检严格许多,但解淳检查时还好,一个大孩子怎么也不会替人代考吧?又是极年轻作弊的可能性也不大,检查过吃食及其它物品后,就让他顺利过去,一位中年考生对此有些不满,就不悦的责问官差:‘‘他怎么检查的那么松?我等你们就吹毛求疵,一直检查个没完没了。’’

  负责搜检的官差听了也十分恼火,大声地冷讽道:‘‘您老若是在三十年前,就来参加乡试考试,我等检查起来更松,别多说话,伸开胳膊,腿叉开,我这就重点检查检查你,免得有人再提出不满意见。’’看着身后中年书生略带羞辱的接受检查,解淳咧嘴微笑起来,多嘴多舌瞎提意见,活该重点检查你。

  考场分东西两处,上方即是明远楼,明远取自于【大学】中的‘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的意思,进入考间时,解淳的运气不错,没有分到臭号、雨号等不吉利的号舍。

  解淳把考篮放到地上,然后打开考篮,把雨布作顶棚搭好,这是陶润叮咛多次的注意事项,是用来防备老鼠、毒蛇、毒虫等动物的骚扰,接着又挂上门帘,把带来的雨伞撑开,放在考试时写卷子的号板顶上,这是用来防备漏雨打湿卷子。

  此刻万事俱备只欠考试东风了,解淳又烧起木炭盆放在脚下,清晨带来的一丝冷意顿时一扫而空,站在号舍外监视考生的士兵一咧嘴:‘这是哪里来的少年妖孽?一个十二三岁的大孩子比久经考场的老秀才还在行,也不知道他的老师是如何教育出来的怪胎?’’

  不久后云板一敲响,整个考场立刻安静下来,大明弘治二年陕西布政使司的乡试正式开始,各考房早在考生进入考间后就锁上了,然后书吏拿着套封好的试题卷子,挨个从门前的小窗子丢了进来,解淳拿起试卷仔细观看,头场共计有七道题目,要书写七道制艺文章,四书题三道,五经题四道题目只能中规中矩,绝对不会出现截搭题等小题。

  文章好坏全凭考生们的脑子,所做出的文章评定,当然也要考虑主考官的喜好来评定,一般做考官的官员都是文采卓越的老手,不会出现故意打压的现象,直到东林党的崛起,科举才从此变得一团糟,因为阅卷官评定完后,还有主考官进行搜遗,若是从你扔掉的卷子中,找到文采飞扬的极好卷子,事后你多多少少会被牵连,若有此丢了官职,就有点得不偿失。

  七道题目中有三道以前解淳做过,剩余的四道题,头一道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中,意思是:‘办事一定要规规矩矩,否则世道就要变乱。’第二道题目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出自【论语述而篇】中,意思是:‘孔子对弟子颜渊说,国家用你的时候,你就按照自己的主张施展才能,去推行自己的设想,国家若不用你时,你就把主张收回来,能够很自然很坦率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我和你能有这份修养和作风。’、、、、、就不一一列表。

  解淳想起有一篇清朝状元文正是此题,直接抄来用一用就是了,再看别的题目也没有任何难题,不由得兴致全无,三天两夜七篇文章,让他怎么熬下去呢?他做完两篇文章后略加修改,又检查一遍有没有犯忌讳的字眼,就按格式工工整整誊写在试卷上,等干透后放在考袋中,然后做了些饭菜吃饱喝足后,天色微黑就上床睡觉,考号外监考的士兵听着解淳发出的甜蜜打鼾声,不禁咧嘴微笑:‘这小屁孩倒是好吃好睡,他忘记这是在参加乡试了吧?’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后,解淳一连做了三题,其中就有论语那篇清朝状元文章,三篇文章做好后仔细检查一遍,发现并没有违反忌讳的字眼,在下午工整的抄写在试卷上放入考袋内,晚饭后又是一场好睡;次日一早和一中午的时间,解淳煎熬着写完剩下的两篇文章,等工整抄写完后放在考袋时,才下午三点左右,又不能提前交卷离开考场,解淳便检查一遍考袋的七篇文章,发现并无遗漏就放心的睡起午觉,直到傍晚时分第一次收卷,考官才把他的考袋收走。

  第四天一大早进行第二场考试,这次的题目最少,只有一道考论题目和一些帖经题目;帖经就是现代的填空题,一大段文章中间用纸封住留下空白,让考生补充完整,题目自然取自四书五经,这对于解淳来说,简直就是奉送题,一点也难不住他;一篇文章是孝经中的句子,诏、诰、表三种文本任由你选择一种做文章皆可,这个属于大明朝机关公文写作范畴。

  因为只有这一道题目,虽然说考官们只重视前七篇制艺文章,但解淳还是认真对待,将帖经题目很快做完后,重点书写这一篇文章,第一天写出草稿,第二天仔细检查和删减或补充,第三天上午工整誊写完后放进考袋,解淳闭目养神等待第三场考试,这时他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考官们痛揍一顿:‘他妈的,就这些题目,你不能三天一次考完吗?非要考个九天八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