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出兵或打猎,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这时的牛录叫做狩猎之牛录。
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
此时的各个部落大多以牛录为单位安排族人狩猎、耕种、作战。这时的牛录叫部落之牛录。
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兴兵,以黑旗为帜。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建州三卫的统一,统治人丁也不断增多,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
连年的战争,使这支战斗力较强的建州军队获得了不少利益。他们在统一女真各部落,获得了数以万计的人口、牲畜、甲仗、兵器,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
在连年的战争之中,努尔哈赤愈发的感受到部落之牛录制度的缺陷,建州的武士虽然能对周围的女真部落保持一定武力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
部落之牛录制度下的女真人凝聚力和组织程度远远低于作为假想敌的明军。
为了在制度上和明军拉近距离,努尔哈赤参考了当年威震中原的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改编后的牛录被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
理论上建州拥有一百个牛录超过三万人,事实上,大部分的固山都不是满编的,建州的士兵如今只有两万人稍多。
在划分牛录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将来投靠自己的部落分解之后编入不同的旗下,打散了其他的女真家族,但是基本不改变爱新觉罗家的编制,使得四旗之内爱新觉罗家相对其他的女真家族能保持巨大的武力优势。
这些旗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自备兵甲,作战之后一同分享战利品。
在一次次的血战和分赃的过程中,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和组织程度逐渐超过了明朝边军。
除了制定四旗的军制,努尔哈赤还向明王朝学习了儒家思想,并让建州的学者们对建州贵族和军官进行儒家思想武装,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当然,这个君是努尔哈赤,国是建州。
这才是真正让人诧异的地方,远离中原的建州人居然先于大明利用儒家思想完成了军队的思想建设,虽然只是在军官中推行了,但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了。
同期的大明的文人们不仅失去了儒家的信仰,还开始提出了种种与儒家学说不同的观点,分裂的思想加速了大明的内乱。
至于大明的军队,一直作为二等官员存在的武官们整日醉生梦死,只想着如何捞钱,又怎么会关心军队的思想建设?
当然,大明这么大,总是能出一个反例的,大明的军神,民族英雄戚继光就练出来了一只有思想建设的戚家军。
但这支军队在被欠饷之后又被大明的其他武将一同诱杀,死伤过半,最后心灰意冷的返回了浙江。
很难想象,浑河之战戚家军伤亡居然比在这次闹饷行动中的伤亡还要小。
八旗能在之后屡战屡胜并不只是他们战斗力强,而是建州人早已在制度、思想建设、军事战术等方面全面的超越了大明。
努尔哈赤改建四旗的消息并没有隐瞒,李思齐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李思齐只感觉胸口被堵得死死的。
努尔哈赤现在已经拥有了一百多个牛录,而自己只有两个超编牛录,最多算四个牛录。
还有八年左右,李成梁就要去世了,到时候努尔哈赤肯定会对辉发部落发起进攻,到时候自己能抵挡住建州的进攻吗?要是挡不住,又能去哪?
投明是死路一条,那些猪队友根本没法带起来。
投建州就更不可能了,李思齐还记得后金在历史上对辽东汉人和女真人的残酷压榨,就算打下了江山,自己这些人八成也是被发配到苦寒之地看一辈子雪花。
“要早日扩军了。”
李思齐暗自下了决心,伏案狂书,很快就将自己的五年计划给粗略的做了出来。
第一年,将哈达部落的残部收编,预计能收到一千五百户左右,大约五个牛录。
第二年,挖建州的墙角,将哈达部的六百户挖过来,并收编北山女真(索伦等部)三百户,一共三个牛录。
第三年,继续收编北山女真九百户;同时整合辉发内部,清除亲建州势力,和拜音达里达成同盟,自己的盟友能达到十五个牛录,自己的牛录增加三个。
第四年,和乌拉部正式结盟,让李思贤当上乌拉部的一个贝勒,尽量让他能掌管一到两个牛录,这样自己的盟友能增加到四十五个牛录;再收编三到五个牛录的北山女真,自己直属牛录将达到十八个。
第五年,想办法联系拜音达里的手下,和平演变拜音达里,将辉发城的十五个牛录编入自己手下,加上北山女真的补充,自己的直属牛录能达到三十五个。
写完这份计划,李思齐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份五年计划要是能顺利完成,自己就有机会和努尔哈赤谈一谈条件。
按照这份计划,等努尔哈赤真和自己翻脸的时候,自己的军队数量已经不会比他低了,但是海西女真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如何提高海西女真的战斗力实在是让人头疼。
在纸上写下了“强军计划”四个大字,顿了顿,李思齐终究还是没法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