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得功铮铮铁骨,是绝对不会向你们投降的!”站在西宁堡的城墙上,孙得功看着城外劝降的使者,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后金的招揽。
走下城墙,孙得功叹了口气,对着左右亲兵低声吩咐道:
“今天夜里准备突围,你们都跟紧点,冲出去之后记得给自己身上添几道伤,明白了吗?”
“是!”
当天晚上,西宁堡发生大火,孙得功趁着夜色率领五百亲兵向西边突围,一路上遇到了无数阻拦,损失惨重,最终在抵达双台子河时,身边仅剩下一百多人。
当西宁堡沦陷的消息传到广宁城时,王化贞不由得心急如焚,西宁堡上万守军居然只坚守了十天就全军覆没,后金军队如此强势,他居然还大言不惭的说能击退努酋,能守住广宁就谢天谢地了,他都想把之前写的请功奏章给撤回了,现在可如何是好?
“王大人,王大人!沉住气,您好歹也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代表着天子巡视地方,这般进退失措,要让下面的军将看到,岂不是动摇军心?”熊廷弼看了眼强做镇定的王化贞,心中不免有些烦躁。
西宁堡的快速沦陷其实也出乎了他的预料,按照他的计划,西宁堡应该能坚守三个月,这是他与曹文诏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为此他还耗费不少银两,让孙得功按照东坪堡的样式重修了西宁堡的内城墙,结果外城居然坚守了不到十天,还没完工的内城自然是无险可守,这西宁堡就这样被鞑子轻易攻陷了。
本来熊廷弼计划用西宁堡坚守争取到的三个月时间,让明军在双台子河东岸修建数个堡垒,以这些堡垒为支点,明军就可以逐步挺进到西宁堡附近,与西宁堡守军内外开花,重创后金大军。
可惜,随着西宁堡的失守,这一切都沦为了泡影。
“熊大人,一万大军,十天就没了,你让我怎么能够安心坐在这位置上,朝廷几乎倾尽全力在支援咱们,这样的结果,怎么给朝中诸公交代,怎么报答圣上对你我的信任?”王化贞情绪激动,要不是拳头没有旁边的梨花木桌硬,他恨不得一拳头打爆这木桌子以表决心。
“哼,那你自己带兵上去打啊,六万大军荡平鞑子,这可是你当年在朝堂上放下的大话,当时可是朝野振奋,皆夸你是天纵之才,怎么现在萎了?”熊廷弼眯着眼睛,他脾气本就不好,说好听叫耿直,说难听就是暴躁,怼天怼地他熊廷弼就没怕过谁,要不是看在王化贞还有用的份上,熊大人早就一顿口水将其淹没,让他滚蛋。
熊廷弼的话就像是一根利箭,直戳王化贞的心窝,他那时候真的是年少无知,觉得搞定了蒙古人,干后金鞑子肯定也是易如反掌,现在想来,那些夸奖他的人恐怕都是想看自己笑话的,难怪老师会写信告诫自己谨言慎行,可惜悔之晚矣。
萨尔浒之战前,王化贞率领六万大军平定后金还是有不小的可能性,可现在已经是天启元年,攻守之势早就逆转,如今是八九万明军被五万后金鞑子压着打,王化贞脑子只要正常,就不可能说什么主动进攻的蠢话。
王化贞现在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这个亏他吃了。
……
西宁堡兵败的消息让辽东的明军都心生畏惧,好在熊廷弼处置得当,先施恩,大赏四方,一次性发放了六十万两赏银,然后又抓了十几个逃兵,在广宁城当众斩首之后,将首级传阅双台子河沿岸各个堡垒,这大棒加胡萝卜一顿操作,明军算是勉强稳住了阵脚。
不过等到了七月下旬,后金大军逼近双台子河后,明军之中突然传出一个谣言,谣言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熊廷弼想要放弃辽西,放弃驻扎在双台子西岸的五万明军。
这个谣言其实十分无稽,熊廷弼又不是皇帝,他敢这样做,就是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开玩笑,可谣言传的有板有眼,这让很多人都不得不信,道理很简单,辽西数十万居民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能撤回关内,这需要时间,时间从哪里来?
那自然只能靠防守的明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拖延。
这谣言已经默认明军会战败,默认熊廷弼要准备撤退。
辽东经略熊廷弼面对这样的谣言,当然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反驳,并且又发挥出了蛮子的性格,带了上百个亲兵就去前线视察,一个一个的要塞去查看情况,安抚士卒。
广宁城的一切事务自然都交到了王化贞的手上,忙的他焦头烂额。
七月三十,夜色深沉,阴云密布,似乎将有大雨降临,游击将军孙得功在自己屋内细心擦拭着手中的长戟,他被称作广宁吕布,一方面是武艺高超,与吕日天相仿外,另一方面则是他所用的长戟,也和方天画戟形似,因此在外人看来,孙得功还是颇有几分吕温侯的神韵。
随着天空中一阵闪电划过,轰隆隆的雷声震彻天际,孙得功看了眼陪伴自己数十年的长戟,长舒了一口气。
熄灭灯火,走出房门,早在屋外等候的亲兵立刻围了上来,所有人都手持兵器,穿戴甲胄,严阵以待,等待着将主的命令。
“闲话我就不多说了,夺下广宁城,生擒王化贞,荣华富贵在等着咱们!”
王化贞压低了嗓门,不过所有亲兵还是听清楚了他的话,大伙眼中都闪烁着狼一般的光芒,有几个人甚至还用刀划破自己的脸庞,让温热的鲜血舒缓自己过于兴奋的神经。
“我们先夺下南门,接应大金兵马入城,然后立刻去城中巡抚衙门!”
广宁城作为辽东大城,一共有五个城门,分别是东平门、广南门、西胜门、北镇门和安辑门,前四个城门分别对应东南西北,最后一个安辑门则朝西,寓意广宁城为西北方向的京师守卫边疆。
五个城门都有军将把守,而负责广南门的守备种大海正是孙得功的老熟人,这几天孙得功天天找种大海喝酒,今天晚上,他准备再敬种大海一杯,他愿意喝,孙得功就带着他一起升职加薪,不愿意喝,那就只能三叉戟伺候。
明史:得功,善戟法,骁勇绝技,其戟异于常人,尖端三叉状,故称三叉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