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天府即位的赵构史称宋高宗,这位高宗皇帝一登基便成为金国人“追逐”的猎物。金军大部队如一条“巨蟒”般朝应天府方向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这位肩负宋朝复兴重任的高宗皇帝“缠死”。
此时的高宗皇帝有两个选择。一是还都开封,联结河朔等地义军和金国人殊死一搏。二是退守江南,以长江天险为防线,尽量规避与金人正面交锋。
可是此时赵构是真的怕了,他不信任宋朝编制以外的其他军队譬如河朔义军,他也不再是那个敢于深入敌营与金国人谈判的那个少年了。
父亲和哥哥被金人掳走就发生在他登基前的一个月。赵构在心中思忖:如果还都开封他是否也会落得和父兄一样的下场?恰恰在赵构纠结的时候,新成立的南宋朝廷班底中的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力主赵构南行“巡幸”,退守襄阳、扬州等地。
这可真是给赵构“雪中送炭”。于是赵构不听李纲进兵开封与金国人殊死一搏的建议而准备起驾南行。
岳飞听说赵构准备放弃还都开封的打算后心急如焚。放弃还都开封就意味着放弃黄河以北的国土。那可是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世之时用宋朝军人的鲜血一寸寸换来的。就这样轻言放弃那是对宋王朝的不负责任,更意味着抛弃了生活在故土之上的宋朝百姓。
一寸山河一寸血,岳飞此时此刻是万万不能接受“放弃”这两个字的。可是他只是一个帐下不足千人的武翼郎。凭他一个人根本左右宋王朝的命运。但他还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鼓起勇气给赵构写了一封数千言的谏言书。
书云:“陛下已登大宝,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而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赵构看到这封谏言书如芒刺在背,他认为这时候劝他还都开封的人都是劝他去送死。只不过他还保留着一个帝王应有的体面,把这封信给了黄潜善。
黄潜善看到信中岳飞对他的评价微微一笑说道:“小小武翼郎也敢妄议军国大事。”于是提笔写到: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
岳飞万万没想到他的赤胆忠心换来的是被革除军职、军籍并被逐出军营的结果。
北方的五月份天气渐渐暖和了,可是岳飞却感到无比的心灰意冷。这个24岁的年轻人在这一年中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起落。而他不知道的是这次革职出营只是他人生中很小的一次挫折而已。他也不知道宋王朝的命运会在不久之后与自己紧紧关联在一起。
此时的黄河以北,抗金的烽火依旧燃烧着。抗金招抚使张所的名声已经响彻黄河以北。张所在开封被围之时以书信招募河北民兵,应征者有一十七万之众。岳飞被逐出军营时正值张所在大名府一带招兵买马。岳飞听闻这个消息后毅然决然的策马奔赴大名府的抗金前线。途中他遇到了张所帐下的幕僚赵九龄,赵九龄听闻岳飞因力主抗金而被逐出军营而感到十分惋惜。于是经赵九龄推荐岳飞留在张所军中供职。
岳飞的第四次从军生涯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