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与岳飞的君臣关系似乎在建康之行中似乎变得更加亲密无间了。
罢免刘光世的兵权而让岳飞节制其麾下的行营左护军似乎已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是高宗如此器重让岳飞这样一位主战派武将,却让一个人如芒刺在背一般。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的秦桧。
其实客观的来讲秦桧和岳飞的矛盾并不涉及私人恩怨,他们的矛盾其实从深层次来讲是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如果主战派在朝堂之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那么作为主和派的一员秦桧就会没有出头之日。
而让岳飞控制南宋近半数的国防力量无疑会使主战派在朝堂上的实力大大增强,所以秦桧在听闻宋高宗要将刘光世麾下的行营左护军归岳飞节制的消息后几乎是彻夜未眠。
秦桧不甘心只作在朝堂之上一个不大不小的文官,他的目标是权倾朝野,作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所以他要极力破坏宋高宗允诺岳飞的这件事。
但是仅凭他一己之力是万万难以做到的。所以他必须物色一个人选充当自己与宋高宗之间的传声筒。经过深思熟虑,秦桧终于“瞄准”了一个“目标”。
而这个目标就是当朝第一宰相兼枢密院都督张浚。
前文提到过作为当朝宰相的张浚是一个志大才疏人,他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但是他不能正确的评价自身的能力,胸中兵法韬略更是与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相去甚远。
当他得知岳家军即将扩充的消息之后内心竟然泛起一丝酸楚。因为他当初上疏建议构罢免刘光世兵权的本意是由自己的都督府直接统帅刘光世麾下的行营左护军,但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却为岳飞做了“嫁衣”。
秦桧正是看透了张浚内心的想法,所以利用张浚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一日在枢密院内秦桧刚刚协助张浚处理了一些文牍杂事。他找准一个四下无人的时机悄悄对张浚说道:“大人,臣近闻圣上有罢刘光世兵权将行营左护军交由岳飞统率之意。如果此事达成,则朝廷半数军队则皆由一将掌握。我朝历来以强干弱枝之法防止武将专权,所以小人祈请大人您劝皇帝要三思而后行呀。”
张浚听闻目不转睛的盯着秦桧,半晌他缓缓开口道:“圣意难测,将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并入岳飞的行营后护军实非我劝谏圣上罢免刘光世兵权的本意,我自会进言劝圣上。你大可不必为此事操心。”秦桧听完了张浚的一席话后竟不敢直视张浚的眼睛。因为他和张浚在防止岳家军扩充这件事上虽然是不谋而合,但两人内心深处的目的却是南辕北辙。
张浚确实是为了防止因武将大权独揽而造成对宋朝政权的威胁,而秦桧却是想借机打压主战派在朝堂之上的势力。但张浚并未看出秦桧的险恶用心。所以在收到秦桧挑唆后,张浚便决定立即觐见赵构将秦桧这番说辞“复读”一遍。
但是张浚毕竟是当朝位高权重的宰相,他的言辞则更加隐晦一些。
赵构见到张浚后问道:“爱卿何事?”
张浚说道:“臣近闻圣上要将行营左护军并入的行营后护军,如此岳太尉掌中之兵则足可威震天下。如此岳太尉不免有威略震住之嫌。古往今来因武将专权而功高盖主取而代之之事俯拾皆是。主上要三思啊!”
赵构听完张浚这一番话后当下便惶惶不安有不寒而栗之感。
于是赵构当即下令让张浚的督导府全权接管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
秦桧的目的顺利的达成了,但张浚却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已经给一场声势浩大的兵变埋下了隐患。
鄂州驻地,岳飞呆呆的看着手中高宗派人送来的诏书。诏书上赫然写着:“淮西合军,颇有曲折。且将刘光世军拨与都督府统辖。”
而赵构这出尔反尔的举动将岳飞拳拳的赤诚忠心击了个粉碎。这位心怀一腔报国热血的爱国将领被无情的现实狠狠的伤害了。赵构那一句:“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言犹在耳。而如今岳飞才反应过来,他只不过收到了一张来自与这位宋帝国一把手开出的“空头支票”。
岳飞坚定的认为赵构会信任自己,但是他没有想到这种信任如此的不堪一击,他没想到赵构对自己的态度转变的如此之快。最重要的是,如果得不到行营左护军那么他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战略意图即将变得遥遥无期。中原的百姓会因为宋军无法收复失地而一直生活在金人铁蹄践踏下的人间炼狱之中。
岳飞不甘心,他星夜赶到张浚的都督府,想要与这位自己的上司据理力争。可是张浚的回答却让岳飞对合兵一事彻底死心。
张浚见到岳飞后不待岳飞开口便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刘光世被罢免后王德为淮西军(行营左护军)敬服,我想任用他为都统,吕祉为都督府参谋,率领这只部队你认为怎么样?”、
岳飞正在气头上所以回答的很直接:“淮西军大将王德和郦琼私下不睦,若安排王德位于郦琼之上这二人必然会发生争执,而吕祉不熟悉军务,军中士兵难免不服。”
张浚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如果军队交给张俊张宣抚统领呢?”
岳飞答道:“张俊为人残暴,缺乏智谋。尤其为郦琼所不服。”
张浚又问道:“如果让杨沂忠统帅淮西军呢。”
岳飞说道:“论能力,杨沂忠与王德相仿不是最佳人选!”
张浚一开始面带微笑的脸渐渐变得冷若冰霜,他语气中带着讽刺之意说道:“我就知道淮西军统帅非你不可了!”
岳飞却耿直的答道:“您郑重其事的征求我的意见,我只是说出我的意见罢了。”
岳飞知道张浚无意将刘光世的淮西军交给自己指挥,所以也就对此时闭口不谈了。
但张浚这种明知故问的做法与语气间充满讽刺的态度却彻底的惹恼了性格耿直的岳飞。于是岳飞当天便上奏赵构,请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兵权让张宪代理指挥岳家军。
和上次一样岳飞没有等到赵构的回复便自行解除军职,步行登上庐山并在庐山东林寺旁搭建了一个小屋为母守孝。
岳飞这次自行解职究其根本是因为赵构在合军之事上的出尔反尔,但岳飞这一做法不仅惹恼了他的上司张浚而且使他和赵构的关系产生了深深的裂痕。
岳飞二上庐山的这一年是公元1137年,这一年岳飞34岁。这时岳飞还没有真正懂得权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而比他年少四岁正是而立之年的赵构已经基本懂得只有善用权谋才能搞好政治的基本道理。
君臣之间的嫌隙已经产生,但岳飞还悄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