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收拢难民
收拢难民的告示一发出,在边墙外的女真部落和关内的难民之中中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浪潮。
小冰河可不只是专挑内地祸害,东北地区的人们被小冰河祸害的更惨,本来就产量不高的耕地现在产出还不够半年食用。
听说开原在招收人手开荒,尤其是那些力气大、射术好的战士更是有优惠政策,这些生计艰难的人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南下投奔。
在茂密山林的小路上,一个个拖家带口,挑着自己简单的行李的移民形成了一条绵延数里的长龙。各人神情间都有些忐忑不安,投奔了大明的军官,不知道未来命运会怎么样。
李思齐的名声他们是听过的,初战便以少胜多,击溃了双倍于己的蒙古军队。
不过大明的官员向来就看不起自己等化外之人,他会善待大伙吗?听说此行是到开原去屯田,未来前景又会如何?
众人各样心思,一路赶路。
很快,第一批归降人员就到了边墙,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家丁们纷纷迎了上来,指引这些归降人员进入边墙。
等赶到了千户所驻地,各人己是饥肠辘辘,边墙内来投奔的汉族难民们也被家丁们带过来了。
看到难民们都到了,李思齐高声吩咐千户所的军户:“弟兄们,你们去把我带来的粮食拿出来,煮一些粥出来,给新来的兄弟们充充饥!”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咱们和新弟兄们一起吃。”
听到能蹭一餐免费的饭,军户们高声应了一声,转身回去煮粥了。
听到李思齐的话,归降人和难民们一阵骚动,看来新东家的心肠不错,各人心中涌起希望,看来此行也不会那么差,各人按户各找地方温顺坐下,只是轻声议论。
李思齐打量那些归降人和难民,这些人连家小在内,共有一千多人的样子,男女各占一半,放眼望去,无不是衣衫褴褛,人虚体弱。
归降人的男人还好一些,能上山打些野兽补补身子,一个个还算壮实;那些边墙内农民就惨了,一个个面黄肌瘦,仿佛风吹一阵就会倒下
一些缩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头蓬乱,身上衣裳破如麻袋,只是用畏惧的目光打量着人高马大的李思齐和家丁们,又好奇地看向对面的难民。
天气越寒冷,这些人身上的皮袄毡帽到处是破洞,寒风吹来,很多人都是抖起来。
看着眼前这些人,李思齐叹了口气,这些分明是一群乞丐啊。而且自己想往精锐军队里面增加汉族比例的计划恐怕暂时很难实行了。
看来以后得花一些时间为他们调养身体。
等待中,军户们终于吃力地端了几口大锅出来,锅内腾腾的冒着热气,远远的一股米粥的香味飘了过来。
“肉,有肉味。”
一个难民闻到了粥里面的肉味,激动的叫了起来。
难民们一阵骚动,个个都是使劲地伸脖子往那边看,特别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劲咽着口水。
家丁和军户们亲热地招呼起来:“喝粥啦,大伙都将碗筷拿过来喝粥啦。”
难民纷纷从自己行李中找出碗筷,在家丁们的指挥下,按着家口,一个个拿着碗上来排队领粥,排在后面的非常焦急,不断的探头探脑。
分到粥以后,难民们各找地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碗中的粥香甜浓稠,都是纯正的米粥,甚至还加了几块牛羊肉。
过久了糠菜度日的日子,忽然能喝着这么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泪来。
李思齐和家丁们也是一起喝粥,李思齐喝了三碗粥后,才勉强喝饱。再看那些难民,他们各人喝了一些粥后,精神气都好多了。
等难民们喝完粥之后,李思齐让家丁们招呼难民们过来,家丁一齐大喊道:“千户大人训话了,大伙儿都快些安静。”
李思齐走到那些难民面前,看着这些人,李思齐也感觉到压力,以后他们的衣食生存就要靠自己来维系,自己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吗?
李思齐开口朗声道:“你们不远千里来投奔我,是对我莫大的信任,我李思齐在这里说一句,以后咱们都是一起的兄弟,我李思齐当一视同仁,决不会亏待你们。”
底下的人听到李思齐这样说,都是一脸的激动,看来自己赌对了。
底下一个年轻人问道:“不知小的们将来要纳粮多少,耕牛、种子等物将来小的们要偿还吗?”
李思齐大声道:“眼下大伙一起开垦土地,兴修水利,这些农具、种子和耕牛都是我出,第一年收获粮食之前不够吃的人可以来找我借粮食。将来等米麦成熟,第一年,我给大家免征税粮。你们可以利用节余来还借的粮食;第二年,每亩屯田征粮两斗;第三年,每亩屯田征粮三斗,此后永为成例,不再另生加派。”
听了李思齐的话,众人都是相互而视,个个心动。如果真如李思齐所说,第三年后便不再加派,那每亩征粮三斗各人是完全承受得起的。
又有一个年轻人问道:“大人说的发老婆是怎么个发法。”
李思齐笑了笑:“发老婆很简单,只要你能通过考核,成为一名府兵,我就给你发老婆,而且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补贴。”
“哇哇哇——”
听了这话,下面的女真猎手们一个个激动两面通红,健壮的汉人农夫们眼中眼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当府兵,分老婆;当府兵;分老婆!”
大批大批的光棍们大声欢呼着。
看到这些人这么开心,李思齐发布了最后一条命令:“凡是汉人与女真人通婚者,赏二两银子。”
安抚训话后,李思齐吩咐军户们将从开原城内带来的农具和种子分发给难民们。
军户们为刘兴祚将千户所内那张唯一太师椅子搬了出来,刘兴祚坐在椅上开始为难民们登记文册。
刘兴祚虽然不是生员,但书写毛笔字并不是问题,他挥笔而就,将这些难民人按户一一登记,各户年籍、贯址、家口,男妇,成丁等一一备注,并开具正副两本文册。各户带来的随身事产也是一一登记。
登记好户口之后,缺少种子农具的农人要申请物资,这些物资等第二年粮食成熟了之后再用粮食抵债。
最后统计,这些难民有六百来户,其中男子一千六百口,成丁一千三百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