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内地文官大爷
李思齐在开原的这些日子混的风生水起,票子和地位都有了,妹子也有些眉目了。
唯一让李思齐不满的就是那些内地文官总是看不起自己这些辽东本地人,动不动就一句蛮子,听得直想打人。
十二月初一,开原马市一如既往的开门营业,李思齐也带着家丁们在街上巡视。
瞅着街边卖烧饼、烤肉的小货郎,李思齐也凑了过去。天气虽冷,货郎的态度却都很热情。
李思齐挑挑拣拣,给每名家丁一钱经费,让他们买上几串烤肉、一壶好酒。
货郎给家丁们包好之后李思齐爽快的把钱付了,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为了几文钱讲来讲去扣扣索索。
提溜着买好的东西,李思齐等人继续巡视,,就听到前面又起了争吵声,虽然那里已经有官员处理了,但李思齐升起一种有种想要上去瞅瞅的念头,就带着家丁们去凑热闹。
李思齐等人还在人群中艰难前行,就听到中心传来一道尖细的声音:
“好啊,你一个边塞蛮子,居然也想学读书人,还冒用衣冠。来人呀,给我抽他二十鞭子。”
李思齐一听就认出了这个声音的主人,太仆寺员外郎赵文浩。
这王八蛋平日里就看不起辽东人,自以为是个读书人就高人一等,连开原总兵马林都不怎么放在眼里,跟别说李思齐一个千户了。
这么几个月下来,李思齐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现在看到又是赵文浩这家伙,瞬间就如同看到了沙发的哈士奇一般,燃起了政治斗争的斗志。
“慢着。”
就在赵文浩的侍卫将那名年轻人按在低在地上,正要抽鞭子的时候,李思齐恰到好处的出现,阻止了行刑。
看到是李思齐,赵文治脸色就阴了起来:“怎么滴,李千户是要阻止我办差。”
明朝的律法虽然对衣冠穿戴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没几个人放在心上,都是随意搭配。
今天赵文治这货忽然抓这这个问题不放,背后肯定有问题。
“如果赵大人是在为朝廷收购战马,李某自然不敢阻拦,但是你一不管教化,二不管行政,有什么权力当街用刑。”
看到李思齐居然真的和自己钢上了,赵文治破口大骂。
“李思齐,你不过一介武夫,居然敢来管读书人的事情,这个人冒用读书人衣冠就是对天下读书人不敬,你是想和他一起与天下的读书人为敌吗。”
李思齐前世也是上过多年网的,对线键盘侠无数,怎么会怕了这个封建文人走狗。
“就你也配读书人?你上任之后,购买的战马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差;像你这样只会说假话、空话,不干实事,不顾大局的人也配叫读书人?你分明就是读书人的叛徒!”
李思齐这番话中竟有一丝键气蕴含其中,键气锐利无比,就这么一丝丝就将赵文治那厚如城墙的脸皮被削得通红。
“你、你、你.....”
赵文治气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李思齐的家丁们也在自己少爷的眼神提示下推开了赵文治的侍卫,将那名年轻人拉了起来。
“李思齐,你给我等着。”
丢下一句狠话之后,赵文治匆匆离开了。
吃瓜群众看到正主走了也纷纷离开,各自回到自己的铺子上开始叫卖。
家丁们把刚刚救下的少年带了过来。
这少年剑眉星目,丰神玉朗,皮肤白皙,身穿一身月白色儒袍,发髻高高挽起,端的是一个翩翩书生。
李思齐不得不承认,这家伙长得比自己还好看。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刘兴祚没齿难忘。”
美少年微微拱手,向李思齐作了一个揖。
“刘兴祚,好名字,好名字呀。我看我两有缘份,刘兄可愿随我去附近的酒楼大吃一餐。”
一听刘兴祚这个名字,李思齐就兴奋起来了。
“大人愿意赏脸,小人自当奉陪。”
“欸——别大人、小人的,我跟你差不多大,你叫我李兄就行了。”
李思齐牵住了刘兴祚的袍子,热情的将刘兴祚带进了附件的一家饭馆。
酒馆里的生意看起来还不错,一大半的桌子都有人,李思齐带着刘兴祚找了个靠着炉子的桌子坐下。
看到有新客人来了,一个小二麻利的跑了过来,用袖子蹭了蹭桌面,热情的问道:“客观想吃什么啊。我们这里好菜可多了。有韭菜干丝、芙蓉鸡片、蛋泡银鱼、葱爆鸡丁、葱爆肉片、葱烧鲤鱼、炒雪冬、、爆煎鲤鱼、拌肉皮丝、板栗烧鸡。”
李思齐点了点头:“就把你刚刚说的都来一道。”
“这,这太丰盛了。李兄弟,随便点一点就行了。”刘兴祚咽了一下口水,有些艰难地说。
“没事,我们兄弟有缘分,第一次见面当然要请你吃顿好的。”
几杯酒下肚,两人就开始熟络起来,一边吃一边聊。
“刘兄弟得罪了赵文治那小人,这开原怕是难呆下去了,可有什么打算?”
李思齐看气氛差不多了,就试探着问刘兴祚的打算。
“这大明是呆不下去了,我打算去投奔建州,听说他们首领努尔哈赤在招募归降之人。”
刘兴祚一口喝掉了手里的一大杯酒,闷闷不乐的说道。
“刘兄弟,这可是投胡啊,祖宗家业怎么办。”
“我也知道是投胡啊,可是这辽东上下,哪还有我们斗升小民的立足之地啊。我实话告诉您吧,那赵文治就是看上我们家那五十亩地了,这才不停的找我麻烦。”
“我看刘兄弟见识过人,必不是寻常之人,不如和我结拜为兄弟,我为你谋得一个官身,咱们兄弟共创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