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宦游成羁旅柳永传

第十章 难忍思情,柳永投词自荐

宦游成羁旅柳永传 木石心致 4054 2024-07-06 15:34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柳永二十一岁

  这一年春天的时候,身在旅途的柳永收到了妻子的来信,里面是妻子的一副肖像以及一封书信,柳永打开来看,里面不免会有妻子的一些哀怨。

  妻子在信里面说,自从柳永离家之后自己一直独守空房,时间流逝,当初衣服上留下的丈夫的清香,如今都已经逐渐淡去,以至于自己因为这种相思煎熬,早已经容颜憔悴,不信你瞧瞧这次一起给你寄过去的画像也便知道了。

  柳永读完妻子的这封信,看到她憔悴的肖像之后,内容的愧疚也有感而发,模拟着妻子的语气,作了《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以及《定风波·自春来》两首词。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定风波·自春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第一首《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内容描写的都是妻子给自己寄来的书信的大概内容,其中“回步百花桥”指的是回到当初两个人认识的时候,百花桥出自《续仙传》中元彻、柳实与仙女相会的地方;“何事等闲抛”一句表达的是为何随便抛弃之意;“馀香”指余香;“霜绡(xiāo)”白绫的意思,也指花在白绫上女子的肖像;“情憀(liáo)”形容悲痛之情;“丁香树”丁香花蕾也叫丁香结,诗词中常用来比喻愁思固结不解。

  第二首《定风波·自春来》是柳永因为收到妻子的来信有感而发,遐想出来的妻子这段时期的状态,所作的一首怨夫词。词的上片写到,自从入春以来,即便是看到红花绿叶,自己也是愁眉紧锁,每天太阳都已经升到树顶,自己仍旧慵懒不愿起来,如今肢体消瘦,秀发低垂散乱,也没有心思梳妆打扮。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那个薄情郎(指柳永)自从离家去后,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过,早知道这样的话,当初就该把他留在家里,让他跟笔墨为伴,自己也能够跟他整天呆在一起,长相厮守,不至于像如今这样,虚度光阴。

  这就跟他另作的《昼夜乐》中所言“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意思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与柳永保持书信往来的,还有一位叫瑶卿的姑娘,而且柳永对瑶卿的来信还格外珍惜,不仅把她寄来的小诗用锦囊装起来,甚至还会经常拿出来观看,就像能够透过这封书信可以看到瑶卿的面容一样,这种情感都写在了他的《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当中。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这位“瑶卿”会是谁呢?是某位秦楼楚馆当中的红颜知己,还是“瑶姬”与“瑶卿”两个名字出现了误写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总而言之,柳永对于这位略懂文墨的瑶卿姑娘是十分看重的。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时间柳永跟自己的妻子,感情上却出现了危机,可能是因为两人长时间的异地感情出现了裂痕,也可能是因为柳永的风流多情让他的妻子吃醋了,还可能是因为妻子来信的抱怨,让柳永内心感到厌倦了。

  总之,就如同柳永所做的这首《驻马听》所言“凤枕鸾帷。二三载……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今年正好是两个人结婚的第三年,但恐怕等到柳永回去再相见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不再像从前那么甜蜜了。

  还有他此时所作的《鹤冲天·闲窗漏永》,其中有句“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这种对于两个人未来的不确定的感慨,跟上文中的情感是一样的。

  感情出现裂痕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驻马听》中柳永说他妻子“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意思就是说瑶姬的性格未免太放肆了点,动不动耍小姐脾气;在《八六子·如花貌》中也有记录,词中他描述自己的妻子刚见面的时候还觉得她聪明伶俐,很快又觉得她“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也就是说,柳永觉得她心胸有点狭小,表里不一,甚至于最后说出了“渐作分飞计料”、“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这类的狠话。

  柳永这个时候能说这种狠话,可能是柳永对妻子的感情真的不如从前了,也可能是柳永不堪思念之苦,转化为了对妻子的哀怨。

  这个时候,柳永从另外的一些地方找到了旅行的乐趣,比如旅途中的文期酒会,和沿途上的秦楼楚馆。

  在《女冠子·淡烟飘薄》里,他写到“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在《引驾行(中吕调)》里,他又写到“几许。秦楼永昼,谢阁连宵奇遇。算赠笑千金,酬歌百琲,尽成轻负。南顾。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

  在《少年游(十之三·林钟商)》里,他还写到“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

  总而言之,此时的柳永对于思家、思妻的感情稍微得到了缓和,我们愿意相信,柳永是处于忍受不了那份相思之苦,将其换了一种方式藏了起来,而且他终于回过神来,想起了这次远行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闻,投书温卷。

  这年秋天,柳永已经身在杭州,当时两浙转运使孙何也在杭州城,因为孙何在北宋文坛上较有名气,跟当时的著名学者丁谓并称为“孙定”,因此柳永便想,如果能够得到孙何的赏识,必定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便萌生了给孙河投递自己作品的想法。

  但是摆在面前有一些现实问题,此时的柳永还是一介布衣,虽然孙何是爱才之人,但他身为两浙转运使,也并不是任何人说见就能见的,因此柳永也只能想别的办法接触到孙河了。

  什么办法呢?柳永想到了他的特长,那就是跟妓馆当中的那些红尘女子比较熟,因此他就去找了江南名妓楚楚姑娘,对她说“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意思就是“我想见孙相公,但没机会,如果哪天你受邀去孙府,麻烦把这首词唱给孙相公,要是他问是谁做的,你就说是柳七”,楚楚姑娘读了他作的这首《望海潮》,非常欣赏,因此便欣然应诺。

  恰逢这一年中秋那天,孙府举行宴会,楚楚姑娘受邀前往,宴会之上自然不免由她献唱几首以助酒兴,而她所唱的便是柳永的这首《望海潮》。

  《望海潮》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属于一首干谒词,意思就是说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作的词。像这种干谒词在古代时候是比较多的,无论是为了在仕途上有发展,还是为了给自己搏个名气,古代读书人通过给当时的名家投诗自荐是比较流行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孟浩然献诗张九龄、白居易献诗顾况等等。

  当然自荐成功的前提是自己得有真才实学才行,成功了的便成了一段佳话,而有更多不成功的,也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这首《望海潮》便是柳词中的上乘佳作之一。

  词中的“三吴”是指吴兴、吴郡、会稽这三郡,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烟柳画桥”指的是雾气笼罩的柳树和装饰华美的桥梁;“风帘翠幕”指的是挡风的帘子和翠绿的帷幕;“云树”指的是树木如云,形容多;“霜雪”此处指的是浪花,古人常把浪花比作雪;“天坠”指的是天然沟壑,常喻长江,此处指钱塘江;“重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里湖和外湖,因此也叫重湖;“叠巘(yǎn)”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清嘉”指的是清秀佳丽的样子;“三秋”指的是秋天三个月的时间,王勃在《滕王阁序》里也有这样的用法“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菱歌泛夜”指的是采菱归来的船上一片歌声;“高牙”指的是高耸的牙旗,其实就是指的孙何;“凤池”此处指的是朝廷。

  整首词描述的是杭州自然风光,以及杭州城中人们的生活场景,这里有装饰华美的桥梁、有高低参差的楼阁、有怒涛拍岸的钱塘江、有街道上令郎满目的珠宝、有家家户户繁多的绫罗绸缎等等,总之就是一幅市井繁华、百姓富足的画面,暗含的意思就是孙相公治地有方。

  杭州城秋天的时候有桂花飘香,春天的时候有十里荷花,晴天的时候人们演奏羌笛,晚上人们又可以采菱唱歌。千骑护卫的长官(暗指孙何)巡查各地,不时听着音乐吟诗作词,欣赏着自己所治州郡的美好风光,等以后孙相公高官得做,回到京城之后,也必定会把这里的繁荣景象将给同僚们听。

  我们再回头看这首词,抛开内容不提,但就描写风格上来讲,也是描写的恢宏大气,朝气蓬勃,正因为这样孙何才会对柳永赏识有加。

  南宋杨湜在《古今词话》中记载:“孙即日迎耆卿预坐。”,两个人也经常共同出游,柳永也因为这首词当时名噪一时。

  尤其是这首词里面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成了千古佳唱,把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描述的淋漓尽致,据传后来金国皇帝完颜亮正是因为看到了这句话,才动了挥鞭南下的想法。这在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此说虽是后人编撰,但也能说明世人对这首词的认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