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死后方知万事空
公元105?年,关于柳永去世
在杭州任上致仕后,柳永难得的享受了几年的悠闲时光,就如同他结婚前的那段时光一样,没有什么顾虑,可以在这良天美景之中尽享生命最后的美好。
当初自己放浪不羁,留着美好的时光不去享受,却要到这痛苦的宦海生涯之中闯荡一番,而这一去就是个不归路,当初离家远游,饱受三年的相思之苦是因为它,后来连续五次科考失利,使得自己心灰意冷,也是因为它,再到后来到各地为官,身不由己,空想佳人而不可得,也是因为它,直到如今自己退休后,终于可以不再为这些蝇头微利而奔波的时候,终于享受到了自由的时光,但眼看自己如今已经两鬓斑白,用不了太长世间自己就要离开这人世间了,回望起来“一生赢得是凄凉”。
在故事的结尾,又要引出最后一个问题:柳永死后葬于何地?
时过千年,有很多事情都已经不可考证,目前关于柳永的身后事,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是湖北襄阳、湖北枣阳花山、江苏镇江、江苏仪征。
柳永一生“宦游成羁旅”,到最后身葬何处都成了千古谜团,不过相对于这四种说法孰真孰假,人们之所以在乎,并且愿意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对柳永的身后事加以考证,这件事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事情的真相。
因为最终无论柳永葬身何地,到如今不都已经化为尘土了吗,只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柳永,才是对柳永最大的缅怀。
我们接下来把这四种主要的说法列举出来,以供大家参阅。
一种说法是柳永死后葬于湖北襄阳
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有载“柳永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资葬于南门外。每春日上冢,谓之“吊柳七”,也叫“上风流冢”。渐渐形成一种风俗,没有入“吊柳会”、上“风流冢”者,甚至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这一说法开篇便已默认柳永“卒于襄阳”,并没有提供太多的参考资料,倒是后面所提到的“群妓合资葬于南门外”的说法,因为充满了凄凉色彩,又让柳永风流事迹增添了很多戏剧色彩,因此流传度较广。
二种说法认为柳永死后葬于湖北枣阳花山
持这种说法的人有宋朝的曾达臣以及元朝陈元靓,前者在他的《独醒杂志》中有记载:“耆卿墓在枣阳县花山,每岁清明词人集其下,为吊柳”。而后者在起《岁时广记》中也有记载“柳耆卿掩骸僧舍,京西妓者鸠钱葬于县花山,其后遇清明日,游人多狎饮坟墓之侧,谓之吊柳七”。
另外《枣阳县志》中也对柳永葬于该县有所记录”宋词人柳耆卿(即柳永)墓在兴隆镇花山”。
柳永为什么会葬在湖北枣阳花山呢,据说是柳永在万年的时候,游历到湖北枣阳,在那里跟教坊乐工和歌妓为伴,靠作曲填词度日,到最后就死在了枣阳兴隆一带,死后也是歌妓们合资将其安葬在了兴隆镇西北三公里外的花山上。
三种说法认为柳永死后葬于固山或银山
宋朝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记载“柳永“终屯田员外郎,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时,求其后不得,乃为出钱葬之。”
另外明代正德年间《丹徒县志》有“屯田郎柳永墓在(丹徒)土山下”,万历年间《镇江府志》也有同样记载,而且记载了在土山下发现的柳永墓志铭残碑的部分内容。这里所指的土山后来更改为银山,在今天的镇江一带。
目前包括柳永的故乡附件崇安,也支持柳永死后葬在镇江这一说法,柳永纪念馆一块与柳永铜像齐肩的长方形石头,上面刻写着:“柳永墓冢抔土还乡记”几个大字,下面还有几行碑文写着:“公元二〇〇四年九月,值武夷山柳永纪念馆新馆落成之际,柳永仙冢抔土自镇江北固山分移至此。千载游子今朝还乡,一代词宗魂归故里”。
四中说法是柳永死后葬于仪征
清代王士祯在《分甘余话》中说”相传柳耆卿卒于京口,王和甫葬之,今仪征西地名仙人掌有柳墓,则是葬于真州,非润州也”,同时他另在《真州绝句》中还又一次提到:“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