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金门1662

第四十六章 登基典礼

金门1662 卿田老尤 2350 2024-07-06 15:34

  太阳初升,厦门卫城东门之外,校场之中,密密麻麻的数万文武、将士,外围还有百姓无数,却是安安静静,只听得海风吹过,旌旗猎猎,蔚为壮观。朱弘飞一时之间,也是热血沸腾。

  朱弘飞在刘顺的搀扶之下,沿着东门而出,他才发现,连鲁王妃和桓儿都来了。两边有无数人列队相迎,朱媺娖、周不忘、鲁王妃母子、宁靖王朱术桂、郑经、郑泰、郑鸣骏等等,反正他所认识的,并不太多。

  刚出东门,便是一处小小的祭坛,用巨木临时搭成,祭坛上下,郑彬带着亲卫队手下,高举各种朱弘飞不认识的旗帜,各种牲礼祭品,已经摆满了供桌了。他并不知道,从热血沸腾到痛苦不堪,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先是听着刘顺长篇累牍的读了祭天的诏书,接着才是祭天仪式开始,按照临时的礼官刘顺的安排,跪跪拜拜,好一通折腾,硬是耗掉了半个多时辰。他当然不知道,这还是被简化的,若是按照以往,别说半个时辰了,两个时辰都不够耗费在祭天仪式上。

  他开始变得有一点点昏昏沉沉的,昨夜里,数番折腾,几乎没怎么休息,再经过这番跪拜、来回走动的折腾,最主要是心太累了,精神自然不济了。

  接着,他被两个不认识的,穿着文官官服的官员,扶着坐上了高台上的一处座椅上,座椅用黄布盖着,就是一张简易的龙椅了。接着,便是刘顺诵读登基诏书,他年纪虽然大了,声音却是尖细,倒也是能将声音远送,听得清清楚楚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建国,至先永历皇帝,蒙难西南,我大明承天运,享太平,凡二百九十三年。本是天下太平,国运昌隆,奈何天灾人祸,有奸佞夷狄,内外勾结,夺我江山,辱我子民,哀哉!”

  “今大明鲁王世子朱弘飞,年少聪慧,仁德有加,承天命,秉乾坤,当为我大明新君,于大明永历十七年夏,五月初七日继位登基,是为我大明皇帝,改元兴明,寓我大明中兴,驱逐鞑虏,还我河山。谕:甲辰龙年,为我大明兴明元年。”

  “当此新君登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我大明兴明皇帝谕:凡我大明疆域,百姓免除赋税一年,凡我大明文武将士,加俸一成,凡我大明子民,皆普天同庆,大赦天下也!”

  “另,封坤兴公主女周氏不忘为皇后,鲁王侧妃陈氏,为升平太后,共掌后宫。鲁王子朱弘桓,进鲁王,享世袭罔替。进宁靖王朱术桂为帝师、左丞相,掌宗正司,统领六部。封延平郡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兵部。”

  “封建平侯郑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兼金厦东宁总制,戍守东南。封鲁王府公公刘顺,为大明司礼监总管,掌内务府。封原兵部尚书张煌言,为忠义候,江浙总督,掌礼部,掌天下招揽之职,封······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总之,又封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官,朱弘飞知道,这都是算在自己头上的,算是自己给这些人加官进爵了。总算是说完了,差点就睡过去的朱弘飞,却是被山呼万岁声,彻底惊醒了。

  数万人,如同波浪一般,跪伏在地,山呼万岁,声浪一阵一阵的袭来,历久不绝,声震四野。接着,又是御驾亲征南洋的诏书,等到读完,已经是行将正午了,阳光炙热,朱弘飞更是整个人都快趴下了。

  刘顺已经宣布仪式结束了,又是一阵山呼万岁声,将朱弘飞从迷迷糊糊中惊醒,他抬头去看刘顺,年迈的刘顺,早已经是一身汗水,湿透了衣衫了,他所站的地方,木板上,已然有汗渍一片了。

  他也不禁有些怜惜这个老人,原以为终于可以结束了,能让刘顺好好的休息一下,眼角却看见一个人从班列中走了出来,正是郑经。谁也不知道郑经想说什么,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静静等着。

  郑经却是拱手为礼,说道:“皇上,此刻大军即将开拔,臣请皇上给将士们说几句话,勉励一下将士,使将士能够秉承圣意,上下一心,同心杀敌,扬我大明国威。”

  他这句话一出,许多人都是变了脸色,尤其是朱媺娖、朱术桂、周不忘和太后陈氏,还有刘顺,他们自然知道,朱弘飞刚刚被找到,而且出外数月,根本就没有时间好好的和朱术桂读书,这个时候,让他出来给将士们讲话,那不是为难人吗?

  他如今已经是大明的兴明皇帝了,在这种场合,自然是不能随便开口的,要是有什么需要说的,也都是由大臣先拟好了,他照本宣科的念一念也就是了。可是,这其中根本就没和将士们说话这一段。

  他要是说得中规中矩,那也就罢了,可要是说错了什么话,那丢的,可不是他朱弘飞一个人的脸,而是整个大明朝廷的脸。隐隐的,已经有人猜出了郑经的用意了,他这是故意的想要看着朱弘飞这个大明的新君笑话了。

  朱媺娖柳眉横起,忍不住开口说道:“延平郡王!”

  她只是说了这四个字,但语气不是很好,谁都听得出来她是真的生气了。

  清醒过来的朱弘飞也不是傻子,更何况他刚刚才得到过朱媺娖的提醒,也是看出来了,郑经如此节外生枝,那就是存心的了。

  他当然也知道,自己如果推拒了,那就是在向郑经认输,心里不禁叹息一声,好歹咱们也是老乡,虽然隔着数百年,但那也是老乡啊!老乡见老乡,背后非得要给一枪吗?你啊,为什么不学好,为什么就没有你父亲的肚量呢?

  唉!我不是个成大事的人,你郑经,看来,也就是如此罢了。

  他想了想,自己好歹还是来自于四百年后的,怎么的,说几句话,应该是没问题的,就当是在军营里的时候,每一次官长的训话和激励,在这里来一次吧!

  他站了起来,却又想到了,时代不同,肯定也是不能乱说的,尤其一些后世才有的话,更是不能乱说。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姑姑,既然延平郡王提及了,朕就说几句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