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建安五年

第二百三十六章 河北才俊聚江陵

建安五年 渔不笑 2322 2024-07-06 15:36

  很显然,白雉山北麓这处铁矿对于大溪城乃至荆州的非凡意义,匠作令马钧心里一清二楚,知道容不得半点马虎,故而亲自赶来勘定矿脉走向,以确保在开采过程中不对矿脉造成损坏,好将这处铁矿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同时考虑铁矿石运输的成本惊人,最合适的方式还是就地冶炼成生铁胚,而后再运往大溪城的各大工坊进行精细加工,故而在着手准备开掘矿坑的同时,也要准备用来冶炼矿石的设施,炭窑、竖炉也很快便在大溪城冶金工坊的全力协助下建成。

  被从地底挖出的原矿石杂质极多,需要经过初筛、烧结、球团造块后,再入炉高温炼制,才能成为合格的生铁,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焦炭。

  好在白雉山下两样都不缺,不远处的滚滚长江以及四周山岭里茂密的森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至少在眼下还是如此,没人会去关心所谓的环保问题。

  至建安六年开春时,第一炉生铁已被成功烧制出来,马钧按规矩搞了个场面极大的祭祀仪式,拜的自然是山神与土地,期间刘琦应邀专门从江陵赶来,并为矿山提名——大冶。

  大冶矿虽已有产出,但还只是基于原有先民千百年的开掘留下的坑道,所进行的小规模尝试。如果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甚至是工业化量产,需要完成砍伐山林、挖掘土方、铺设道路、扩建竖炉等一系列配套工程。

  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开矿也算是项大工程,更可况彼时可没有挖掘机这种大型设备,全靠人力和畜力来开山铺路,故而前期的投入将极为惊人,如果没有海量的资金,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且在工程完工之前乃至之后一段时间,都并无任何产出。

  马钧初估后得出结论,如果要按刘琦的设想在半年内实现生铁量产,满足大溪城各工坊制作火雷、铠甲等军需用度,至少需要追加十万贯的投入,以招募大量的劳工和熟练匠人。

  十万贯虽然不是个小数目,但依江陵之富庶,按道理应该问题不大,偏偏眼下却让刘琦颇有些为难。

  只因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无论是开凿堰堤、修筑大溪城,还是安置流民、户兵屯田等事项,都是花费巨大、长效深远之事,相应的税金、粮秣等收益皆非短时间内能见到的,前期都是纯粹的花钱项目。

  而后南平张羡、东援江夏,早就把从韩玄等门阀大族那搜刮来的钱财花了个干净,平日里的开支全靠各工坊、尤其是楚锦工坊的产出才勉强持平。

  再者官渡之战已见分晓,北地战事一触即发,江陵兵马如若要麾师北上、分上一杯羹,必将要花费海量的军资,这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开销,需要提前做预算。

  刘琦眼下还在为筹这笔军资而犯愁,又哪里拿得出十万贯来?

  为难之下,恰好有影卫来书,称镇北司已将河北贵客请到,不日将至江陵。

  刘琦闻言大喜,遂决定先回江陵去,至于大规模开矿花费之事,那就先放一放,等回去集思广益,说不定就有着落了。

  数日后,江陵簪花别院内鼓乐喧天、大摆筵席,江陵文武汇聚一堂,人人带花着锦,喜气洋洋,只为给两位远道而来的河北贵客接风洗尘。

  两人一为田丰、一为沮授,皆是袁绍所部重要谋臣,多曾献上良谋,立下汗马功劳。官渡之战前却都因主张采取三年疲曹之策,反对贸然南征,因而被袁绍所恶。

  田丰为军中别驾,性子正直刚烈,为此事当面顶撞袁绍,惹得后者恼羞成怒,将其投入狱中,并扬言大胜后再处置他。田丰知袁绍必败,其心胸之狭窄,自己必死无疑,故而影卫镇北司想办法与身陷囹圄的他取得联系后,其毫不犹豫便同意来江陵为刘琦效力,趁着袁绍还在官渡前线,在影卫的协助下逃出生天,而后携子田章及数百族人一并迁来了大溪城。

  相比之下,招募沮授就要费事得多了。

  沮授任冀州参军,监统内外多年,威震三军,再者沮家也是冀州望族,势力不凡,故而袁绍虽恶之,却也不敢妄动。然有谋士郭图等人与之不和,遂进谗言称沮授功高震主,袁绍深信之,遂夺了其职权,闲养在军中,虽整日郁郁不得志、出谋划策亦不被采纳,却对袁绍依旧存有幻想,影卫镇北司曾多次试探传信,都被其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直到进谏屯兵乌巢护粮之策再度被袁绍否决后,其终于感觉到袁绍即将要大祸临头,心中彻底绝望之际,却逢家中堂弟沮泽连夜来见,带来书信一封,沮授拆开一阅,竟是江陵少将军刘琦亲笔书信。

  原来这位沮泽正是曾在桃花溪绯云观与刘琦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位河北大商人,与江陵商号也是生意伙伴,常有商贸来往。这次刘琦便是通过这层关系,让镇北司与沮泽搭上了线,再请他将这封信带到了河北军营之中。

  沮授展开信笺,当头便见八个大字:“孟德必胜,本初必败。”

  而后则细细言明理由,怪袁本初明明可用疲敌之略,却非要听信小人佞言,以致陷入如今局面,仍旧不思悔改。末尾又忠告沮授要早作打算,若要降曹,当可将乌巢实情献上。若不愿降,江陵亦是富庶之地,愿留先生一展宏图,日后再为袁本初报仇。

  刘琦所说竟句句击中沮授心坎,尤其是乌巢之事,他白日里方才进谏被斥,晚上便见刘琦信中点名,实在让人讶然叹服。

  回想这大半年江陵少将军在士林中声望渐隆,贩夫走卒间亦知其仁爱之名,往日里沮授还不以为然,觉得多有夸大其词,今日见信方知名符其实。

  然其心虽向往之,却碍于君臣名义,始终对于弃主而去有所顾虑,直到曹操偷袭乌巢、阵斩淳于琼后,张郃、高览率众投降,袁绍大败退守黎阳,乱军之中沮授被影卫救出,这才下定决心来投刘琦。其子沮鹄少有才名,年方弱冠,便已任邯郸令,且治理地方颇为得当,百姓无不称颂。这次亦随父亲挂印而去,投入刘琦麾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