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的一番作战当以人为本的言论,振聋发聩,及时掐灭了唯武器论的苗头,让部下文武皆大为警醒,放下了对火器的盲目崇拜。匠作令马钧更是连连赞叹,称将要将刘琦之言铭刻在雷火寨大门上,让世世代代来访者都能牢记此言。
刘琦对自己这番话的效果极为满意,而后为了收集数据,又让文聘与刘封试着各扔了一次掌心雷。
两人都是习武之人、多有杀伐经历,但双手捧着这小小的铜壶却都直哆嗦,扔的距离也都比玉儿要近上不少,但爆炸声响起时的那股兴奋劲却丝毫不差。
待马钧统计完数据,刘琦又趁热打铁,就在这荒滩上与诸文武交流掌心雷的实战运用。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很快就有所心得,总结出了这掌心雷的优缺点所在。
掌心雷的优点显而易见:威力大,方便携带。能够对战争形态带来极大的改变,尤其是能大幅度加强步军攻坚破防、对付密集战阵的能力。
就譬如如今在刘琦所部广泛使用的梅花点兵法,其法兵无常形、聚合有度,强于灵活机动,最适宜在南方水网密布、山路崎岖之地使用,但放在大平原正面对垒北方重骑大规模冲击时,虽可结合连环阵机动游斗,可如要正面硬杠,却失之不够厚重。文聘之前对此曾多有考虑,但一直未思得良解,可如今有了这掌心雷,则再无此烦忧也。
只需给每伍的游击刀牌手配上几枚雷,敌人如果胆敢重装密集冲锋,至百步可先用箭矢覆盖,五十步以内再用掌心雷招呼,等活着到达阵前的敌人早已所剩无几,又哪有余力能冲破以逸待劳的梅花阵?
刘琦闻言,颌首称是,接着又提出可吸纳连环阵战法,让各伍交替投雷射箭,如梅花翻飞、五五轮转,便可做到无空隙火力覆盖,守时可以防敌人前仆后冲锋,进攻时责能彻底压制敌人的反击。众将听罢,深以为然,想到未来将雷声轰鸣的战场,皆有激昂之意。
忙着推广新式武器的同时,刘琦还不忘适时泼上一盆冷水,让众人除了要看到掌心雷的优点外,还要多想想不足之处,尤其让打造者马钧多发表观点。集思广益之下,很快就总结出了三大缺陷:
一在点火速度。掌心雷用火折点火,火折保存不易且不谈,用来点火步骤也嫌繁琐,速度又慢,虽可用交替投雷法部分解决,但如果遇到近距离偷袭,未等掏出火折、点燃引线,恐怕敌人的刀都已经砍到脑袋上来了。
二是怕潮畏水。掌心雷用明火引爆,要求引线保持干燥,雷体内填充的火药如果受潮也会失效,故而极为怕水,所以在阴雨天气以及水战中使用都会威力大大折扣。
三是攻击距离。掌心雷点燃引线后,纯靠人力投掷,以玉儿远胜常人的臂力,亦不过扔出五十步,堪堪达到军中强弓之半数,若换作寻常步卒,恐三十到四十步便已是极限,若敌人以强弓覆盖,将难以接近投掷、造成杀伤,也就发挥不出掌心雷的威力。
优缺点皆论罢,无论是作为制造者的马钧,还是作为未来使用者的文聘、玉儿、廖化乃至刘封,都感觉从中受益良多。为将者可以以此为依据,思考如何在日后的统兵作战中如何扬长避短,将掌心雷的威力发挥到最大;而作为制造者的匠作令马钧则应想办法利用现有条件,尽量改善和弥补缺点。
刘琦请马钧将诸般优缺点皆记录成册,结合实验中的数据,编写成使用说明书,和掌心雷一并配发,并将邀请军将参与实战操练、收集数据、编写说明书这些形成一项固定的制度,日后但凡有新式军械发明,皆照此执行。
众将听闻军械还配说明书,均大感新奇,但仔细一想,又不得不承认像掌心雷这种新式军械,这是配发到行伍的最佳办法,前提是每伍都有识字之卒来帮着解读,这在识字者寥寥无几的彼时军中,实乃一桩难事。
按照刘琦的想法,将以马钧为首,召集能工巧匠,打造一支强大的军工队伍,再灌输以跨时代的知识和理念,会有更多更先进的军械投入到实战中。但越是跨越时代的先进军械,同时代的军人们掌握起来就越是有难度。如何能让全军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式军械,编写说明书只是第一步,还应有更多的训练与人员与之相配套,这在未来必将是一道值得花心思研究的课题,与之相应,提高兵卒识字率似乎也已到了该摆上日程之时。
办学校、兴教育的念头在刘琦胸中酝酿已久,各农屯亦有请先生零星开办私塾之例,但因诸多羁绊,一直并未从官方层面统一规划。如今借着推广掌心雷的契机,大可把扫盲培训班在军中先办起来,待行之有效,再在整个农场推广,届时定能让世人明白什么叫知识就是力量。
刘琦将胸中所想与在场文聘等人说起,诸将闻言大感惊愕与不可思议,但想到掌心雷乃至未来更多未知火器的推广配发确有识字之需,这才勉强认同此事,但仍觉让所有军卒都识文断字实乃无稽之谈。依文聘所言,识字越多,胆气越怯,每伍有一卒能看懂说明书足矣。
刘琦也知此观点实在太过超越彼时人们的认知,不宜操之过急。遂表态赞同文聘之说。拟另择时机,与卧龙凤雏两位军师细细详议后,再从兴教办学体系建设的高度规划此事。
此时日已偏西,廖化挂记今日方到农屯的家人亲朋,遂揖拜请归。刘琦当即作手书一封,写明任廖化为都尉,统领诸屯屯卒之事,并盖印封讫。因廖化尚是白身,故将手书交屯尉陈狡,命其陪廖化回农场后,当面转递大溪令诸葛亮。而后又悄声嘱咐廖化,称明日江陵将有大事,今夜回去后务必要先熟悉农场军务,具体事宜听诸葛军师调派即可。
廖化谨记在心,与陈狡一齐翻身上马,拱手拜辞。匠作令马钧得知了掌心雷的不足,亦着急回雷火寨改良火器,遂将剩余的七枚掌心雷与护送军卒、车马一并留下,与廖化、陈狡两人一道骤马趱程,急赴农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