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建安五年

第二百八十章 三军尽退守秣陵

建安五年 渔不笑 2314 2024-07-06 15:36

  彭泽水寨内,千里迢迢赶来的匠作令马钧在看过东吴火器后,明显颇受震动,并说出了“值得借鉴”的四字评语。

  马钧对自家火雷向来极为自信,能让他说出这几个字来,可见这东吴火器着实是有些门道的,尤其是那焱炎火,所过之处如附骨之疽,土盖难熄,水浇不灭,对荆州水军战舰一度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若非邓义不惜代价以优势量级的火雷压制,水路战事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之前的均势,也就等不到刘琦从南阳战事中抽身而出。

  马钧让从人将缴获的东吴火器尤其是焱炎火全部用油布小心打包,准备送回大溪城雷火工坊后再细细拆解,以采其所长,提升自家火雷威力和功能,其喜不胜收之态一览无余。

  有刘琦从旁打趣谓道:“这次能将这么多火器完好缴获,实在是有赖凤雏军师巧施妙计、运筹帷幄,德衡(马钧表字)若是研发新式火雷,这功劳可得分士元一半哦。”

  庞统亦谦道:“在下一腐儒耳,若非仲业(文聘表字)身先士卒不畏苦战,文向(徐盛表字)熟知路径亲自引路,荆南虎贲踏艰险如平地,纵腹中有万千念头,恐也只能付诸东流,若要论功,还是该以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为先。”

  原来在兵发西陵盘龙山后,刘琦所部大军看似沿江往东疾行,直扑庐江郡境内的皖城、居巢等地,作势寻东吴马步军主力决战,实则已将重点转到了攻略彭泽方向上。

  影卫精锐早在上月便已由解大虫亲自率领,悄然潜入彭泽刺探消息、做好接应布置。同时又遣大将文聘率精兵万人走水路转去荆南,包括五千梅花营、五千夷陵军在内,皆是惯于山地越野的步战精锐。此外来西陵集合的荆南队伍看似大张旗鼓、实则虚张旗号,包括云山营、巴陵军在内的一万六千荆南虎贲都未前来,而是在长沙整装待发。

  战机稍纵即逝、分秒必争,文聘到长沙后,兵不卸甲、马不解鞍,片刻不曾停留,近两万六千人当日便沿浏水东进,一路昼夜疾行日行百里,赶到豫章郡境内的宜春县后,早有西三郡程普所部柴桑都尉徐盛在此等候多时,备好酒饭犒军。

  虽然时间紧迫,但连续强行军后兵将皆疲惫不堪,故文聘安排在此休整一夜,与徐盛等西三郡军将略作小聚。双方往日是敌、今日为友,酒杯齐齐举起处,相逢一笑泯恩仇。

  翌日拂晓,大军便再度出发,在熟知路径的徐盛等豫章军将引路下,从鄱阳湖以南的崇山峻岭中绕过东吴兵马防线,偶遇小股巡哨之敌自然是轻松击溃,而后半刻不停,翻越乌龙山脉,直扑山下位于鄱阳湖东岸的彭泽。

  彭泽守将朱桓并非庸才,平日里治军也算严明,但所做布防都是针对西面水上来敌,哪里能料到从背后的苍莽大山中竟会突然杀出数万大军,再加上人数本就处于劣势,猝不及防之下防线彻底崩溃。

  虽然大势已去、兵败已成定局,但朱桓明白寨内火器意义重大,绝不容落入敌手,故想先举火焚毁,再行逃生。谁曾想还未动手,城中突然有大批渔民商贩以躲避兵祸为名冲进水寨,而后径直往火器库房而去,待朱桓反应过来匆匆赶去时,库房内守卫已被杀戮一空,数百身着短打者皆手持利刃据险而守,当先一人样貌平常眼神犀利,冲着朱桓哂笑谓道:“吾乃少将军麾下解大虫是也!我荆州大军十万已到城外,诸位还不快快逃回江东去,难道等着城破后扔进湖里喂鱼吗!”

  此时文聘已率梅花营杀到水寨近处,震天喊杀声清晰可见,东吴兵马斗志尽丧,丢盔弃甲,各自逃生。朱桓知事已不可为,只能长叹一声后在从人的簇拥中乘小舟而逃,往湖口寻鄱阳水军大部去也。

  彭泽水寨被夺,鄱阳水军存放在此处的物资也尽数落入荆州兵马手中。其他粮秣兵甲箭矢这些也还罢了,可以另去他处补充。可作为眼下水战重中之重的火器却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搞到的,举江东全体士族之力才攒出来这些。

  虽然水军舰船上还有些存货,但火器是消耗品,需要持续补充,而吴郡那边的作坊纵使日夜不停,受限于工业能力,单日产量极为有限,无法短时间满足大军所需。

  故在得知彭泽落入敌手后,周瑜气到当场昏迷,醒来后第一时间便请吴侯孙权下令让东吴马步军和水军大小舰船全部撤往秣陵,利用那里已修葺好的石头城坚守防线,若是走得慢了被荆州兵马缠住,火器供给后继无力之下,怕是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军务上吴侯孙权一贯对周瑜言听计从,故立刻传令水陆兵马全体撤离西三郡,去往秣陵依坚城而守,并在江中广布铁链、檑木以锁江面,做好了迎接荆州兵马猛攻的准备。

  然刘琦并未着急攻取秣陵,在入袋为安的基础上,还是彻底消化吸收这新些加入本方势力的地域为先。

  至建安六年七月中旬,西三郡范围内吴侯孙权的残余兵马已尽数被消灭或赶走,但刘琦显然并不打算将这里的实际控制权拱手交还给三郎孙翊,水陆大军屯于彭泽、湖口一线,青龙飞天旗高高飘扬,牢牢扼住西三郡咽喉要衢。

  孙翊也明白荆州没有白出兵的道理,故在和左都督程普商定后便赶去刘琦所在的彭泽水寨,拜见少将军刘琦,表示愿意归附荆州旗下,共讨吴侯孙权,而条件则是事成后由孙翊继承吴侯之位,而后世代继承,并永镇江东。

  孙翊自认条件开得挺高,做好了刘琦要讨价还价的准备,谁知后者极为爽快、当场应下,并朗笑谓道:“孙家父子皆乃当世英豪,历尽艰辛才打下江东基业。而后治下保境安民,善待百姓,理当获此殊荣。”

  刘琦这般表态,孙翊自是大喜,并连声称谢道:“全赖少将军鼎力相助,先助我脱得危难,又起大军来援,不然我孙翊早已是一具江中枯骨,哪里还有今日!”

  刘琦闻言,目露异色,冷笑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何你们孙家会落到今日这般骨肉相残的局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