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因为这事对地方的掌控力要很强才行,如今的朝廷可做不到。
皇帝意气风发道:“分两边施行嘛,京畿至巴蜀,都可以用军屯民屯之法,大举推行屯田,黄巾不是号称苍天已死才造反吗,朝廷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凡是放下手中武器者,除贼首者一律不咎,羌族,匈奴不是要归附大汉吗,也给他们一个机会,只要余扶罗,丘力居愿意率部归义,为大汉驱使,幽,凉,并三州之地,河西,河套尽皆可以为他们划一块放牧牛羊的地方。”
“另外,我记得前汉有一座城池,名叫范夫人城,他们也是屯田,能在大漠之中屹立百年不倒,这难道不是告诉了我们,草原也是可以屯田的?”
草原当然也可以屯田,只是需要某种催化剂而已,但是皇帝不会告诉他们,因为这是皇帝对付天下士族们的杀手锏。
当草原上种起了麦子的时候,就是汉民族进军漠北的时候!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在土地里刨食的民族,只要是能种田的土地,这个民族将会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快速种满粮食,迅速同化这块地盘。
这才是,自古以来!
要知道,从秦朝开始,修筑长城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单纯的防御而已,不信?举个栗子:马邑!
戎狄向来有野兽之心,不讲道义。
他们一强大起来就施行暴力,一旦衰弱,就顺附朝廷。
正因为如此,周宣王时,有戎狄南侵,逼近周都之事;
汉初时,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的四十万大军包围在白登,有了著名的白登山之围。
每当匈奴强盛,以前各个朝代都认为这是最大的忧患。
当单于远居塞外时,朝廷对于匈奴单于及其部属,均不能直接控制。
于是,朝廷就要诱导单于前来长城以内,叫他归顺,因此才能使羌夷失去统帅,群龙无首,因为单于居于内地,就使周围诸胡人部落得以安顺。
荀爽目放异彩,对面前的这位的印象再次被刷新,恭敬道:“圣明无过陛下!”
皇帝摆了摆手,道:“没什么圣明不圣明的,还得多亏荀公珠玉在前,我不过是捡了些好听的来说罢了!”
皇帝思考一番,接着道:“不若在上林,西苑等离行宫距离稍近的空闲地上作生产试验,若是果真可行,再于关中之内推广。”
这是试点的方法,自然是要在皇家林苑上林苑,西苑中实行了。
作为汉家的皇家园林,上林苑有个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并不阻止百姓踏入园林中,甚至皇帝为了收拢民心,还主动将一些流民纳入了园林,成为皇帝的佃户。
不要租子的那种,比如,有时候皇帝开心了,自然是要赏的,免租吧,不开心了,我可以悲伤,你们不能跟着我悲伤,所以,又免租吧,我结婚了,普天同庆,免租,我驾崩了,你们还是免租。
额,这就导致了上林苑里的农民,甚至到了比野兽还多的地步,除了皇帝的行宫以外,上林苑最多的也是农田,正是作为试点的最好地方。
其次,就是设计和制作新型的配套农具,为顺利推广屯田法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在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当然是三脚耧和毕岚车。
当然,毕岚车就是水车,因为是毕岚所草创,所以叫法是毕岚车,其次,毕岚车也只有个雏形而已,远远达不到皇帝的标准,就这,还是关中所独有的特色。
再次是利用行政力量在京畿内要郡守命令县、乡长官、三老、力田(地方小农官)、有经验的老农学习新型农具和新农具耕作的技艺,为推广屯田法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四是先在命家田、三辅区域公田上作重点示范、推广,并逐步向边郡居延等地发展。
最后在边城、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三辅、太常、弘农(今河南西部)等地作广泛推行,并取得了成效,从而得到民皆代便田的成功。
荀爽恭敬道:“前些日子陛下已有诏旨裁汰诸军老弱,为防其闲散滋事,不妨单独设立屯田校尉等官督促开荒,屯垦备粮。
如今既然陛下愿意实行屯田,臣以为可施以民屯之法,广招残弱军民垦荒,分发田地。
不出三年,关中当仓廪丰满,百姓安乐。”
皇帝一拍巴掌道:“好主意!”
当然,荀爽不会告诉皇帝,这样做会让土地兼并更加严重,会让无数的流民成为豪门望族的佃户,奴隶,要知道,他是站在士族门阀立场的。
当然,皇帝自然也不会告诉荀爽,自己就是在引诱这些人将手里的那些奴婢佃户们都放出来屯田,然后......
嘿嘿,到了朝廷手里的流民,自然是是不可能再还到他们手里的了!
皇帝更不会告诉这群土冒,有种东西叫战争红利,移民戍边2.0!
到时候,你们手里的奴婢,就是最忠于大汉的子民,将为大汉凿穿西域,教化中亚尽一份力!
两只心怀鬼胎的老狐狸对视一眼,各自察觉不妥,连忙收敛眼中的笑意,荀爽想了想,接着道:“近年天多旱时,螟蝗势必肆虐,臣以为当命地方招募流民、或趁秋收之后征集百姓疏通六辅、郑国等渠,以备不时。”
皇帝点了点头,道:“我原本就有意先在京兆、扶风、冯翊、弘农等郡县属官增设农曹掾,专司流民屯垦一事,以五十人为一屯,五里置屯营。
诸农曹掾虽隶属郡县,但屯田岁入、耕种、仓储皆归大司农直辖调遣。
其次,屯田所需种子、耕牛和农具等,皆由太仓和地方府库提供。
至于屯田所出,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各半。屯田之民在屯田年限未满之年,不得擅离所在。”
此事就交予荀公传达尚书台,通令朝中各家大族,为朝廷屯田尽一份力!”
“唯!”
皇帝带着笑意,拍了拍荀爽的肩膀,道:“荀公果真是我股肱,此事若成,荀公当可以拜相也!”
荀爽心头一喜,知道皇帝这是许他重诺,连忙道:“臣当尽心竭力为陛下牛马走!”
同时,荀爽也在心中打定了主意,此事必须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