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自然是不知卢植的心思的。
最近他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尤其是被皇帝一顿狠批以后,去面见了太后的他才明白,自己当时的举动究竟是多么的蠢。
无论怎么说,宦官永远都是皇帝身边的家奴,但是外藩带兵入京,矫诏,让士族聚拢兵马,为了诛宦官而对士人清流们妥协,这才是为大汉的天下埋下了庞大的祸根!
从被皇帝的怒骂中缓了过来的何进,此时身心俱皆大好了,自然就来了尚书台中。
“臣进,见过国家。”
何进终于也学会了谦恭二字,对皇帝见礼,又对二位同僚,数位郎、丞一一问候。
“起来吧。”
皇帝关切的说道:“太尉这才刚刚病愈,现在朝中的事情不多,你大可多休养些时日,不必这么早进宫来。
国事虽然要紧,但身体也很重要,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说我苛责臣下?”
袁隗深深看了皇帝一眼,何进之所以能这么快就重回尚书台,还不是有皇帝在背后的放纵?
何进咳了几声,道:“臣蒙陛下挂念,心里不胜感激,只是今天实在是有不得不直言之事,须面陈陛前不可。”
“哦?”
皇帝好奇道:“不知道是什么事?”
另外二人也看了过来。
难道这何进一回来就要搞事情?
何进俯身行礼,道:“臣自受任尚书台以来,顿感无上惶恐,恐陛下托付不效,故,臣进,恭请陛下立下尚书令。”
袁隗闻言一愣,心里似乎积蓄了一口积年的老血想要喷涌而出。
他厚着脸皮,领着爵位,六七十岁的年龄了,还赖在尚书台上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名与利?
结果就这两样东西,还被皇帝一样一样的抓在了手中!
今天,何进还来了这么一出,顿时让袁隗感觉到了一阵天昏地暗的感觉。
与之相反的是卢植,听到何进的话,卢植再度松了一口气,何进可不会推举袁隗这个老东西做尚书令。
接下来就是何进与袁隗的斗争了,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皇帝也有些发愣,没想到他会做这样的抉择。
尚书台里多一个尚书令,就是对尚书台权柄的一次分割,这对皇帝来说自然是好事,但是对他们这些尚书台实质上的头领来说,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皇帝环顾一周,温和的声音道:“卿等以为,此事如何?”
袁隗铁青着脸,不作回答。
卢植低着脑袋,就当没听见,其余众人同样低着脑袋,生怕被皇帝捉起来,只有何进一人梗着脖子,迎着皇帝的目光,一副忠臣的模样。
皇帝心中都要笑出了声了,对何进的态度更好了几分,询问道:“那爱卿以为,何人可堪尚书令一职?”
袁隗调整了心态,抬头看了一眼何进,主动出声说道:“臣以为,弘农杨氏杨文烈之子,杨彪或可担任尚书令一职!”
何进看了看袁隗,道:“臣以为,扶风马氏马日磾,或许也可担任尚书令一职!”
卢植见皇帝的目光投了过来,不禁苦笑一声,不过还是说道:“臣以为,刘幽州也可以受任尚书令之职!”
皇帝大笑道:“这偌大的尚书台也就几位爱卿撑着,朕正想着这台阁之间是否泰国空旷了,舅父便提出了此事,真是甚合朕意!”
“既然三位爱卿都推举了人选,朕自然是不吝重用,三位爱卿速速拟诏,着令三人赴京。”
三人低头,齐声称唯!
......
冀州,邺城。
冀州自古以来便称为九州之首,土地肥沃,民众百万。
在史书上,汉末大乱的时候,时任渤海太守的袁绍借公孙瓒的兵势、迫使韩馥相让冀州之后,袁绍的实力便突飞猛涨,几次与强势的公孙瓒用兵而不落下风,隐隐然有了河北第一诸侯的态势。
当然,若是没有奋武将军公孙瓒,袁绍便足以担得起这个名头。
要知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动天下,除了弘农杨氏能与其比肩以外,袁氏就是大汉朝一等一的望族门阀。
为了抵抗阉宦,袁杨一体,彼此结亲,可谓声势惊人。
而,后来的杨氏选择了在朝廷博出位,与袁氏在地方上建立势力的观点早已产生分歧,在短期之间,杨氏在朝中几经波折,折了好几位嫡系,势力大减,徒留袁氏在地方上称雄,问鼎天下,以至于后世人在读这段历史时只知汉末的顶级豪强有袁氏,而不知有杨氏。
但从长远来看,杨氏才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最后赢家。
四世三公,西晋三杨,十一宰相世家,无不昭示着杨氏的恐怖!
由于杨氏的立场随着皇帝的态度以及朝政方针的变化而转变,对袁氏敬而远之,没了杨氏在地方上与袁氏争风头,汝南袁氏可谓一家独大,关东莫敢与之争锋。
而作为袁氏嫡系之一的袁基,袁氏的继任者之一,袁基所在的州牧府自然是汇聚了无数人才,文臣武将,各列一行,甲士精锐,气象不凡。
此时的袁基方才四十出头,丰神俊朗,仪态不凡,头戴着当下朝廷之间最盛行的进贤冠,颔下须髯修剪得一丝不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他的面色和善,如其祖父当年的模样一般,说的是圣人之言,讲的是榖粱的微言大义,几乎都要成了孔圣人复生了。
当然,在众人的眼里,袁基是什么样的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众人对他,还是很服气的。
而现在,州牧府众人对袁基的映像都是能听良言,能处善断,还有一个温和的性格,简直就是作为主公的不二人选。
眼下州牧府大体该有的文臣武将都已聚集一起,交头接耳的不知在说些什么,袁基端坐在正中主位上,微阖着眼,悄然沉思。
终于,见火候差不多了,他轻咳一声,很快止住了场面的纷乱。
他目光清亮,将场中诸人的脸色都扫视了一遍后,便将眼神放在眼前的青砖上。
袁基朗声道:“基奉天子诏领幽州牧,总御军政,今初至幽州,不甚了解此中政事军务,还望诸君子多多辅佐,若得大治,基定不吝上疏陛前,为诸君子加官进爵!”
“同时,也请诸君子管束人手,莫要扰乱民生,仗势欺人,陛下向来亦厌恶仗势欺人,欺凌百姓者,若是在此时恶了陛下,恐怕我等就永远也不能再回雒阳了。”
众人齐声称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