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存亡之秋

探讨季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

存亡之秋 学者凤鸟 5691 2024-07-06 15:40

  我和圈里很多朋友,甚至大佬,经常谈起季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

  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曹魏大将钟会8月出兵,短短过去3个多月,11月就灭亡了季汉。

  这里到底隐藏了哪些玄机?我们可以正常探讨一下。

  我们从多个方面探讨那年的季汉。

  一,内政方面。

  当年季汉内政主要由谁负责,拍板者是皇帝刘禅,刘禅喜欢宦官黄皓,黄皓又迷信巫师。所以刘禅-黄皓-巫师成为一条线。

  据陈寿《三国志·姜维传》记载,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在前线的大将军姜维察觉魏将钟会治兵关中,可能会南犯。于是立即上表,请成都方面让张翼、廖化二位将军率军增援军事据点阳安关口与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当表文落到黄皓手中时,黄皓请教巫师,巫师说魏军不会来,黄皓便相信且告诉刘禅,刘禅即压下军情,没有告之诸臣,便错过了出兵增援前线的最佳时期。

  当然,刘禅-黄皓-巫师在当时只能算季汉内政的一条暗线,还有一条明线是尚书台。

  尚书台是季汉的内政中枢机构,负责发布国家政令。特别在诸葛亮去世后,尚书台发挥着重要作用,尚书台的长官叫尚书令。

  诸葛亮去世后,尚书令先后包括蒋琬、费祎、董允,这些人本质忠纯,颇有才干,能妥当处理国内政务,又能抑制宫中小人,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未有差错。

  然而到了后期,尚书令先后包括陈祗、董厥、樊建,这些人的才干比不上前任,对国家的治理,小人的抑制皆不到位。

  当时间到了景耀四年(261年),诸葛亮之子,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成为尚书台一把手,与董厥、樊建等掌控尚书台事务。历史上对他们的生平记载很简略,基本都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传》对三人政绩未有明确记载,但留下:‘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好往来。’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当时宦官黄皓专权,这几个人虽然统领政事,但没有抑制黄皓,且只有樊建不与黄皓往来。

  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掌控尚书台三年,直到季汉灭亡。

  那姜维呢?很多人以为姜维是军政长官,其实并不是,姜维在这一时期只有指挥军队北伐的权力,而无力处理内政。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是皇帝刘禅,刘禅就是这样安排的。

  那么诸葛瞻(尚书台一把手,掌内政)、黄皓(宫中专权,皇帝宠幸)、姜维(最高统帅,掌北伐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可谓非常恶劣!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孙盛异同记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

  可以看出,当姜维在前线征战却没击败邓艾,拿下凉州诸郡时,诸葛瞻等人在国内立即行动,以姜维好战无功,使国内疲惫不堪为理由,上表弹劾姜维,决定以右大将军阎宇取而代之。

  另有陈寿《三国志·姜维传》记载: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

  从这段可以看出,当时宦官黄皓玩弄权术,右大将军阎宇和黄皓相勾结,黄皓阴谋废掉姜维,用阎宇代替他。姜维便怀疑黄皓。所以感觉自身危险,就不再返回成都。

  宦官黄皓自陈祗时代开始干预朝政,已经十几年了,罗宪、刘永、陈寿等皆被排挤。

  若姜维头铁率军返回成都,诸葛瞻给他安排的新职务是益州刺史。益州刺史是地方长官,仅负责蜀中诸郡事务,不再掌兵,不进尚书台也参与不了国事,姜维便被边缘化了。

  诸葛瞻想搞姜维,黄皓想搞姜维。姜维在朝中势单力薄,怕被诸葛瞻、黄皓搞掉,为求自保,只能长期在外,屯田沓中。

  看到诸葛瞻、黄皓、姜维三人关系如何恶劣,皇帝刘禅有什么反应?说好听点,刘禅希望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彼此制衡。说难听点,刘禅就是在和稀泥,他自己年纪也大了(57岁),懒得管了。

  当时的情况,可谓一团糟。

  二,军事方面。

  景耀六年,季汉的军队有多少人?曹魏统计是九万,王隐《蜀书》统计是十万二千,差不多就是九到十万之间。

  大将军姜维名义为最高统帅,但他直接指挥的军队,只有数万北伐军。

  具体来看。

  北线:右骠骑将军汉中都督胡济的汉中军,近两万人。姜维在北伐时根本调不动。胡济和姜维的关系可谓不咋地。后以军令将胡济调到汉寿。

  东线:右大将军永安都督阎宇的巴东军,一万人。因为要防备东吴,姜维无法调动。另外阎宇和诸葛瞻、黄皓之间关系较好,使阎宇一度有机会取代姜维。另外同年阎宇被刘禅调往成都协防,还未到达,刘禅先投降了。

  南线:安南将军统南中诸郡事霍弋的南中军,近万人。因为要负责南中诸郡,南中人能安定已经不错,姜维哪里还调得动。霍弋是作风正直的将军,听说魏军来伐,上表要来成都协防,被刘禅拒绝了。

  京师: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的羽林军,数千人。诸葛瞻和姜维之间是水火不容。

  由此看出,季汉就这么十来万人,又要细分成北伐军、汉中军、巴东军、南中军、羽林军至少五部,这还不包括其他地方的留守军队,比如汶山郡地区。

  细分之后,姜维就这么几万人,北伐一直没成功,国内环境又如此严峻,所以不敢回成都。这样的形势,这样的军队,又该如何能挡住敌人的进攻,之后来讲。

  三,人心方面。

  名儒谯周,被誉为蜀中孔子,他有很多学生,包括太子刘璿、尚书文立、巴东太守罗宪、太子洗马大将军主簿李密、黄门侍郎卫将军主簿陈寿等。然而这样的人物,却在最后时刻劝说皇帝投降,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当时蜀人或蜀中士人对季汉朝廷非常不满,甚至失望透顶,而最敢说话最愿意出头者,便是谯周。

  谯周著《仇国论》是投降主义言论,当时又流传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在蜀地有一定市场。陈寿《三国志·杜琼传》记载,周曰:‘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

  意思是谯周跟人讲:刘备的备,是具,足够的意思。刘禅的禅,是禅让,授予的意思。如同说刘氏已具备了,应当授与他人了。

  谯周凭蜀中士族与大学者身份,不断搞事,搞了许多年都没被治罪,为何会这样,可能这便代表蜀中士人的心声,也可能当时季汉高层已经麻木了。

  蜀中士人不满姜维北伐,不满陈祗、黄皓操权,或许更不满在于荆州人长期垄断高层建筑。

  我们看看景耀六年高层中的荆州人都有谁: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辅国大将军董厥、尚书令樊建、尚书仆射张绍、尚书张遵、右大将军阎宇、右骠骑将军胡济、右车骑将军廖化、镇军大将军宗预,甚至包括皇帝刘禅等一大堆人,高层快被这些荆州人霸占完了。

  那么蜀人呢,光禄大夫谯周,左车骑将军张翼,大尚书卫继,尚书文立,尚书程琼等寥寥数人,人少不说,还掌握不了核心权力。

  数十年来蜀人大量出钱、出人、出力,自己又做不了大官,国家又看不到希望,图啥呢?当魏军兵临城下之时,干脆投降算了。

  当时,皇帝刘禅本想去南中避难,被谯周一番劝谏(威胁)给吓着了,所以就直接投了。

  我们看到谯周在危机时刻可耻的卖国行为,同时也能看到皇帝刘禅甚至整个季汉高层在蜀中人心建设方面,确实做的不咋地。

  四,邻国方面。

  景耀四年(261年),这一年诸葛瞻统政,吴国派五官中郎将薛珝出使季汉,并求马匹。薛珝来到蜀中,观察季汉国情。习凿齿《汉晋春秋》记载,薛珝回去之后告诉吴主曰:‘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突决栋焚,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意思是季汉朝堂已经听不到正义的言论,蜀中百姓因营养不良而面有菜色...当建筑物被焚毁时,如燕雀般怡然自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薛珝为何要这么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时季汉国情确实不被看好,感慨遇到了危机。另一种是薛珝故意恶心季汉,巴不得季汉赶紧灭亡。相比之下,哪种可能性更高?我个人偏向于前者。因为季汉和吴国长期结盟,唇亡齿寒,若季汉灭亡,吴国可以独存?或者说吴人有信心有能力早于曹魏发动灭蜀之战,从而抢占地盘?恐怕是不能。

  若是前者,便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吴国人确实看到了季汉国内的问题,薛珝的言论只是更直接一些。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也确实如此。

  五,敌国方面。

  这一时期,曹魏进入权臣司马昭统治时代。司马昭或许不如父亲司马懿、兄长司马师那么厉害,但也非泛泛之辈,也是很有能力的人。这体现在他能成功接班司马师,平定淮南三叛,不怕得罪人杀掉嵇康,贾充弑君快速善后,合理使用诸将抵抗季汉北伐,吴国向北用兵,多次辞让晋公之位等。

  司马昭凭才干使曹魏情况逐渐稳定下来,又为摆脱魏帝曹髦之死给自己带来的声誉问题,同时再给自己‘上位’晋公、晋王获得政治资本,便开启了魏灭蜀之战。

  当时魏国疆域广泛、人口众多、军队强大、粮草充足,稳定数年,非常可怕。反观季汉处于国小民弱,臣子勾心斗角,宦官操弄威权,皇帝昏庸无为的状态。所以司马昭此时发动伐蜀之战,时机可谓选对了。

  司马昭所选伐蜀将领钟会、邓艾,皆非菜鸟,钟会被誉为‘魏国张良’,与司马昭谋划伐蜀多年,邓艾作为老将常年与姜维交战于陇西,安排这两位将军挂帅,非常合理。只有诸葛绪或许稍微差点,但也无伤大局。

  当年诸葛亮《出师表》中: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存亡时刻,在三十六年后终于还是到来了。

  我们看魏灭蜀之战的具体进展。

  魏将钟会、邓艾、诸葛绪率十八万以上军队南下伐蜀时,汉将姜维北伐军、汉中方面军队,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七万人(姜维约五万、汉中及其他地区约两万)。十八万对七万,魏军兵力占优。

  况且张翼、廖化、董厥的援军因之前延误军情而来迟,未能及时赶到前线。

  魏军的进展非常快,姜维只能放弃沓中回救汉中,成功摆脱魏将邓艾、诸葛绪的夹击,与来迟的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合兵于白水关。

  这时汉中阳安关口已被魏将钟会攻克,汉军防线被击穿,姜维只能带着五万将士退守剑阁,建立全新防线,挡住钟会十三万人继续南下的脚步。

  另一方面,魏将邓艾见姜维守卫剑阁,钟会受阻,决定率三万人偷渡阴平,抢占江由,开辟第二战场。

  季汉方面由诸葛瞻率羽林军增援江由。诸葛瞻在军事上有自己的考虑,便不听黄崇建议,于是抢占江由险要失败。江由守将马邈投降邓艾,诸葛瞻见况放弃涪城。涪城以前由大司马蒋琬经营多年,是一座军事坚城,非小城,不知诸葛瞻为何轻易放弃。

  诸葛瞻不进江由、放弃涪城,退守绵竹,导致魏军长驱直入。邓艾与诸葛瞻相遇于绵竹,诸葛瞻被邓艾激怒,率军出战,被魏军斩杀。

  说句事后诸葛亮的话:诸葛瞻非常忠诚和勇敢,但提到军事素养,显得不太合格。

  邓艾突破绵竹,乘胜进击,又拿下雒城,逼近成都。此时姜维再坚守剑阁,已意义不大。

  魏灭蜀之战,魏军的战术更主动,坚决,成果明显。汉军的战术较被动,迟疑,屡遭失利。

  魏军在军事上完胜汉军。

  结合内政、军事、人心、邻国、敌国等多方面因素可以看出,季汉在这一年确实问题很大。恰好这一年敌国给与了致命一击。

  另外说点不一样的。

  魏灭蜀之战,三个多月就结束了这场战争。吴国方面想趁机捞点便宜,但吴将陆抗、步协等率三、四万吴军,花费半年却拿不下汉将罗宪以两千弱兵守卫的一座白帝城,这又是为何?

  房玄龄《晋书·罗宪传》记载,宪曰:‘本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我难,而邀其利,吾宁当为降虏乎!’

  当吴军来犯,罗宪见况说:‘我国覆灭,吴国是唇齿之邦,不抚恤我们的灾难,却想求利,我怎可能作吴人的俘虏!’

  从这话中可以看出,虽然魏军还未正式接收白帝城,但白帝城的将士明知自己处于危机,却依然不被吴人武力所屈服,坚决战斗到底。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或许只能怪东吴自己了。

  昔日背刺关羽是旧账,如何季汉覆亡即侵犯是新账,旧账新账一起算,便不会让东吴得逞。罗宪在白帝城遭遇极大困难,没有选择投降,没有跑路,挡住了吴军半年的围攻,半年后魏将胡烈出兵解围。若没得到解围,罗宪的结果便是城破战死。

  罗宪归晋后,官至陵江将军、武陵太守,率军攻取了东吴占据的巫城。

  南中霍弋归晋后,官至南中都督、交州刺史,出兵席卷了东吴占据的交州地区。

  季汉的故事,无论是早期创业,还是最终结局,都给后人带来太多的震撼。

  《存亡之秋》八卷五十五万字已完更,这篇是根据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常璩《华阳国志》、房玄龄《晋书》、王隐《蜀书》、习凿齿《汉晋春秋》等历史文献改编的文学小说系列,基本还原了季汉的亡国之史。

  当然很多问题没有交代清楚,如诸葛瞻弹劾姜维的表文原件,如将军阎宇的下落,如钟会之乱的诸多疑惑,这些问题在当前已有历史文献中皆找不到答案,只能期待以后考古。

  想和作者交流,想加入历史聊天群的朋友,皆可加V:PX13China。加群不收费,只等君共鸣。当我们在茶余饭后之际,谈论起过去存在的那些真实人物及故事之时,皆会令人激动澎湃,感慨不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