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洛伊对刘备的死并没有太过的悲伤,相比较于关羽张飞,他跟刘备的感情相对淡了一点。
时间一晃过了五年,三方势力虽有小的摩擦,但未曾伤及动脉,主要都是以养精蓄锐为主。直到有一天,曹丕驾崩了,这个短命鬼。曹睿继位,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简简单单司马懿就伺候了三代魏主,成了一个三朝老臣了。蜀国觉得自己行了,准备发兵伐魏,临行前还给刘禅写了一篇后人及其讨厌的文章《出师表》,为什么说讨厌呢,篇幅又长,考试出题的概率又小,你说说就一分,但是你却要背八百字左右,是不是很讨厌。
洛伊想了个很损的主意,你诸葛亮不是要伐魏吗,行,魏军将士给我全员背诵出师表,一方面自己尝尝当老师的滋味,另一方面加深士兵对诸葛亮的恨,可以大大提升士气。自己也跟着拜读拜读,就当重走高考之路了。
“来,跟我一起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给魏兵恨得都直牙痒痒,一刀捅死我吧,背这个玩意太遭罪了,诸葛亮有病吧,打仗就打仗,费什么话啊。现在整个魏国的士兵都恨不得把诸葛亮这三个字贴在脚底板,太可恨了。
即便是如此憎恨诸葛亮,首次交锋还是失利了,魏国刚刚换主,举国上下还比较动乱,给了诸葛亮可乘之机。
魏延认为曹魏关中守将夏侯楙怯懦无谋,于是向诸葛亮建议,由自己率领五千精兵,从褒中沿着秦岭往东行进,到子午以北,奇袭关中,就像当年的韩信一样,与诸葛亮异道会师于潼关。但诸葛亮认为这样进军过于凶险,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
诸葛亮让赵云率领一支疑兵出褒斜道,占据箕谷,佯攻魏国关中地区,吸引魏国主力部队的注意力。诸葛亮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进军祁山。
由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突闻诸葛亮率大军杀来,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放弃守城向东逃窜,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
顷刻间,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陇西郡太守游楚坚决抵抗。曹魏整个朝廷“朝野恐惧”。
“众位爱卿,如何是好啊。”
“不如派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前去救火。”
“对,朕的骠骑大将军呢?”
“臣在。”
“朕命你为三军统帅,亲自指挥,切记要将蜀军赶回到汉中去!”
司马懿鬼魅一笑“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