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一百一十二章 巩固大汉政权

  刘邦定魏地时,靳歙以骑将身份加入。反秦灭楚,靳歙是刘邦最忠实的战将。

  追杀项羽,他没有请封,主动参加作战。可以说,靳歙跟随刘邦时间早,又有军功,深得信任。尤其是对楚作战,靳歙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次,刘邦让靳歙出战,是想一战而灭掉临江国。

  靳歙出战,表现很优秀,他取得了骄傲的成绩:攻破临江国,活捉临江王共尉。

  伐临江国之战,有一个人值得提,他就是黄极忠。他的一生,也是励志传奇,从盗贼成为将军,再到封侯。

  来看一下这个人物,从群盗之长,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成为一方诸侯。

  先来看一下,黄极忠的个人简历。

  他有个显赫的身份:春申君黄歇之孙。

  春申君黄歇,不仅是战国时代楚考烈王时的权臣,还被评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

  黄歇有这些荣誉,是因为做了这几件事。

  1.舌战秦臣:白起三伐楚国,打得楚顷襄王迁都。黄歇奉命,出使秦庭。

  2.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陪楚考烈王在秦国为质十年。

  3.以偷梁换柱之计,送楚考烈王归国。

  4.助赵伐秦,北上亡鲁。

  按照春申君黄歇显赫战功,黄氏一族,在楚国发展,会越来越好。

  历史,总是充满意外。

  楚考烈王死后,权倾朝野的黄歇,被不是很出名的人物李园干掉。

  黄氏一族,也随着黄歇被诛,家道中落。

  秦始皇灭楚,对黄氏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其父黄疵,在秦是博士。但,混的太差。及至黄极忠时,为了生活,只能落草,成为盗贼。

  黄极忠这个人物出生显赫,向往先祖的荣光,更不甘于平庸。哪怕要做盗贼,他也要做最大那一个。

  他个人能力也不错,成为诸盗之长。

  太史公留下了这样一条信息:以故群盗长为临江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这条信息,也表明了黄极忠个人能力不错,手底下有很多人。

  黄极忠最初在南郡为群盗长。但,这个人有理想,有眼光,还会选择。

  诸侯反秦,他也积极加入。但,他没有彭越厉害,能够自立门户。他做了人生第一个正确选择:以群盗长的身份加入共敖(楚怀王任命为攻打南郡统帅)。

  共敖很高兴,封他为将。

  项羽亡楚,封共敖为临江王。黄极忠的身份,从群盗长成为开国大将。

  随着共敖死后,共尉继位。共尉在天下局势明朗,还敢与刘邦作对,真是勇气可嘉。

  不仅汉军不看好,就连临江国大多数人都不看好。黄极忠具有明锐的洞察力,对时局有精确的判断,再一次做出了正确选择:以临江将的身份,率领部将,投靠汉军。

  这一次,黄极忠又选对了,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成为汉军将领,日后封侯。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一个现象:人生的选择,很重要。

  靳歙是能打的名将,黄极忠投靠汉军。临江王共尉的悲剧开始了。

  来看靳歙取得了骄傲的战果:别定江陵,降江陵柱国、大司马以下八人,身得江陵王。

  随着江陵城被破,临江王共尉被俘。这场刘邦称帝后第一战,大汉的立国之战,以大汉王朝胜利结束。

  对于共尉的生死,靳歙不能做主,也不能做主。

  靳歙做了一个决定:将战俘共尉押送到洛阳让刘邦发落。

  可怜的共尉,有勇气站出来反对刘邦,却没有勇气战败后,守卫王者最后的尊严。

  魏王咎,打输了不降,选择自杀。

  项羽走到山穷水尽,也不降,选择乌江自刎。

  王者,都是有尊严,有傲骨。他敢做,就能承担后果。

  哪怕是死,也不会承认自己做的事是错的。

  可以输,绝不认输。

  共尉没有这种思想觉悟,他输了,认了,误认为刘邦会放过他。

  事实告诉他,想多了。立场斗争,刘邦向来是恩怨分明。一旦开战,刘邦不会手软。

  共尉输了,就会面临来自刘邦的审判。

  这一次,刘邦没有表现出君王气度,做了一件事:斩杀共尉。

  刘邦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谁敢挑战大汉天威,只有一个结局死。

  刘邦把共尉当成反面教材,抓典型。

  谁敢反他,绝不手软。

  大汉王朝立国之战,刘邦称帝后第一战,开局很好,打赢了。

  刘邦称帝后,连续干了两件大事:

  1.分封功臣,团结部将,凝聚民心。

  2.攻破临江国,大汉王朝立国之战取得胜利。

  做完这两件事,刘邦要考虑项羽建立西楚霸王时代的问题:如何让天下长治久安。

  项羽是这样做的:

  1.强大的诸侯,将其疆域缩小,削减他们的影响力。自己的地盘最大、最好。

  2.裁减诸侯拥兵数量。

  比如,刘邦被兵力压缩到三万人。

  3.让诸侯各司其职,回到自己封地。

  刘邦也是这样做的。

  1.刘邦的地盘最大,不仅有秦故地,还有魏赵齐部分疆域。如果说项羽在东边是霸主,刘邦有能力被称为西边霸主。

  2.缩减诸侯势力,裁减军力。

  3.让诸侯归国,各司其职。

  但,刘邦有两点不一样。

  首先,分封跟他打天下的人,一百多位侯。这是团结部将,凝聚民心。同时也是告诉跟他天下的人,跟我刘邦混,不会亏待你们。

  这就等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起打天下,一起治理天下。

  其次,防范诸侯有异心。毕竟,分封这件事是很累人的,难免会不周全,忽略掉几个人。

  项羽就是因为忽略掉几个人,进而引发了新的战争。

  刘邦也在想,项羽分封那么多诸侯,广泛施恩,为什么那些人得到好处,不感激,反而多仇恨。

  诸侯叛楚,让刘邦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人不可靠。

  一旦有人出来挑事,他们不会成为拥护刘邦的平叛者,反而还会成为闹事者。

  为了让诸侯有后顾之忧,刘邦干了一件事:扣押人质。

  不过,刘邦采取的方式,比较柔顺。他找了一个理由:陪读。

  刘邦将诸侯子弟,留在关中,表面上给了他们无上荣誉,与未来皇帝一起学习的机会。暗地里,是扣押人质,对诸侯不信任。

  对刘邦忠诚,读书少,思想单纯的人,就不会觉得有什么。

  可,有异心,读书多,想的多,要得多的人,就会觉得刘邦不信任他们,太欺负人了。

  为了安抚住这些人,刘邦还有其他措施:免除赋税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国去的免除赋税徭役六年,国家供养他们一年。

  这个条件,相当丰厚。你若不满意,还敢提条件,只能说明有异心,是个危险人物。

  刘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留住了诸侯王子弟,让他们有了后顾之忧,还让他们没有选择。

  这是一种高明的手段。

  诸侯王响应刘邦号召,各司其职,回到自己封地。

  对内,刘邦安抚跟他打天下的人。

  对外,又攻破临江国,震慑反对者。

  刘邦重拳出击,大汉王朝开始正常运转。

  看着劳动成果,刘邦很开心。为了彰显自己功德,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宴请群臣。这场酒宴又会暗藏怎样的玄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