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一百零九章 分封功臣(上)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在汜水祭告天地,正式登基,宣告大汉王朝建立。大汉王朝四百年基业,从这一刻开始。

  刘邦成为皇帝,回到洛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部将。

  于是,刘邦根据部将所取得战功,进行分封。这一次,刘邦分封一百多位诸侯。

  这些人物是谁,欢迎看汉初功臣分封列表。这里挑选,排在前十一位的人,进行说明。

  1.酂文终侯萧何。

  2.平阳懿侯曹参。

  3.宣平武侯张敖(王爵被夺)。

  4.绛武侯周勃。

  5.舞阳武侯樊哙。

  6.曲周景侯郦商。

  7.鲁母侯疵。

  8.汝阴文侯夏侯婴。

  9.颍阴懿侯灌婴。

  10.阳陵景侯傅宽。

  11.信武肃侯靳歙。

  这次排名,是以加入刘邦阵营时间,以及取得战功多少。这份名单中,对于第一名萧何和第二名曹参有争议。

  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这个安排,曹参本人不接受,朝臣很多人也不接受。

  曹参是聪明人,他不发声,其部将和朝臣也会替他发声。这些大臣不满,不只是抱怨。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就会拿出证据,来说明谁是第一。

  这些大臣说了这样一句话: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有支持曹参的人,就有支持萧何的人。支持萧何的人,留下了一个名字,他叫关内侯鄂君。

  关内侯是什么爵位,先来看一下,大秦军功授爵制度。

  秦孝公时,为了变法图强,以卫人公孙鞅(商鞅)负责两次变法。为了调动国内所有人积极性,公孙鞅给平苦大众,提供了一条当官渠道:军功。

  你读书不行,没有关系。

  你会打仗,一样可以当官。

  为了避免,某些人一步登天,没事干。公孙鞅又给军功划分等级,总共十六级。

  它们是: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

  大良造是最高等级,公孙鞅(商鞅)、公孙衍(犀首),这两位曾在这个位置上发光发热,绽放光彩。

  秦昭襄王时,秦国打的仗很多,而且都是大仗、硬仗。其中又出现了一个人,他叫白起。从出道就以火箭般速度,飞跃上升。

  用了十年时间,成为秦国大良造。

  但,白起还年轻。

  秦国还有很多仗要打。尤其是白起三战把南边的霸主楚国,揍得没有还手之地,楚顷襄王被逼无奈,只能迁都。

  白起有功,就要赏赐。所以,秦昭襄王又增加了四个等级: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白起伐楚,被封为武安君。

  长平之战,白起再一次立下大功,面临无官爵可封。也可以说,白起是唯一一个能够用军功抵达权力巅峰的男人。

  关内侯鄂君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但,从他官爵来看,他也是差点抵达军功授爵顶峰的男人。

  从这个爵位来看,能够得出两点信息:

  1.他是关中人。

  2.他的战功显赫。

  又通过脑补,说明他在关中有势力,有威望,还有影响力。

  接下来,看一下关内侯鄂君说了什么,进而造就了萧何,汉初第一侯的名声。

  关内侯鄂君发表了三个问题:

  1.刘邦对战项羽,全军溃败,是谁给他补充军力?

  2.没有刘邦的命令,又是谁,派遣军队前来救援,正好补充了急需?

  3.刘邦征战在外,是谁给他提供粮草,稳定后方?

  这三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萧何。

  关内侯鄂君是文化人,还说了一句话:一时战功(曹参)怎能比万世之功(萧何)。

  朝臣都说曹参军功第一,关内侯鄂君说萧何第一。

  刘邦采纳关内侯鄂君意见,主要有两点:

  1.他有身份,说话令人信服,且说得有理有据。

  2.他看穿了刘邦内心所想,说了刘邦想说的话。

  这件事,让后人看到了一个现象:关内侯鄂君看懂了刘邦心中所想,飞黄腾达。

  现在来谈谈,到底是曹参第一,还是萧何第一。

  先来说曹参。

  他是沛县人,是狱橼(监狱长),也是刘邦沛县起义支持者。刘邦反秦,曹参冲到前面,官爵不断上升,还成为了楚怀王拉拢的对象,被封为建成君,戚令。

  刘邦西进亡秦,曹参也积极作战,等到刘邦入汉中,他被封为建成侯。

  出汉中,定三秦,平西魏,破代攻赵,伐齐,就连韩信南下打项羽,定齐的任务,就交给了曹参。

  太史公记载了曹参的战功: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军侯、司马、狱史各一人。

  从这份名单来看,可谓是战功显赫。

  接下来看萧何。

  萧何是沛县人,也是刘邦反秦支持者。是他提议,让逃亡在外的刘邦回来参加反秦,还派了夏侯婴、樊哙去做他的思想工作。

  萧何是令史,是文人,不是武将。他没有走上战场,但,他做了这几件事。

  1.萧何率领全族支持刘邦反秦,表明态度。

  2.替刘邦稳定后方,粮草、兵源保持不断。

  3.为刘邦留住了一个人:韩信。

  萧何虽没有征战,却为征战者提供了粮草、兵员,刘邦才得以全心全力负责征战。萧何做的这些事,远胜于很多打仗的人,获得第一名实至名归。

  关内侯鄂君说的,正是刘邦想的。刘邦没有取消萧何第一名资格,反而顺水推舟,加大赏赐,准许萧何穿鞋带剑上殿,并封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加封二千户。

  就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

  分封诸侯,出现了一个令刘邦感到意外的现象:张良主动降封。

  刘邦能够夺取天下,张良出谋划策,居功至伟。每一次,都让刘邦化险为夷,最终赢得天下。然而,张良出主意,不被其他人认可。毕竟,那些人都是出生入死,用生命换来的功勋。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很多有战功的武将,不认可张良。但,刘邦认可张良。

  刘邦也很大方,封张良为万户侯。

  刘邦说了这样一段话: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

  于是,刘邦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刘邦对张良这份赏赐,连萧何、曹参等人都比不上。

  可,张良拒绝了。

  当然,张良是有文化的人,拒绝不会很生硬,也不会让别人不开心。张良先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

  这句话,表明了刘邦和张良相遇,也把刘邦的记忆拉回到了几年前。

  张良间接捧了一下刘邦: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

  这句话,既表明了张良有才,也说了刘邦会用人。

  张良摆明了一个观点:陛下赏赐,我很高兴。若陛下真心赏赐,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

  最后,张良才摆出一个态度:不要被封为万户侯。

  刘邦被张良拒绝,没有生气。相反,他很高兴。

  张良有能力,却不居功自傲,十分谦卑。

  随后,刘邦做了一个决定:满足张良的要求。

  从此,也对张良更加信任。

  萧何、曹参、张良等人,分封的事好解决。然,这次分封,让刘邦遭遇了一次大危机。稍有不慎,刚建立的汉家天下,顷刻瓦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