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又制定了相互格斗,走独木桩等一系列训练。
几天下来,虽然又有不少人淘汰,剩下的人更加努力坚持下去。
张风在练兵,秦云这边也没有闲着,英才学堂招募了一百五十名学生,由三女教导,而秦云则继续去实行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农具已经打造了不少,但此时已经到了秋天,不适合播种,不过农业不只是种植,秦云此刻要发展畜牧业,命手下军士在蜀中山地中捕捉牛,羊,鸡,鸭这四类,在城外空地建造一所农场,找专门的人养殖,特别派了专门士兵看守,不得随意买卖出售。
作坊里生产情况不错,就等着能够起运售卖。
秦云眼看发展起来,很是高兴,这虽然只是雏形,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就等验收成果了。
不过还得解决一件事,就是东吴方面,得向刘备上一封奏疏,这是关系到今后蜀汉的未来,相信刘备会同意的。
于是上书刘备,把事情一一说了。
刘备这些日子精神和身体逐渐变得好转,他等着秦云的奏报,他要替兄弟报仇,所以不能倒下,不得不佩服他的坚强意志。
这时候,秦云的奏折来到,刘备看到如今蜀郡的农业发展起来,很是欣慰,他看到蜀汉的希望正在一点点的起来,高兴不已,奏折后面写了请求出兵伐吴,刘备看到之后可谓是兴奋不已,胸中复仇之火似乎被激发出来。
刘备按耐住心情,又把奏章递给诸葛亮观看,道:“孔明,你认为该怎样?”
诸葛亮看完奏折后,明白了秦云的用意,蜀汉和东吴始终是要结盟的,可是刘备一心想要报杀弟之仇,就算是他本人心中想再次缔结双方联盟,可是刘备怎能向杀弟仇人低头呢,这也是为什么刘备修建永安宫作为缓和,诸葛亮始终不能开口劝说刘备去和东吴议和。
他心中早就盘算过,既然不能是刘备先低头,那就只能是东吴先低头了,让东吴低头的方式只有出兵伐吴,如同当初大兵压境的情况,只要东吴先派人来议和,这样刘备也好有台阶下,诸葛亮再劝说一番,此事必成,这不仅重新结盟对抗曹魏,还能双方进行经济贸易,从而让蜀中快速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
诸葛亮迟迟不开口说出想法,是有两点原因:一来是夷陵之战虽然不是损失重大,到底还是死了一半的大军,二来是重新征召兵马的话,担心现在经济钱粮无法负担,幸好秦云对付世家的办法有了效果,现在又能提出此举可谓再好不过。乃道:“陛下,秦云果然没有令我们失望,他真的令农事发展起来,又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实在是大汉之福,而且他奏折后面所说的,臣认为可行。”
刘备点头道:“孔明,你说的不错,那是不是就开始再对益州世家下手?”
诸葛亮道:“陛下,恐怕秦云这次还想借助此举再打击一番益州世家,只不过在军队尚未训练完成时,还得好好安抚一下益州世家,此时可不能再动他们,既然秦云此番已经获得十万人口,运送而来的钱粮足够支撑十万大军一年用度,可厉兵秣马,出师伐吴。”
刘备道:“此举正和朕意。”
正在这时内侍来报:刘巴有奏章到,恭敬递上册子。
刘备拿过刘巴的奏章过来看,刘巴在奏折当中所说,一样是要求出兵伐吴。
刘巴自从解开心结,自然全力为刘备效力,他再回成都后,细细思量以后,发现此刻得进行两国重新联合才行。
蜀中毕竟是偏安一隅,道路艰险,不像曹魏拥有经济中心,江南是鱼米之乡的情况,地区的封闭,经济自然有时候发展缓慢,刘巴看到只有入不敷出,再这样封闭下去恐怕会无法追赶魏吴两国,必须进行对外开放贸易。
无论是出于对蜀中经济考虑,还是出于对蜀汉的生死存亡,这双方联合都必须进行。
只是刘巴深知这个难度很大,刘备最看重的就是兄弟情义,当初只是看轻了张飞,就气的刘备差点要刘巴的命,同时也失去了刘备的信任,这让刘巴深有体会。
正所谓杀弟之仇不共戴天,要刘备和仇深似海的孙权低声下气,恐怕是杀了他也绝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刘备再次出师伐吴,让孙权主动来求和,或许还能有求和的机会,在这方面,秦云、诸葛亮、刘巴三人可谓想到一块去了。
刘备看完后,笑道:“不想连子初都提议出师伐吴,想来此事是势在必行了。”
诸葛亮道:“陛下,既然子初也认为可行,那么臣建议先写一封国书送去荆州交由陆逊,让其明白陛下伐吴的决心,看他们如何回复的,再做计较?”
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多年,知道诸葛亮的心思,陆逊作为孙权的重臣,这一战打与不打就看陆逊的态度,关系到蜀吴两国是否能够联合,对此自然没有异议,于是作书一封,命使者送往江陵来,交给了陆逊。
陆逊打开了书信,上面写道:“朕要从川东再出兵攻打东吴,陆将军认为怎么样?”
陆逊看了之后,提笔回复了书信,重赏了使者,让其回去。
刘备看到回信所写道:“恐怕你们的部队刚刚大败,元气没有恢复。应该在外交上谋求和解,这样才能弥补国家的创伤,不应该穷兵黜武。如果当真要强来攻击,到时候怕再也逃不回益州啦。”
刘备看了之后面色一沉,将书信递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了书信后,连连叹息,陆逊虽然将略过人,只是夷陵之战让其意气风发,所以变得傲气凌人,陆逊是以为诸葛亮要留守两川,无法跟随出征,才敢如此说话。
刘备冷声笑道:“既然陆逊孺子如此说话,那么朕也不顾及什么了,就看他此番是不是真的还能让朕回不来。”
目光望向了东边,眼中寒冷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