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掘墓人接连出世 李定国连蹶三将
“怎么回事?怎么就在这个时候伍天锡又整出什么幺蛾子了?”高远十分郁闷的吐槽道,可惜系统丝毫不管他的吐槽,只管着自顾自暇的公布出世名单。
“检测到伍天锡武力破百,随机出世五人!”
“出世第一人:黄巢—武力93统帅94智力82政治75”
“出世第二人:朱温—武力84统帅95智力88政治81”
“出世第三人:尔朱荣—武力82统帅96智力83政治72”
“出世第四人:李自成—武力87统帅93智力73政治65”
“出世第五人:侯景—武力91统帅93智力71政治59”
随着最后一人的名字被公布出来以后,高远刚刚收降雄阔海的好心情瞬间被破坏的差不多了,如同头上浇了一盆凉水。人,而且名声也都不怎么好。
“这次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高远看着出世的这些人物,忍不住的说道,相比于之前出世的那些各有不同的人物来说,这次出来的几乎都是同一类型的人物,都堪称是古代王朝的掘墓人。
黄巢,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的开国皇帝。屡试不第,后来响应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0年,攻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公元884年在狼虎谷兵败自杀。
黄巢的起义相当于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量身打造好了棺材。沉重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瓦解了唐朝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黄巢还有些诗才,有名的《不第后菊赋》、《题菊花》就是黄巢所作。
……
如果说黄巢的出现是为大唐王朝准备好了棺材,那么朱温就是真正将唐王朝一脚踹进了棺材里的人。
朱温早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
后来又归附唐朝反过来镇压黄巢起义,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凭借着镇压黄巢起义的功劳,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唐昭宗天复元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不久又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
天祐四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彻底为唐王朝画上了句号。后来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
……
尔朱荣,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有着卓越的军事能力,平定葛荣起义、击退陈庆之北伐、镇压关陇起义,发动了河阴之变,尔朱荣军事能力虽然不错但政治能力欠缺,后来被孝庄帝元子攸所杀。
值得一提的是尔朱荣旗下能人辈出。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北齐的奠基人高欢。以及隋文帝的父亲杨忠,唐高祖的爷爷李虎。尔朱荣驰骋天下的时候,这帮人都还只是他的马仔。
……
李自成,曾经是银川驿卒,因为崇祯为了节省开支而裁撤了驿站,所以他光荣的下岗了,别的下岗职工另找工作,这哥们倒好,没了工作的李自成在崇祯二年直接造反了,后来成了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
崇祯十七年,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
顺治二年,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
侯景,这哥们也挺牛叉的,给自己封了个吊炸天的外号,号称“宇宙大将军”,发动了著名的侯景之乱,其后果直接影响了整个南北朝的局势,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士族门阀在侯景之乱中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能以一己之力做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侯景也算个牛人了!
“这次出世的五人都算得上是乱世枭雄级的人物,但是这些人都是那种暴虐、嗜杀的破坏者,黄巢、朱温更是臭名昭著的吃人魔王,这次一起出世,这是生怕这大汉天下亡的不够快啊!”高远感叹了一下。
本来黄巾平定后,一直到董卓进京才会正式开始汉末乱世,但是伴随着这些人物的出世,这黄巾之乱究竟还能不能像历史上那样被快速平定都是两回事了?
还有之前早就已经出世的耶律阿宝机和铁木真,只怕大汉本就不稳固的边疆更加雪上加霜了!
……
在高远平定宛城黄巾的同时。
冀州巨鹿,黄巾起义的爆发点,张角三兄弟率领的黄巾军和官军打得那是如火如荼。
由于这次拥有李定国这名帅才的情况下,冀州黄巾不仅没有像历史上短时间内就被平定,反而在李定国的带领下连战连捷,声势更为浩大。
在黄巾军和汉军的作战中,李定国首战击败卢植,打败数万汉军,震怒的灵帝将卢植削爵贬官,随后又派董卓接替卢植指挥。
可谁曾想道就在董卓上任的第一天,都还没来得及布防,就被李定国抓住机会率军突破了董卓的中军防线,要不是躲的及时差一点就让李定国给砍了,就这样李定国再次送给官军一场大败。
接连两次大败让官军畏李定国如虎,董卓也是收拢溃兵不敢轻易开战,坚守不出,李定国见董卓坚守不出,凭借着人数优势将董卓团团包围,董卓一方面坚守不出一方面书信朝廷请求援兵。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灵帝才会急令皇甫嵩、朱儁率军北上。
当皇甫嵩、朱儁抵达巨鹿之时,为了解董卓之围曾试图向李定国发起进攻,结果都被李定国给挡回来了,不得已只好在外驻扎,和董卓形成掎角之势。
期间,皇甫嵩试图和董卓内外夹击李定国,当消息传给董卓后,董卓确显得十分犹豫。
没办法,实在是在这段时间里被李定国给打怕了,董卓面对的是华夏历史上都数得上的名将,况且对方还拥有着人数上的巨大优势,这就导致了董卓面对皇甫嵩的建议后不敢冒险一搏,只能固收待变。
收到回复后的皇甫嵩显得十分气恼,按照皇甫嵩的想法,本来就是敌众我寡,不如趁着现在援军到达士气高涨之际发起攻击,说不定能收到一波奇效。
但现在董卓畏首畏尾、不敢出战,导致皇甫嵩一支人马也无法独自进攻,只好就地扎营以防不测。
李定国见到汉军援军抵达之后,也防备着两支汉军内外夹击,但是随后汉军的动静并没有如同李定国预想的那样,反而和他打起了持久战。
经验丰富的李定国料想这是汉军不敢主动进攻,立即决定抓住机会打垮两路汉军。
于是李定国联络张献忠共四十万大军采取了佯攻董卓,重点打击皇甫嵩的策略。
两人各率领二十万人分别进攻董卓和皇甫嵩,面对张献忠,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一众名将还尤有余力,但董卓面对李定国,那就太压力山大了。
战至焦灼之时,李定国突然命令部下打着自己的旗号继续对董卓施加压力,自己则亲率主力十五万调转枪头直奔皇甫嵩而去。
正在指挥作战的朱儁万万没想到李定国会突然杀过来,只能被动迎敌。
难道董卓这么快就败了?但是仓促之间没工夫想这么多了,朱儁还得指挥作战,但是大军全部押上的李定国显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大军冲锋下直接冲垮了汉军的军阵,混乱中,李定国发现了想要重新竖起指挥的朱儁,随后挺枪策马直奔朱儁。
李定国除了统兵能力强,自身武力也是一流,有“万人敌”、“小尉迟”之称,交手仅十回便刺朱儁于马下,随后便被削了首级。
李定国提着朱儁首级大喊:“主将已死,还不早降?”
汉军士兵见自家主将被斩,士气直接崩溃,兵败如山倒。李定国乘胜追击直杀皇甫嵩中军。
坐镇中军的皇甫嵩听到朱儁战死的消息先是满脸的不敢相信,而后面色惨白的说道:“没想到公伟竟死于此处!”
“快,传令全军,迅速撤退!”皇甫嵩迫切的命令道。
朱儁既死,下一步目标就是他了,这个时候在想阻止对方已经来不及了,只有迅速撤退,才能保有一线生机。
看见汉军开始撤退,李定国率军紧咬不放,张献忠全军扑上一路掩杀,撤退很快变成了一场溃败,汉军死伤惨重,四万汉军被斩杀三万有余。
绝境中皇甫嵩只得在卢俊义的保护下率五千残兵仓皇而逃。
曹操在夏侯兄弟和曹氏兄弟的帮助下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得益于曹文诏的勇猛和曹操的指挥,曹操所部伤亡最少,也是唯一一支能够做到全师而还的。
击溃皇甫嵩之后,李定国和张献忠迅速回师猛攻董卓,面对数十万大军的猛攻,董卓再也抵挡不住,最终只能率领残兵败走。
李定国带人一路追击董卓,逃命的董卓恰巧碰见了刘关张三兄弟这才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不过骄傲的董卓却因为刘关张三兄弟都是白身而有所轻视,并没有太多感谢,气的张飞恨不得当场教训教训他。
经此一役后,李定国声威大振,三战连破大汉三大名将,消灭汉军主力近十万,大将朱儁授首,史称“连蹶三将,天下震动!”
兵锋正盛的李定国正欲趁此良机兵进关中,直取汉朝首都洛阳,其余义军见此情况纷纷响应,各地举兵,到处插满了反抗的旗帜。
李定国兵威之盛,天下莫敢于之争锋,一时间群雄慑服,京师震恐!